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说到“张若昀王阳再续兄弟缘,暗戳戳地好嗑”,已经能看出来程仁清有一天会反水,帮帅家默,12集果然实现了。
在宋仁的撺掇下,“马文才”决定斩了闹事的帅家默。
程仁清决然反水,站在了小帅一队。
于是乎,12集末尾出现了“程仁清飞刀阻止刽子手,劫法场救两小只”的帅帅行为。
要问程仁清为啥冒这么大险救人?那就要问这个脑袋不太灵光的马文才了:你办坏事就办坏事,为啥非得逼你的仇人程仁清呢。
你把他比喻成狗,难道不知道狗急了也会跳墙吗?这不是口舌之争,也不是救人,而是男人之间的终极决斗啊!
当然,帅家默的帮手不止程仁清一个,丰宝玉的对朋友的热血,感动了关键证人任主簿,还觉醒了一个方知县,还有丰碧玉、小枝、任主簿之子等人的帮忙。正是大家的共同合作,才有了12集片尾那颇爽的一幕。
方知县为民请命救小帅,膨胀得有点可爱
宋仁宋通判主张杀了帅家默,马佥事照办,于是小帅被五花大绑。
路经集市,没想到第一对挡道的CP是丰碧玉和方知县。特别是方知县出场,莫名带点喜感。
自从前几日听百姓叫他“方青天”,这位知县就“觉醒”了,自认找到了使命和人生最佳状态——当青天!
眼下一言一行都颇有“青天”风范,特别是在人多的时候,哈哈。
“你想干什么啊?这是仁华的地界,他帅家默是我仁华的子民,难道我维护我的子民,还要看别人的眼色吗?”
虽然每句话都说得战战兢兢的,背靠着人多势众才敢讲出来,但不得不说方知县渐入佳境啊。
当然,方知县自己也知道小胳膊拧不过大腿,自己也是“赶鸭子上架”。
果然,一回县衙,方知县就被马佥事扣上了“窝藏人犯、对抗兵备道”的大帽子。
马佥事不能理解方知县在干嘛,明明黄知府这些“靠山”都倒了,难道他想截胡?
方知县又义正言辞了几句,马佥事用他那智商有限的脑袋瓜想了一想,估计这个老头就是被“青天”之名忽悠了。
于是嘲讽他“你这方石像的名号,也是那些你要袒护的仁华百姓起的呀!你要为这虚名担这么大事吗?”
这一问,正中“方青天”下怀,他正想找人倾诉一下他领悟的“新人生哲学”呢!
“下官从来都胆小怕事……不过自从听到仁华百姓觉得我在帮他们说话,他们不再用那种外号来称呼我方懋珍,我就想,这虚名还真不错呀!就像这圆滑的卵石,它固然是安稳的,可比起那些有棱有角的奇石怪石,岂不是更有欣赏之处?”
马佥事真是被气个半死,他这种人哪懂什么人生哲学,开骂起来。
方知县又赶紧“装孙子”,哈哈,其实,方知县这一套长篇大论,也只不过是缓兵之计,他的背后是丰宝玉程仁清的计谋,他为进城请大神的程仁清争取了宝贵的五天!
有人说,方石像的人设转变有点太快了,因为被其它知县摆了一道、被自家百姓叫了几句青天,就“转性”要做好官了?这现实吗?这就要分析一下了:
第一、他不是坏人也不是昏官,只是“咸鱼躺”。
从桐阳县邓知县那可以得知,当下的世道是朝廷大员与乡绅共同控制的,所谓知县,也只不过是一叶孤舟罢了。
这种世态之下,要么就像万主簿那样装“老糊涂”,要么像毛知县那样站在恶势力范渊的一边。
如果不想作恶,也不想和大势力作对,还想明哲保身,就只有“无为”这一个办法了。
第二,事不关己,可以高高挂起。事若关己,良知尚存。
一个良知尚存的人,常常会在垂危之际力挽狂澜,因为在良心的考验面前,他是无法置身于事外的,方知县就是如此。
后面,任主簿之子为了帮助帅家默拖延时间,非要在刑场祭告他爹,方知县说:
“一县主簿走了,能受到当地百姓如此爱戴,令人感怀啊!”
丰宝玉为了拖延斩首帅家默的时间,甘愿和老帅同生共死,方知县也感动。
能看得出来,方知县一经觉醒便事事都开始内省。颇有“既已为金,不愿为矿”的觉悟。
第三,近朱者赤,近墨者未黑。
看看方知县身边师爷的态度(每次方知县为民请命他都点赞鼓掌)也能看出,方知县人并不坏。二人虽然是下下级关系,却能赤诚相待……话说一对生活中的相声搭档,能坏到哪呢?
就祝愿方知县继续“方青天”下去吧,虽然觉醒得有点晚,站在主角身边肯定能上岸的,哈哈。
程仁清帮小帅,马佥事是第一助攻
要说这人与人最大的区别,不是名位权势钱财的区别,而是觉知的区别。
马文才虽然占尽物质优势,但办起事来仍然有点“智力不够”——不仅把自己走进了死胡同,还把一段旧仇逼成了新仇。
从前面的剧情我们得知,程仁清黑化的过程是这样的:年轻时在书院时,他和云娘是一对美满的学霸情侣,就像梁山伯和祝英台。无奈官二代“马文才”心生嫉恨,不仅想夺走云娘,还夺了程仁清的功名。
马文才的爹本想让他把程仁清的考试成绩偷走就算了,没想到马文才还设计诬陷了程仁清“打小抄”,这下子严重了,程仁清终身都不得参加科考。
后来,云娘早夭,程仁清更恨马文才。
而马文才虽官运亨通,升至兵备道,但心里也总是放不下云娘和程文清——在他眼里世上一切事都应如他所愿,怎么能容得下有人鄙视他的存在呢?恐怕“马文才”平日做恶梦都是程仁清和云娘在他面前鄙视名利、双宿双飞的样子吧!
备受畸形思想的挤压折磨多年,所以这回马佥事一来就针对起了程仁清,说话办事毫不留情面,完全失了官对民的体统。看看他有哪些极端行为——
1、说自己和程仁清是“人狗两别”;
“人活着,每一次际遇无异于一次投胎。你当年的确比我有才华得多,卖相也比我好。但你我的际遇分野,差不多就是投胎的区别。我转世成人,而你却成了畜牲。”
“你呀你,既然成了畜生,就要认做畜生的命,既然是条狗,就要认自己是狗,否则吃屎的时候,得多难受啊。”
2、此前夺起程仁清的功名,现在夺走程仁清的“利禄”。
与范老做计出卖程仁清,让黄知府下令,禁止他出入府衙,不得再任讼师。
“你功名已经没了,利禄怕也成泡影,云娘早死,想想你还剩下什么?”
这真是把刀往人心上剜啊,把人往绝路里逼呀!但凡有点血性的,都忍无可忍。
所以,当丰宝玉来找他出点子的时候,程仁清终于反水,揭穿了马文才和范老的阴谋。
程仁清这回和帅家默一模一样了,帅家默被这些贪官害得父母被杀、家破人亡,而程仁清也被逼上绝路,无法营生,二人必然站一队了。
“人间小天使”丰宝玉,带着“主线任务”救帅家默
程仁清和帅家默都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队伍中,只有一个人有鞋穿,那就是丰宝玉。
他本没有必要搅进这趟浑水里的,即使开始被姐姐扔进来,后面也没有必要越陷越深,但他偏不!
其实在帅家默获救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人物不是“藤梓荆上身”的程仁清,而是“骑马跑了两集”的丰宝玉。
这两集可不白跑啊,丰宝玉的效率可高了。
先是替小枝父母打抱不平,告上了同阳县衙;
接着从同阳县衙那里得知了两个重要情报:第一,清丈和人丁丝绢这两件事的背后,有人在操控;第二,《丝绢全书》在任主簿那儿。
带着这两条线索,丰宝玉继续解锁主线任务:找到程仁清出主意,从而“水到渠成”结成同盟、找到任主簿,获得《丝绢全书》。
原来,任主簿之所以此前一直阻止帅家默再寻找这本书,是因为他担心帅家默步上父亲的后尘。
当年,帅家默的父亲正是发现了这个“赋税错误”、三千五百三十两的“错账”后面的勾当,才被人纵火烧死。他在临死之前,正是把记载着所有秘密的《丝绢全书》,交给了自己唯一的朋友任主簿。
任主簿一“死”(也许是假死),便是不再在乎身家性命了,他将这个重案证据《丝绢全书》交给了丰宝玉。
这才有了后面“丰宝玉法场拖时间,程仁清到省城找大员”的好戏。
一个人无有伞可打,和有伞可打而不打,境界是不一样的,丰宝玉就是后者。
丰宝玉真是纯纯的“人间小天使”啊!
《显微镜下的大明》这个剧最大的看点就是科普明代中后期税制与刑法,同时又有一个非常亮的小亮点,那就是演员演得都非常不错——
张若昀、王阳就不说了,演啥像啥;
其实可恨的兵备道马文才演得也很“教科书”,随便截上一帧都是“经典坏人”。
方知县和师爷喜感足足,是这部剧的搞笑担当;
而丰宝玉串起了整个主线任务(不得不说,费启鸣这个年轻的小演员演得真不错)。
还有一个惊喜就是丰宝玉的官配CP、朴实无华的小枝。当宝玉以为算错时间,自己和老帅难获救,要被问斩时,小枝唱起了山歌。
两个小朋友双双落泪,在厚重的官场群像戏中,这一幕显得特别清新动人。
《显微镜下的大明》下一集,帅家默能成功获救吗?这个叫李世达的大官能拨乱反正,释放黄知府,给小帅和仁华县民一个说法吗?期待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