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以色列抢了风头以后,泽连斯基坐不住了,发誓说“我们将独自战斗!”
据环球网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日前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即使乌克兰失去了美国的支援,乌克兰人民也将独自战斗,乌克兰要继与俄罗斯血战到底。
乌总统泽连斯基的这一表态引起了外界广泛关注,这表明乌克兰对美国内部政治变化非常敏感,反映出乌克兰对巴以冲突导致获得军援不足的担心,泽连斯基生怕美国抛弃乌克兰。因此泽连斯基对外表达了坚定的立场,强调乌克兰人民将为捍卫自己的国家而奋斗到底。
至于欧洲对乌克兰的援助,也发生了问题。冒貌似强大的欧盟,实质上就是一盘散沙,因而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形容为“西方世界中的一块软肋”。所以,欧盟无论是在处置俄乌战争,还是处置巴以冲突等危机,都需要美国的领导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旦失去美国这个领导者,欧盟其实“啥也不是”。
所以,当美国将大部分精力和对外援助资源都转向以色列,从而忽略乌克兰的时候,欧盟非但扛不起美国留下的这面援乌大旗,反而因为内部的分歧而导致与乌克兰关系出现裂痕。据环球网报道,在援乌问题上,欧盟的外长们都心烦意乱,导致欧洲与乌克兰团结开始从根部动摇。
德新社在报道中指出:由于美国出于援助以色列的需要,不得不削减对乌援助规模,欧盟企图接过美国援乌大旗,用一己之力填补美国在对乌援助问题上所留下 的大窟窿。然而,事实证明,美国留下的这面援乌大旗欧盟没有能力接过来,至少,在新一轮对乌军援计划中,很多欧盟成员国都不干了。
在欧盟国防部长会议即将举行之际,为鼓动各成员国继续掏钱支持乌克兰,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日前鼓动称,“别忘了乌克兰冲突还在持续,欧洲不能因为巴以冲突的爆发而忽略乌克兰”。博雷利的这番言论,就是希望参会的欧盟各国防长能够支持他所提出的、有关设立基金会,在未来4年内为乌克兰提供200亿欧元的计划。
不过,博雷利的相关言论,并不能代表各成员国的观点,尤其是在对乌军援问题上,更无法左右各成员国的对乌政策走向。所以,就在欧盟各国防长会议举行前夕,有欧洲外交官告诉媒体,由于德国等欧盟国家的反对,博雷利相关援乌计划将被迫搁置。
德新社在报道中表示,在对乌军援问题上,欧盟各国外长在会议上“心烦意乱”,因为他们突然发觉:欧洲越来越无法兑现之前对乌克兰做出的相关承诺,原因就是这些欧盟国家的注意力,现在更多地放在中东而非乌克兰。所以,德国《南德意志报》也指出:巴以冲突爆发后,欧洲和乌克兰的团结开始从根部发生动摇。
显然,欧洲与乌克兰之间的所谓“团结”,就是建立在反对俄罗斯、以及对乌军援的基础上。如果欧洲能够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弹药、并采取更为严厉的对俄制裁措施,两者间的团结将“坚如磐石”。相反,如果一方的做法让另一方感到不满意,这种团结的根基自然就发生动摇。
要命的是,现在欧洲和乌克兰关系形势是:乌克兰不满欧洲在有关军事援助的承诺上言而无信,对欧洲不再按照基辅要求提供足够的武器弹药很恼火。而欧洲则不满乌克兰拿了他们这么多的武器装备,结果却在俄乌冲突战场上进展不顺利,让他们觉得继续在乌克兰这个无底洞的投入,有点不值得了。
更让乌克兰感到沮丧的是,在美国将注意力投向中东之际,欧盟无法扛起美国这面援乌大旗也就算了,近期还有出卖乌克兰利益的嫌疑。在西方对乌援助锐减的敏感时刻,德国总理朔尔茨日前告诉媒体,他正寻求与俄总统普京进行对话。另外,法国国防部日前也宣称,该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联系将于近期恢复。
美国无力顾及乌克兰,欧盟也指望不上,对乌克兰而言就是一记暴击。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寻求与俄罗斯恢复接触,无疑就是对乌克兰的一种“背叛”。毕竟,俄欧之间恢复接触,基本条件就是牺牲乌克兰的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欧乌团结从根部发生动摇,也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