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场凉了吗?
就在近期,一则关注深圳土拍遇冷的新闻引起不少关注,有数据显示,与上半年的火热相比,深圳土拍市场明显遇冷。
就连宅地稀缺的深圳,开发商们拿地也变得格外谨慎了?六宗地块均未达到最高限价,其中一幅因无人举牌而流拍,而从拿地房企来看,竞得者均为央企和国企。
“难道你没发现,和深圳不同的是,今年央企在南京土地市场的表现还是比较谨慎的吗?”
新一线城市南京的土地市场,的确在上演另一番景象,除了热门重磅地块,央企鲜少在南京拿地,如保利、五矿、招商、葛洲坝等,在南京拿地的节奏在减缓。
除了一季度外,今年南京基本每月都有一场土拍。有意思的是,在这几场游戏里,虽然央企也都参与了,但鲜少拿地,尤其是被誉为楼市“抽水机”的某央企,曾参与过江北核心区地块的竞拍,但整个一年竟然一幅地都没拿。
如果在看其2017—2018年在南京的拿地数量,覆盖城南、江北、城北等板块,可以说是表现生猛。
值得关注的是,正是前两年去年拿了不少地,实现在南京各个板块的“包抄”,今年多盘齐发,成为南京楼市供货主力军,不过此次加推后所剩项目的房源不多,这家“抽水机”央企在南京已然没有独自开发的土地储备。
“这些房子都卖完以后,在南京已经是没有项目了,明年它会如何生存?”房叔的疑问,将问题抛向了央企,在这几次土拍中,央企已经不像之前那样积极表现了。
事实上,央企的表现的确有在积极报名的,但是拿地的较少。
五矿拿下大学城地块;保利分别在河西、六合拿地;招商则拿下江浦、仙林湖地块;华侨城拿下江北核心区、南部新城、燕子矶等几幅地,算是在南京拿地的央企中表现比较积极的了。
从他们拿地各自拿地特征来看,保利以3万2/平的楼面价拿下河西地块,招商分别以1万4/平拿下江浦地块、1万7拿下仙林湖地块,华侨城2万8/平拿下南部新城地块,区域上都是南京热门板块,地价上相比此前开发商拿下的要便宜。
比如保利河西地块,其板块内的葛洲坝南京中国府地价4万5/平,金茂大校场地块2万9/平,仙林湖地王融信世纪东方地价达2万4/平。
如此看来,央企在南京拿地表现还是比较谨慎的,选择地块也是偏热门区域。
以下为今年土拍中参与竞拍及拿地的部分房企情况:
4月30 日土拍,可能是跟一季度没有土地推出有点关系,吸引的开发商较多,除了民企,央企、国企也都参与其中,主要开发商有世茂、银城、融侨、新希望、栖霞建设、招商、正荣等,充分说明市场信心已有提振。
6月5日,华侨城底价拿下江北核心区G04地块,保利拿下六合地块。
6月12日的这场土拍,被称为是江北核心区域近年来规模比较大的一次土拍,4幅地块起拍楼面价都在1.6万/㎡左右,最高限价也不超过2.3万/㎡,彼时在业内看来,该场土拍将影响未来江北房价走势。也的确,这场土拍聚集了万科、保利、ZH、正荣等房企同时报名了4幅地块的竞价。
7月3日的土拍中,最重磅的地块莫过于是大校场机场区域的,蛰伏6年后该区域终于迎来王炸地块,最终被金茂拿下,这次土拍中,其它热门地块的拿地开发商分别为华侨城、招商。
8月7日,南京集中拍卖10块地,涉及8大热门板块,涉宅地块4幅,位于迈皋桥、龙潭、江宁大学城、正方新城,其中的正方新城G46地块报名房企多达12家,包括万科、正荣、荣盛、金地、联发、招商、美的等。
9月12日,以江北核心区三幅宅地为主场的土拍中,的确吸引了ZH、万科、银城、融侨、深业等房企,竞争相当激烈。
10月10日的土拍中,4宗涉宅地块吸引华侨城、招商等约10余家房企参拍,但这场土拍,尤其是三年未有宅地出让的仙林湖也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躁动。
在今年11月13日的土拍中,尽管热门板块河西南、江心洲均有重磅地块推出,但开发商的热情却不似从前。从报名房企来看,有五矿、招商、华润等央企,但无一例外没有拿地。反而是国企如国资,在最近几场土拍中的表现颇为积极,囊括了河西南、江心洲、汤山、六合等多幅地块。
从4月至今的土拍市场,其实我们已经能发现,央企虽然积极参与土拍中,但真正在南京拿地的央企已经在降低频率了。
以保利、华润、中铁建、ZH、电建、五矿等在南京深耕多年的央企来看,他们在南京的土地储备并不多,后期南京的不少项目以民企、国企居多,其实对整个市场而言,失去了些多元化元素。
不过,从另一角度上看,在土地储备不多的情况下,也促动了各家房企走上合作之路,以保利为例,就和新城、招商、弘阳、葛洲坝等房企均有合作。
但这一表现,或许我们也能从中端倪,央企对南京市场的态度有些转变,不像此前2年一样“大刀阔斧”了。
当“抓销售、促回款”、“优惠促销、赢客户”成为房企当下工作的重心,开发商的投资意愿则进一步减弱,总体来看,土地市场目前量、价涨幅趋缓,甚至下跌。
早之前南京河西、江北核心区热门地块的竞争程度在下降,房企的拿地态度更趋谨,盲目拿地、高溢价拿地的行为明显减少。一方面,我们可以说是南京市场正在回归理性;另一方面也在说明土地市场正处于分化态势。
可以发现的是,作为最能领会上峰精神的央企或许已经看到,目前地产行业已然进入了低速增长新周期,行业增长慢了下来。
据悉,今年上半年,不止1家央企做出动作。有报道称,某央企挂牌了长沙公司100%股权;还有某央企挂牌北京公司34%股权及天津公司100%股权,并且在同一天继续出让浙江项目49%股权给中粮和招商局置地。
开发商正在按下减缓高速发展的按键,而这些明显的动作背后,其实和目前融资环境紧张有关。
银保监会上半年发布文件,在房地产领域不可“通过股权投资+股东借款、股权投资+债权认购劣后、应收账款、特定资产收益权等方式变相提供融资。”
与此同时,严查表内外资金直接或变相用于土地出让金融资;资金通过影子银行渠道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事实上,今年已经有不少房企被爆列入暂停公开市场发债业务名单。这对于前两年高速发展的房企而已,已经有了危机感。
未来随着市场格局的继续分化,此前的高价地站岗已然成为现实,未来南京楼市在土地供应量、调控刺激的作用下是否会迎来短暂的“小阳春”?
楼市明年的局怎么开?看央企今年在南京的表现,我们或许可以管中窥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