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张云雷调侃京剧演员”的事件,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一周过去,事件可谓是一度峰回路转。
前日(11月30日)下午,曲协终于忍不住发声,发表题名《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工作者》的文章。文章的大部分篇幅,都显得相当“正式”,很难让人挑出毛病。但文章第一段的“张云雷、杨九郎……这是他们拿地震做‘哏’后又一次跌破道德底线”等语,却已经破功。
事件的根源,是张云雷和搭档杨九郎在2018年5月19日于北京举办的某一场专场,表演传统相声腿子活《黄鹤楼》时,砸挂程派京剧名家张火丁和已故程派名家李世济,使用了即使与相声技巧挂钩,也有着过界嫌疑的包袱。
在今年的5月13日之后,张云雷和杨九郎又表演过数次《黄鹤楼》,其中一场是6月8日于“量子号”的商演上:
张:京剧界你知道我有多少好朋友么?京剧界的好朋友。
杨:好朋友?哦他们还都搭理你?
张:火火。
杨:火火?葫芦娃呀这是?(台下有年轻“老”粉搭茬:丁丁。但台上演员并未理睬)
张:张火丁。
杨:张火丁是您好朋友?(她的演出门票)一票难求哇。
……
张:秋秋。
杨:谁?
张:秋秋?
杨:秋秋我不认识,我认识啾啾。
张:迟小秋。
杨:您的朋友还都是唱程派的。
张:燕燕。
杨:燕燕?
张:李海燕呐。
……
而在稍后的7月13日于郑州举办的专场,张云雷和杨九郎除了和6月8日一样,通过砸挂佟大为和张大千,带出张云雷扮演的吹牛者给自己标榜的“京剧‘大’字科”身份,并且把火力转移到抄搭档的便宜,并没有砸挂现实中的京剧演员。
单就“砸挂京剧演员”这个多少相声前辈都曾用过的技巧来说,6月8日张云雷的表演,已经算得上合格了,并无过分的地方。
9月29日的悉尼专场,张云雷和杨九郎在表演《黄鹤楼》时再次用“丁丁”砸挂张火丁,但这一次,两人选择以最快的速度略过这个话题,而从杨九郎用食物“拉条子”(这个包袱有点冷门啊)和饮料“椰汁”来回应,以及后来的那句“禄禄,(还有)什么,都是您的朋友?”来看,张云雷似乎本意并不是准备再度“顶风作案”,用“丁丁”砸挂张火丁。
总体来说,从以上列举的几场演出来看,张云雷和杨九郎在近期的演出风格选择上,有了很大的改观。
小马毕竟精力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和诸多网友一样,没有找出如曲协所说张云雷“又一次跌破道德底线”的证据。
曾经名噪一时的相声演员姜昆,是中国曲艺家协会(简称曲协)的现任主席,常自称也曾打小“坐科”的他,自然不会不知道传统相声的这些技巧。
甚至在1987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姜昆自己也通过砸挂(葛存壮客串的)京剧演员,通过和搭档唐杰忠的一问一答,引出后来成为自己最著名代表作的演出——《虎口遐想》。
(背景是上一个节目是由葛存壮和京剧演员李光合作《双簧京剧清唱》。顾名思义,葛存壮只负责表演,演唱者依然是京剧演员李光。表演过程中,有一个李光从幕后出来,葛存壮受到惊吓摔倒的环节。)
姜:您看刚才啊,这葛存壮唱完戏,怎么一瘸一拐地就下去了?
唐:没看见吗?他刚才在舞台上摔了个跟头,把脚崴了。
姜:摔跟头了?
唐:哎。
姜:不过他摔这跟头这姿势,没我前些日子摔那跟头漂亮。
曲协发表的声明被媒体转载后,引发热议。曾在德云社新加盟的相声演员张番、刘铨淼的“演出被叫停”风波后嘲讽网友的“青曲社”班主苗阜,再次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只是这一次,网友终于得到了众多“大媒”的正面反馈。
近日凌晨,中国历史研究院发布微博,称
“无论张云雷还是苗阜,究竟是调侃还是诋毁,人民群众心如明镜。是领时代之风貌的曲艺大师,还是狺狺狂吠的跳梁者,历史终将做出评价。”
随后,紫光阁发布署名文章《让文艺上的历史虚无主义没有藏身之地》,文中虽未直接点名,所指为谁,自然一目了然。
本来在事件被热议的过程中就有着“被迫参与”意味的程派艺术研究会,再度发声,称:
“与相声艺人张云雷、杨九郎以及他们所属艺术机构之间,也无丝毫利益关联和利益纠葛”
“至于一些年轻观众因为张云雷的学唱才知道程派艺术,说明在京剧等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播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本会将以此作为激励,更加努力工作,不负时代和社会厚望”
并在声明末尾申明“保留在法律框架内采取其他形式追究相声艺人张云雷、杨九郎“辱程”责任的权利”。
在各界的舆论施压下,苗阜称:“感谢大家的批评和监督!以前犯过的混不少,多不以为耻,加入曲协后组织的教育培养使我从思想认识上有了极大提高,做为曲艺工作者没有起到正向作用 是我的失职,苗阜再次道歉!!! 今后若有不足,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一定虚心接受,观众的骂声是给我长记性! 是好事!”
相比张云雷,苗阜似乎要“幸运”得多,除了部分自带立场的网友,大部分评论均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等语赞扬。
在没有证据证明他们同是高呼“封杀张云雷”的那一批网友的前提下,小马自然不愿意,也没有必要、没有理由像某些作者一样嘲笑他们“双标”。
而作为曲协,在处理相关事件方面,又该有何标准?这也是大多数网友关心的。
至于苗阜,这些年来似乎也挺“惨”,好像一直忙于道歉。大概也是某些网友产生“早些年前就道过歉” 的记忆偏差缘由所在。
“调侃地震”风波之后的张云雷,总体上也很好地履行着当初“今后一定努力加强自身“艺德”建设,提高自律意识,做到“德”在“艺”前,以更多、更好、更优秀的作品回馈广大观众的厚爱,回馈社会的期待”的承诺,又将以哪种姿态,赢得大众什么程度的原谅?
声明:本文由 小马曲艺 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转载请告知并注明作者姓名。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