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神树坪,等你来看我”——大熊猫“福宝”今日与公众见面

2024-06-12     光明网

5月27日,大熊猫“福宝”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的繁育园里活动。图据新华社客户端

5月27日,大熊猫“福宝”在嬉耍。图据新华社客户端

经过两个多月的隔离检疫和过渡适应后,备受关注的雌性大熊猫“福宝”将于6月12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大熊猫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正式与公众见面。

6月11日,“守护旗舰物种 讲好大熊猫保护故事”中外媒体见面会在卧龙神树坪基地举行,大熊猫中心副主任魏荣平对“福宝”的适应生活情况和该中心开展的各项工作作了介绍。

优质保障 家乡的竹子任它选

据介绍,回国前,为了了解和熟悉“福宝”在韩国的饲养、健康和运输等细节情况,大熊猫中心提前安排专家前往韩国爱宝乐园,跟韩国同行一起照顾大熊猫,一起陪“福宝”回国,在第一时间跟“福宝”有充分的接触和交流。

与此同时,卧龙神树坪基地也为迎接“福宝”回国做好了充分准备,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保障其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顾,顺利完成检疫、融入大熊猫中心的熊猫大家庭中。

大熊猫中心为“福宝”贴心安排了三段式适应生活,具体来说,即:从隔离检疫的特殊隔离生活,到隔离检疫出来以后的适应期与融入社群的社交生活,以及适应以后跟公众见面的展示生活。

团队还为“福宝”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场馆和优质的食物保障。

魏荣平说,对于“福宝”来说,最大的障碍可能是对家乡竹子的适应,因为四川的竹子和韩国的竹子有差异。

根据经验,每提供一种新的竹子,大熊猫都有一个选择、尝试到喜食的过程。所以,饲养团队准备了这个季节大熊猫喜欢吃的苦竹、白夹竹、雷竹笋、桂竹笋,最大限度给“福宝”提供自己选择口味的机会。

豪华”配制 组建保障团队悉心照顾

大熊猫中心组建专业的饲养团队,建立了包括两名饲养员、一名营养师、两名兽医和后勤保障队伍在内的“奶爸”团队,确保大熊猫在三段式生活中得到良好的照顾、悉心的护理。在饲养管理上,饲养员通过行为训练、身体接触、语言交流,让“福宝”对新的饲养员产生了信任,帮助“福宝”在适应期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

大熊猫中心还致力于帮助“福宝”顺利融入熊猫大家庭,以最小的应激状态熟悉与其相邻的个体,建立伙伴关系。“福宝”是大熊猫种群里的一员,未来要更好地去适应生活,同接触的每个个体进行交流接触,为大熊猫的种群作出贡献。

目前“福宝”已顺利适应了运输、隔离检疫、融入种群的各个适应环节,整体生活稳定,状态良好,将于6月12日与公众见面。

热点问答1

“福宝”啥时候“谈婚论嫁”?

“雌性大熊猫一般5-6岁达到育龄期,按照现在优生优育的管理原则,我们会通过实施全国大熊猫优化配对繁殖年度计划,来确定‘福宝’是不是要参加繁育。”在6月11日举行的“守护旗舰物种讲好大熊猫保护故事”中外媒体见面会上,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荣平说,“福宝”今年才4岁,还没有到“谈婚论嫁”的年龄。

魏荣平说,未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将做好营养供给,给“福宝”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开展行为培训,保证其身体和行为的正常发育,为未来能顺利找到“如意郎君”做好准备。

魏荣平介绍,近年来,该中心在攻克大熊猫繁育“三难”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繁殖技术,集成了一系列包括大熊猫种群的遗传管理、种公兽培育、自然交配能力培训、繁育行为评估、激素监测、精准配种等技术,大熊猫的自然繁育和双胞胎率都实现了突破。

近年来,特别是自然交配率显著提高,双胞胎率从50%增长到66%,在大熊猫繁育上实现了自然交配率和双胞胎率的双升高。

目前,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圈养种群数量已达到379只。下一步将按照国家林草局的总体部署,不断完善大熊猫人工繁殖技术体系,加强大熊猫的遗传管理和研究,提高圈养种群的遗传质量,实施科学优化配对繁殖,推动种群的扩大和种群优化,为复壮野外小种群储备种群资源,通过野化放归反哺野外种群。

热点问答2

“福宝”毛发不好出现断毛?

近期,在社交平台上有网友质疑“福宝”的毛发不好,颈项局部出现了断毛现象等问题。

6月11日,在卧龙神树坪基地举行的“守护旗舰物种讲好大熊猫保护故事”中外媒体见面会上,“福宝”的饲养员徐翔对该问题进行了解答。

“‘福宝’毛色有差异和人的毛发有差异是一样的。”徐翔说,比如有的大熊猫毛色黑白分明,有的大熊猫毛发长短不一,有的大熊猫喜欢玩土,自然它的毛就会沾染土色,还有的大熊猫会因为运动习惯,导致局部毛发变黄或者其他表现,这都是正常、健康的体色。

徐翔介绍,“福宝”喜欢翻滚、玩耍,还喜欢用脖颈或屁股蹭墙体或者栏杆,所以这些部位的毛色就会存在一些色差。

有网友还说“福宝”为啥不勤洗澡?徐翔介绍,因为大熊猫的毛发上有自然分泌的油脂,如果单纯为了干净漂亮而进行清洗,反而容易导致油脂过多流失引发其他疾病。因此为了大熊猫的健康,饲养员并不会经常清洗“挖过煤”的“熊孩子”。

关于“福宝”断毛的情况,徐翔介绍,在隔离期间,饲养员就发现其颈项局部出现了断毛现象。

经检查,“福宝”断毛区域并无明显皮屑增多、红肿、皮癣等异常表现,没有发现引起断毛的病原。在适应过渡期将其转移至繁育园一段时间后,其断毛现象也逐步改善。

“断毛现象在大熊猫中比较常见,多与季节变化、环境因素和激素水平的波动有关系。每年从繁殖季开始到夏季较明显。总体来说,‘福宝’健康状况良好。”徐翔说。

关于网传的福宝出现“美人痣”,徐翔解释说,那是在“福宝”进行进笼训练时,以坐卧的姿势,头顶着笼子把手一角睡觉,睡出来的。“发现后和兽医团队一起进行了检查,那个位置是被顶断一些毛后留下的,没有其他任何问题,现在已逐渐长起来了,请大家放心。” (记者 戴竺芯 周彬)

来源:华西都市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d23dce545c3751b26277ce785ebf1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