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虚作假和航空安全水火不容:低空经济繁荣前夜的虚假新闻隐忧

2023-12-26   航空之家

原标题:弄虚作假和航空安全水火不容:低空经济繁荣前夜的虚假新闻隐忧

首先特别感谢大家的关心和帮助,《航空之家》公众号终于“回家”了!

同时,12月25日,“仲维洋”的公司第四次发起恶意投诉,还威胁“启动司法程序,起诉你们今日头条公司”。

本来,账号回来了,我也不愿意再深究了,但是“仲维洋”第四次发起恶意投诉,让我开始思考一个系统性问题:

1、为什么一个号称“国内最大民营销售公司”、参保人数为“0”公司的法定代表“仲维洋”敢如此肆无忌惮、一而再、再而三地恶意举报《航空之家》头条号、微信公众号?

我们先回顾一下事情的缘由:2023年12月22日,《航空之家》公众号成了“未命名公众号”。这对我的运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困扰,于是发文:致读者一封信:“航空之家”公众号遭恶意投诉,变成未命名公众号

在等待腾讯申诉的过程中,读者不断提供新的线索,于是让阳光照亮了“仲维洋”更多黑暗的细节。通航2亿空客贝尔订单虚假新闻主角的仲维洋,为什么恶意投诉《航空之家》公众号?

2021年4月到2023年12月,“仲维洋”用“南通航家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的名义连续3次恶意投诉《航空之家》头条号、微信公众号。

使用的唯一方法就是"抢注商标,恶意投诉”。

“仲维洋”之流手拿商标,轻点鼠标,就能让多少公众号的拥有者和读者陷入困惑和麻烦之中。

2021年2月9日,《澎湃新闻》发布文章:“商标流氓”频受关注,商标局要求严打恶意注册和囤积商标_直击现场_澎湃新闻-The Paper,其中就提到“一波又一波的“搭便车”“傍名牌”的商标抢注新闻引起广泛关注。商标恶意抢注和囤积商标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愈演愈烈,并损害新经济新业态发展。”

B站900万粉丝网红up主敬汉卿的名字被一家企业抢注为商标后,要求他停止使用该名称,扬言联系各平台进行封号处理;快手1000万粉丝用户“刘妈妈”被山东一家公司抢注,并向“刘妈妈”索要200万元损失。最终,上述抢注的商标均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无效。
清华大学法学院邀请10余名专家、学者及字节跳动、快手等平台代表,研讨商标抢注和恶意投诉现象的治理与规制。有专家指出,商标的抢注、囤积以及随之而来的以恶意投诉进行牟利问题已成社会公害,是一股扰乱商业秩序、破坏营商环境的“商业水军”。对此类“以法治的名义破坏法治”的恶意行为应予刑事打击。

专家建议的好!“应予以刑事打击”才能震慑“仲维洋”之流的“流氓”行径。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李陶认为:“商标抢注并恶意投诉牟利使商标功能产生了异化,已偏离了商标法本身目的。平台、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构、立法者之间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所以要求平台积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及时把产业界的声音表达出来,这样司法机构才能更好地了解平台所面临的困难,去合理适当地界定平台责任”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作工作报告时提到:2021年要做好商标法进一步修改调研论证,严厉打击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恶意注册行为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要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知识产权局长会议精神,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注册和囤积行为,规制“傍名牌”“蹭热点”等商标申请行为,提高社会对商标工作的满意度

申局长、何局长早就作了顶层设计的部署,期待相关部门的行动和落实。

2、主角是“仲维洋”的“空中客车、贝尔直升机与国内民营飞机销售公司航空之家展开合作”新闻在《中国网·中国商务》已撤稿。

我也和《中国网·中国商务》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有一条可以转告给“仲维洋”:“如果企业恶意提供不准确、不真实信息,会列入黑名单,并根据法律法规进行维权。

如果没有发现这是虚假新闻,真应该恭喜南通市——坐拥“国内最大民营飞机销售公司”,注册资本才60万,所属行业是:软件和信息技术,参保人数为:0。

南通税务部门是不是需要对“仲维洋”的公司展开税务稽查,详细调查一下偷、逃、抗、骗、漏税及滞纳情况?

南通公安部门是不是调查一下“仲维洋”连续3次“抢注商标恶意投诉”的行为算不算“寻衅滋事”,需不需接受法律的制裁?

3、航空业为什么对“弄虚作假”的行为零容忍?

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众所周知,航空业属于强监管行业,主要是为了保证安全,航空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透明度、诚实以及遵守严格的法规和标准。任何形式的虚假,无论是在制造过程、维护还是操作中,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民航业有一套严格的准入制度。例如1995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02年中国民航实行管理体制改革,“两级政府,三级监管”,政企彻底分离。首要职责就是安全监管

对于飞行器而言,交付前需要满足初始适航的最低标准,运行时又要满足持续适航标准。专业人员都需要持照上岗,例如航线飞行员,需要先取得私、商、仪照,才有资格考航线运输执照(ATPL),飞行中每年都必须通过2次的熟练检查。

航空业对造假有着血和泪的教训,负责南通区域相关业务的民航华东局更是有切肤之痛。

2016年7月20日,水上飞机在上海金山首航时发生事故,导致5死5伤

9月19日,民航华东局公布事故处理结果显示:

将幸福通航负责技术的高管周华列入“黑名单”。官方调查结果表明,幸福通航运行副总兼总飞行师周华任职期间在运行管理、训练组织、个人经历等方面存在工作失职、资质不符、弄虚作假等失信行为,性质恶劣,后果严重。

图、失效的劣质螺栓

1989年9月8日,执飞挪威柏纳航空394号航班的一架康维尔CV580型客机(LN-PAA号机)在空中解体。该起事故导致55人死亡。事故原因是固定垂直尾翼的三个螺栓是假零件,做工极差。假零件的热处理不正确,其断裂承受强度只达标准零件的60%

“仲维洋”还注册了“苏州仲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08万,实缴资本-。所属行业:专业技术服务业,许可项目包括:民用航空器维修;通用航空服务;民用航空材料销售;航空运输设备销售。

但是该公司的参保人员也是0人。

鉴于“仲维洋”是“空中客车、贝尔直升机与国内民营飞机销售公司航空之家展开合作”虚假新闻的主要当事人,因此建议民航华东局对该公司加强监管,严格杜绝可能因弄虚作假带来的安全事件!

4、低空经济繁荣前夜的虚假新闻的隐忧。

在12月12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低空经济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一份白皮书显示:到2025年,低空经济将为中国经济贡献3万亿元至5万亿元。仅今年就有16个省份将低空经济、通用航空等相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很明显“低空经济”开始热起来了,这也引发更多人对航空的浓厚兴趣,让新一代用户感受到该行业的诸多优势。新客户的涌入也引起了不法分子的关注,他们看到了利用飞机交易的复杂性细微差别来欺骗外行的机会。那么就更有必要警惕虚假新闻可能带来的商业欺诈问题

虚假新闻里的不实信息可能会误导公众,这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利用制造和传播虚假新闻进行商业欺诈。其手段包括编造和传播虚假的商业信息,误导消费者和投资者,从而达到非法获利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虚假新闻不仅能直接导致商业欺诈,还可能为商业欺诈提供“滋生土壤”,破坏公众对信息的判断能力。

因此虚假新闻和商业欺诈都有损公众利益、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和共同的抵制。同时我们也需要提高媒介素养,增强辨别虚假信息的能力,防止成为“受害者”。赵将发表在人民网的这篇文章很好,供大家参考:浅谈虚假新闻特点、原因及防范策略--传媒--人民网

例如飞机交易牵涉多方,除了买卖双方外,通常还有买家和卖家的经纪人、贷方和律师,以及托管代理、管理公司、维护设施和飞行员等。如果是国际交易,就需要更多参与方,这也给不法分子以更多的可乘之机。

2020年,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就曾发布一份阻止通航飞机非法注册的15项建议,该报告指出FAA对注册人资格进行自我认证的漏洞,以及FAA不核实申请人身份、所有权和地址信息相关的风险。

不法分子会向FAA提供欺诈性的文件,声称自己是飞机的合法所有者,然后使用这些文件来转让飞机的所有权。当合法所有者实际购买飞机后,此类欺诈将阻碍未来的出售行为,并可能导致昂贵且耗时的法庭诉讼。

所以在进行任何飞机交易前需要将风险前置并规避,对合作方进行360°尽职调查,如果你不知道采取哪些步骤或不清楚行动后的结果,那么很可能就是对方设好的圈套。

预防欺诈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聘请知识渊博、经验丰富且信誉良好的人员

信息不对称让虚假新闻成为商业欺诈的先锋部队,有很多朋友可能无法和空客、贝尔公司直接建立联系,为了避免类似“空中客车、贝尔直升机与国内民营飞机销售公司航空之家展开合作”虚假新闻,《航空之家》头条号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帮助大家核实信息,也希望广大读者朋友、各位媒体同仁一共加入到“反虚假航空新闻”的行列中。

我始终坚信反虚假新闻的路虽远,但行则将至。始终相信邪不压正,新闻的阳光会照亮低空经济的安全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