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15万中产暴雷更可怕的,是日本接棒美国,开走强势日元路线

2023-08-08   读史

原标题:比15万中产暴雷更可怕的,是日本接棒美国,开走强势日元路线

“爆雷了,都是高净值客户,单个300万以上的投资有15万人,涉及金额2300亿,单个客户最多投资50多亿。”

日前,一名自称在恒天财富工作7年的理财顾问,用一封道歉信,彻底揭开了中植系,这个号称中国最大财富管理集团的烂摊子。

中植的老板是解直锟,于两年前在海外“因病去世”,他有两个著名身份:那位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胞弟、著名歌星毛阿敏丈夫。

实际上,对于这类暴雷,大家伙早就麻木了。近些年来,类似的事件真是太多了,从穷屌丝到中产,再到巨富,被收割的新闻比比皆是。正所谓:屌丝死于P2P,中产死于理财,富豪死于信托。只要你有钱,就很难逃被割的韭菜命运。

那么,这些“财富公司”为何最近几年频频爆雷?仅仅与有关部门的大力打击有关吗?

只能告诉你,打击也好,整顿也罢,只是表面原因。你要真正明白的是,为何是最近几年打击整顿?要知道,P2P也好,私募理财也好,包括房地产,当年可都是鼓励的。可以说,我们的监管政策都是健全的,比如房地产预售资金,都是有“严格的”监管账户的。

之所以我要将“严格的”打引号,就是说,本来政策很好很严,但在实际层面,却成摆设,所以才造成很多人买了烂尾楼,却还要被银行逼着还钱——监管账户的钱早给开发商搞跑了。

至于P2P理财、私募基金,我们也是有严格监管制度的,但不好意思,结果和房地产的“监管账户”一样,摆设。

所以,打击也好,整顿也好,目的本来不应该是毁掉一个行业,而是应该通过整顿,去莠扶良啊。但结果是直接出重拳,良莠一股脑全砸了。

为什么这样?没有缓和的余地,没时间除莠保良了,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良莠不管,先都干掉,以后再慢慢重建吧。

为什么这么急?主要还是老美的加息。

众所周知,老美是全世界老大,主要依靠暴利的高科技技术壁垒、美元铸币税横行世界,但老美的经济,也并不是一直高昂向上,也是有波折起伏的。高科技彻底垄断阶段,最为暴利,再贵全世界也都要买单,但时间久了,相关产业的垄断会变弱。

比如近些年中美摩擦,很重要的一个行业是啥?芯片啊。可谓打得不可开交,任大小姐都被扣在加拿大很长时间呢。因为这一块,我们真动了老美的奶酪,所以要死磕。

除了用高科技赚钱外,老美收割世界的手段,简单来说还有俩,一个是美军,一个是美元。像日本、韩国,都有美军驻扎,所以日韩经济再好,老美说调整就可以调整的,因此日本才“失去三十年”,一个广场协议,就解除了当年日本对老美经济的威胁。最近的韩国,则成了三十年前的日本,成为美国经济危机的新代价,房价已经像当年的日本,跌得爹妈不认。

另一个收割手段,则是美元。这是对全世界都通行的,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到哪都能用。如果美国看谁不顺眼,一般有“软”“硬”两手来使。

“硬手段”简单粗暴,就是直接制裁,断绝给你提供美元,比如委内瑞拉、比如古巴、再比如我们的丹东东邻居,过去都算是富有的,但就因为老美制裁,美元不能直来直往,结果现在穷成啥样了?

再比如为了支持乌克兰,这次又制裁了俄罗斯,结果你看,现在的卢布比去年战争爆发前跌了多少?

犹记得当初战争爆发后,卢布暴跌,很多小粉不服气,买卢布,结果还真买对了,卢布很快反弹回来。

但这种事,你不能看几个月,要看几年,甚至几十年。这不,你现在再去看看卢布对美元的价格,尤其是俄罗斯黑市上的价格。

毕竟,美元是硬通货,其他纸币,却真是可能连厕纸都不如的。

“软手段”就相对平和了,就是老美通过加息,或者降息,让美元回流美国,或流出美国,这就形成了美元潮汐,让各国货币与美元汇率产生波动,从而不动声色地收割。

老美这次为啥坚决坚持一再加息,吸引美元回流,减少美元在世界的流通量呢?

美国经济这次领跑世界的,是以芯片、互联网为主的科技树,但发展到了今天,已经出现瓶颈,而以中国为首的追赶者,紧紧相逼,导致美国高科技暴利不再。所以老美要弄中国。

但中方不是日本和韩国,是独立自主的,美军说了不算,就连派航母前来威胁,也很难产生效果。

谈又谈不拢,打又打不得,咋办?加息,让美元回流,美元变强,这样大家都会来我美国投资,转移资产。这时,你要么和我谈,要么逼你跟着我的节奏走。

这一招确实狠,但中国也不差,一是底子厚,储备的美元多,足可以相对稳定住汇率。二是金融相对独立。也就是说,说到人民币,世界上其实是有两种人民币的,一个是海外人民币,紧紧与美元挂钩。因为我们持有的美元家底多,别人要想搞汇率袭击,比如在海外市场上大肆抛售人民币,做空人民币,基本都会得不偿失,因为以我们的美元储备,很轻松就可以承接下来,让对方赔的裤衩都没。

另一种就是我们内部的人民币了,基本是独立运行的。你要兑换美元,也就5万的额度,而且限制条件很多的。正因为内外流通有“闸口”,所以我们里面走的是自己的独立行情,是要加息,还是要降息,要看我们内部的经济需要,而不是美国。

所以你就看到了,这几年美元都是在升息,我们反而在降息。但就是一再降息减息,钱还是很难进入实体经济,形成空转。

这就是我们的难处。哗哗的印了很多钱,但这钱只在金融机构间空转。

有一句话,钱不怕多,就怕没有对应的价值物。

是的,钱要对应物,钱才有用,否则就是废纸。所以,你看我们增发了那么多钱,物价也没翻上天,就是因为只在空转。

过去,像解直锟,像许家印都是咋玩的?实际很简单,都是在玩金融。嗯,许家印盖房子是假,玩金融是真。

他们的常规手段:1,庞氏骗局,从社会上高价融钱,用后面融来的钱补前面的窟窿。2,靠资产翻倍填窟窿,比如房价翻一番,许家印就能补完窟窿,落下一个庞大的地产帝国;解直锟同样,股价涨一涨,就能补完窟窿,滚出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

举个例子。2010年代初,房地产暴利,解直锟旗下的中融信托能给富豪们15%的利息,而许家印等房地产公司给中融信托的就更高了,接近30%。但他们都不怕,房价涨一涨,再多的利息都是毛毛雨。

但结果大家看到了,房价涨不动了,许家印就只能欠下几万亿,倒了;同样,股市长期横盘于三千点,解直锟的“庞氏帝国”就只能轰然倒塌。

简单来说,各种金融公司、地产公司,在泡沫周期疯狂加杠杆,享受财富泡沫的幻觉,到了美元加息的周期,纷纷被引爆。而现在这种结果,还是我们没有跟着美元一起加息呢,如果跟着美元加息,解直锟许家印们倒得就更早了。

一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现在,美国迎来了生命科技、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的科技树,降低了加息的步伐——美国也不可能一直加息,否则也会是玩火自焚——很显然,美国下一步就是止息,然后是新一轮的降息,让美元重新水漫世界,配合自家的新科技树大赚特赚。

所以,我们也不傻,每年新增的钱再多,如果不进入实体企业,尤其是新型科技树类实体企业,金融再繁荣,房地产再繁荣,也都将是海市蜃楼。因此,像解直锟,像许家印这类“老尿壶”,是需要打翻了。我们需要让钱去支持新的科技树类实体,而不是“钱贩子”。

几乎与解直锟中值系暴雷的另一个新闻是,曾经把万科王石逼得退休,挤得格力董明珠情绪失控的“野蛮人”姚振华,因欠薪被打了。

这位也属于“解直锟式”、挥舞着万能的钞票,将中国最成功的的企业家们挤兑的无路可走的大老板,最近几天,先是去麾下公司考察时,被小小的保安硬挡在了公司门外,然后回到自家公司,又在保安的注视下,被欠了两年薪水的讨薪者一顿围殴。

我们在艰难挤除脓包。

外有美日,内有脓包,苦啊。

不过,最艰难的日子,应该是过去了。

一个事实是,从2021年解直锟去世的那天,中植就已经没救了;姚振华的宝能,2021年也已经发不出来工资了;2021年任大网红舍弃千万年薪从恒大跳船时,恒大就已经没救了……

但很有趣的是,这些公司2021年的时候,就都已经撑不下去了,但是都很默契的,一直拖到了现在,问题才突然集中的爆发,然后当然就是集中地“被消除”。

换句话说,也许在国家的判断中,这个时候再爆发,已经不再是问题和风险,伴随着新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些旧问题已经可以出清了。

包括最近大热的对旧医疗体系的反腐,跟那些旧地产、金融大佬们一样,也是从清一色的从7月准时开始。

这应该不是什么巧合。

只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肯定会倍感压力,还是要想办法“挤弄”咱们的。这不,美元加息的步伐才开始放慢,美国的好儿子日本就已经接过接力棒,大力出手,开始让日元逆势走强了。

7月12日起,日元兑美元升值,一度达到1美元兑139日元区间的水平。日元升值水平突破140日元是自6月16日的约1个月来首次。

截至7月14日凌晨,日元兑美元汇率回弹至137.90附近,这是自5月22日以来近两个月的最高位。

目前,日元兑美元汇率已从去年10月创下的30年低点上涨逾11%,日元兑澳元则从去年创下的8年低点上涨约9%。

进入暴力升值通道的日元,有望接过主子美国的棒子,从而吸引资本流向日本。而我们这边还在挤脓包的降息周期。美、日的目标,很明确啊。

可以说,因为美国驻军的原因,美、日、韩是一体的,至少在面对我们时,他们是一体的。这是必须要记住的。

一句话,美国还是世界老大,而且至少在未来很多年里,还将继续是。

几个关于美国的事实是:

1,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2.4%,高于一季度,也强于市场普遍预期。

2,今年前7个月,美国三大股指集体上涨,纳斯达克指数上涨37%,“七巨头”掀起了科技股大牛市,其中,英伟达大涨219%,微软大涨40%。

从2009年到2023年7月份,纳斯达克指数从1265上涨到14346,增幅超过10倍。无论是买基金,还是买骨片。美国居民都从股市上受益匪浅。

3,当下美国家庭的资产更加厚实、负债率更低,企业资产负债表更健康,这是美国经济在高利率下保持相对强劲的关键。当前,美国整体通胀率下降到3%,而失业率维持在3.6%的历史性低位,消费者信心指数恢复到近两年来最高。

4,疫情期间,拜登政府的纾困法案一共给普通家庭发放2.1万亿左右的现金,相当于2021年美国GDP总量的9%。这笔“大红包”很快转化为普通家庭的超额储蓄,进而以每个月600-900亿的消耗速度投入到消费市场中,带动经济火热复苏。

美国已经发力,日本蓄势待进,我们也在努力。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在危机中拉开大幕。

在时代剧变的预告下,只有那些保持敏锐和洞见的人,才更有机会把握机会。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