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2型糖尿病是“兄弟”

2023-12-14   保健时报

原标题:肥胖与2型糖尿病是“兄弟”

肥胖是一种与体重过高及脂肪过度积累的健康状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肥胖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肥胖所带来的健康危害有很多,可引发多种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代谢性疾病,需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肥胖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

关于肥胖的产生,多年来有许多的研究探索,其病因复杂,其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过多和消耗过少是造成肥胖症最关键的因素,糖脂代谢的紊乱是促使肥胖症发生的直接原因。

2型糖尿病就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体现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胰岛素抵抗伴随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相对减少。肥胖导致的胰岛素抵抗使体内细胞对胰岛素反应减弱,从而使得血糖升高,引发2型糖尿病。因此,肥胖与2型糖尿病互为因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疾病病程的延长或治疗不规范,逐渐出现心血管、视网膜、肾脏及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寿命。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出现血脂、血糖等指标控制难度增大,且更容易发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

治疗肥胖首选生活方式干预

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还需要兼顾血糖和血脂,同时控制体重并改善胰岛素抵抗,其有效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减重手术和药物治疗。其中,生活方式干预是管理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基石,主要包括饮食调整、身体活动和行为疗法等。

饮食调整低能量和高膳食纤维的饮食有利于减重和控制血糖,优质瘦肉、蛋白、蔬菜、水果、低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大多数患者来说是最佳的。另外,生酮饮食在减重和降糖方面也突显出了优势。生酮饮食是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和高脂肪的饮食方式,让身体处于一种生酮的新陈代谢状态。生酮饮食疗法是分阶段进行的,分为启动期、减重期和维持期,其间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研究表明,生酮饮食可用于治疗“糖胖病”,有助于减脂、减小腰围、控制血糖,是糖胖病有效生活方式干预的不错选择。但需要提醒的是,生酮饮食也可能出现副作用,如尿频、便秘、电解质紊乱、头晕、乏力、头痛、腹泻等。因此,对于需要尝试进行生酮饮食疗法的糖胖病患者,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以免产生不适症状及影响治疗效果或或身体机能。

身体活动针对不同年龄的人群,制订运动计划需要遵循个性化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有氧气运动结合抗阻运动为主,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抗阻运动2~3次/周,隔天进行。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主要是为了让患者建立信念,采取有效减轻并维持健康体重的行为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全面的减重知识,科学减重或控制体重。

减重手术可使体重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来,随着肥胖患病率的不断增加,减重手术进入大众的视野,在全国逐渐推广开展,手术量也逐年增长。减重手术又称胃减容术,是指通过微创腹腔镜胃部手术使得胃缩小,从而减少食物摄入和食物吸收,达到减轻体重的手术方式。

减重手术是短期和长期血糖控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改善和缓解肥胖相关合并症,特别是2型糖尿病。目前最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腹腔镜下胃转流术。

对于单纯性肥胖,身体质量指数(BMI)>32.5、肥胖伴有代谢性疾病等患者可考虑行减重手术。但减重手术并不是治疗2型糖尿病一劳永逸的措施,后期仍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建议术前进行多维度的评估,术后长期随访,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

除了生活方式干预和减重手术治疗的方法外,有时也需要使用药物治疗来有效维持或加强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管理。其中,降糖药物可选择有减轻体重作用的二甲双胍、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等。需要注意的是,减肥药和降糖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切勿自行服药。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作者||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刘建英

编辑 || 颜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