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因为疫情,幼儿园、中小学都延迟上学,对于幼儿园升小学的孩子和父母来说,做好"幼小衔接"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对于大班孩子的家长来说,如何让孩子顺利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是特别操心的问题。虽然现在疫情的好消息不断传来,大人们也纷纷开始上班,孩子的开学日期还没个着落,这可急坏妈妈们了,孩子还有几个月就上小学了,宅在家里什么都做不了,应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呢?
妈妈们别着急,很多事情不一定在学校才能做,在家里反而更方便我们引导和教育孩子,同样可以行动起来,今天我就和家长们聊一聊孩子的"幼小衔接"究竟应该怎么做好~
"幼小衔接"是什么?
很多家长其实都没弄清楚这个概念,幼小衔接并不是让家长们给孩子提早学习小学知识,不是知识抢跑、提前学习拼音、算数、书法等等,而是提高孩子的入学成熟水平。
入学成熟水平包括了八个能力: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品质。
而其中,视知觉能使是孩子在学习、生活都要用到的最基础,同样也是最重要的能力。
有些家长常常会和我咨询孩子有多动症、上课东张西望、做作业拖拖拉拉、考试粗心大意等等,其实都是因为孩子的视知觉能力没有达到及格线,孩子的粗心和专注力不够导致了这些结果。
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有哪些?
为什么要家长们帮孩子做好"幼小衔接"?其实还是因为小学从学习、作息、生活等方面都和幼儿园有很大的区别。
我主要分为学习和生活两部分来说明:
1.学习
在学习环境上,幼儿园教育偏向宽松活泼,有时候孩子上课没坐在座位上,拿拿笔交交本子什么的老师也不会在意,但是到了小学,就变得比较严谨规范,因为小学在知识学习上对环境要求比较高,这时候孩子的东张西望、乱走动就不行了;
在学习内容上,幼儿园会更注重孩子的动手动脑游戏,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小学则更注重系统地学习文化、艺术、体育等知识技能;
在学习形式上,幼儿园主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并且进行启蒙教育,没有太多的作业考试记录平时分数,但是小学则不一样,系统的学习是有时常和任务的,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2.生活
教育不同;幼儿园的老师可以说是同样扮演了爸妈的角色,保教一体,小学老师则更注重孩子的知识学习,生活方面不会特别照顾。
时间不同;幼儿园学校基本都会有个小型游乐场,玩的时间比较多,也比较轻松;小学则不一样,主要以学习为主,体育场也是用来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行为规范不同;相比起幼儿园的散漫自由,小学要求更规范,行为举止要更符合一名学生,而已经不是可以想玩就玩的场合了。
交往不同;在社交上面,幼儿园孩子的社交可以局限与老师家长还有班里的小伙伴;但是小学会有更多的活动和比赛,随着年级的上升可能也会遇到更多的小朋友,课间、课外孩子的独立性会更强。
这样说下来其实在很多方面都说明了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一个质的上升,孩子和家长都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行为举止、生活习惯、社交规矩、学习能力等等,我们需要给孩子热热身。
适应完全不同的小学生活,如果孩子在一开始没有准备好,心态和认知都还停留在幼儿园阶段的话,很容易造成各种混乱,严重的话还会产生厌学心理。
提高孩子的视知觉能力是关键
这么大的转变,如果孩子没有经过训练就直接让孩子适应,实在有些难为孩子,幼小衔接应该 5 岁开始,最好的场所是家庭。
孩子磨蹭、注意力不够、粗心大意,其实还是因为孩子的视知觉能力不够。在这里我就给大家列举几个提高视知觉的小训练,适合疫情期间和孩子在家里玩。
1.划消训练
这个游戏时用于提升孩子的视觉速度和准确性,进而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也是帮助孩子迅速适应书面学习的很好的训练方法。
比如在下图中,要求孩子以第一个字母"A"为目标,找到整张图中所有的"A",找到一个就用铅笔划掉一个,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比如1分钟)完成训练。
·操作要点:
我们不能直接让孩子开始,因为孩子的思维习惯是不同的,而我们如果是针对提高孩子的书面学习能力,那就要帮助孩子在找字母时养成从左到右、逐行观察的习惯。
不然孩子很可能就会东找一块西找一块,很容易漏掉,会挫败孩子的自信心,就算都找全了,也没有达到训练的目的,孩子也会玩的头晕眼花。
划消的难度可以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不断增加,比如在数量上、或者形状上选择更加难以记忆的图形来训练孩子。
2.舒尔特方格
舒尔特方格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训练视知觉能力和专注力的工具。
就是给孩子一个25个小方格的表格,然后将1~25数字打乱顺序填入,之后让孩子按照顺序,以最快的速度将所有数字找出来,找到一个用笔划掉一个,通过看孩子不断完成的时间来观察孩子训练的成果和能力提升。
·操作要点:
舒尔特方格有严格的时间要求。所以家长可以先带孩子从3×3的表格开始练习,等到孩子适应并且觉得没有难度后,再加大难度,变成5×5或者6×6,我们可以随着孩子年龄的提高对时间上有更严格的要求。
一般来说,一个7~8岁的孩子可以在50秒左右完成5×5的方格。
当然,如果孩子训练地已经能够越来越快,就可以不用让孩子拿铅笔,直接尝试依靠记忆来找数字。
3.找不同
这个游戏相信所有家长都知道啦,就是给孩子两幅相似的图片,让孩子找出其中的不同。
·操作要点:
家长可以运用手机App的游戏或者电脑打印图片,一开始可以设置找3处不同,但随着孩子速度的提高包括兴趣的提升,我们可以适当地增加,孩子在其中通过观察图像的变化,可以对图像学习更加敏感。
当然,除了上面的两种专业训练外,我们平时在家里也可以尝试用七巧板拼图、涂色游戏、纸上迷宫等等游戏,这些都是运用图像来帮助孩子提高视知觉水平的游戏,同样也适合父母在家里陪孩子开展。
像涂色也是非常适合孩子在家开展的训练,在孩子5岁的时候就可以训练孩子用颜色来区分不同物体的涂色方法,市面上有卖很多种涂色的小图册,而且小孩子普遍也都喜欢这种玩乐。
以上都是静态提高孩子视知觉能力的方法,当然比如拍球、打地鼠(小游戏)、踢毽子等等,这些也可以用来训练孩子的视觉准确度。
总的来说,在孩子5岁的时候家长们就可以慢慢开展训练了,正好也是孩子幼小衔接的关键期,这些训练既能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还能让孩子在过程中享受到快乐,锻炼身体又提升视觉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我是小C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