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任丘法院:深夜,拆装行动紧张进行

2019-07-26   河北高院

7月16日深夜12时许,伏天的暑气依旧没有消退。万籁俱寂中,任丘市某村一汽车配件厂内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此时,这里正进行着一场紧张的拆卸和装车行动,任丘市人民法院的执行干警们在此紧紧盯守。

这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的执行现场。该村汽车配件厂的法人代表王某与黄某素有业务往来。2017年1月20日,双方就一笔37.59万元的货款纠纷诉诸法院,任丘法院依法查封了王某部分机器设备后,双方于当日达成调解协议,约定王某自2017年1月开始,每月月底前支付黄某1万元,至2020年1月底全部还清。若不能履行协议,便将机器设备进行评估拍卖。

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王某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更加意想不到的是,2017年10月,王某因意外去世。去年3月、9月及今年3月,黄某先后3次向任丘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干警多次找王某的家人协商,但对方拒不配合,还声称法院要是强制执行就让本村的债权人进行阻拦。如此强硬的态度让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维护。经研究,法院决定,7月15日强制执行之前查封的王某的机器设备,并制定了详细的执行实施方案,对行动时间、车辆情况、人员调配、安全保障、媒体宣传、社会监督等一一进行了部署。

当日早6时30分,任丘法院一行12人由执行局局长王亚宾带队赶到汽车配件厂。由法院执行组、法警队组成的警戒组,由村委会成员组成的情绪疏导组和人大、政协、法制办等单位工作人员组成的监督组,医疗人员组成的救护组等相继到位。

此时,厂房门口已拥堵着许多不明真相的村民,有给厂子入过股的、有借给王某钱的、有被厂子拖欠工资的。为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王亚宾主动与村民攀谈,一是缓解紧张气氛,二是了解村民意愿。

经初步统计,王某欠村民的钱竟高达200多万元,但大多数村民都没有到法院主张债权。经过执行法官耐心释法明理,村民对法院的执行表示了理解。8时30分,一些村民开始离场,没有离场的情绪也稳定下来。

见此情景,王某家人的嚣张气焰也熄了。王亚宾再次向其讲解了相关法律规定及不履行法定义务将要承担的严重法律后果。在法律的威慑、情理的感召、周边氛围的压力下,王某的家人最终放弃抵制。

9时许,拆卸工作正式开始。因为要挖3米多深的大沟,将机械搬出,一辆大型挖掘机一直持续工作到深夜……机器设备才依次搬上货车。

就这样,经历了18个小时的紧张奋战,执行行动终于圆满结束。而此时,执行干警们个个汗水湿透了衣衫,饥肠辘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