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1日16:00,
“珞珈二号01星”随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以“一箭三星”的方式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升空,成功入轨。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央视新闻图)
这是“珞珈”系列
成功发射的第三颗卫星,
也是武汉大学牵头研制
并成功发射的第四颗卫星。
“珞珈二号01星”在轨状态(武大供图)
“全球首颗”
将开展多项试验
“珞珈二号01星”工程总师、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张过介绍,Ka频段是更接近可见光的高频段。高频Ka频段遥感同时具有光学和微波的优点,细节刻画能力突出,“珞珈二号01星” 最高分辨率能达到0.5米。
武大科研团队在发射场外合影
张过教授介绍,“珞珈二号01星”是一颗用于科学试验的卫星,将在轨验证多项新模式、新体制雷达成像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其性能指标高,极具先进性和创新性。
例如,它将试验 多角度成像模式, 用多角度三维立体信息获取技术,对同一区域进行方位向多角度观测,克服陡峭的山区雷达阴影、叠掩等几何畸变严重制约,有希望成为困难地区测图“数据处理难”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
它还将利用毫米波SAR卫星开展 视频成像的试验验证,全天候对运动目标开展检测和跟踪,实现从“拍图片”到“拍视频”的跨越;开展低轨卫星信号增强和信息增强联合实验,担当导航卫星的 “信号放大器”。
它也是继续探索李德仁院士提出的卫星 “通导遥一体化”的一颗卫星,将验证卫星成像与数传天线一体化,遥感成像、气象探测和水利应用一体化。
据了解,这些新理念和新技术试验成功后,将取得 多项“全球首次”的科研成果。张过通俗地解释:“可以理解为,如果试验全部成功, 将来我们的雷达遥感卫星可以看得更清楚、更立体、更动态,应用更智能、更便捷、更广泛。”
未来组成星座
主要服务水利
武汉大学的“造星”之路,始于2018年6月2日成功发射的“珞珈一号01星”。张过就是这颗卫星的工程总师。
作为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珞珈一号01星”是一颗重量仅为20公斤的小卫星,试验目的也较为单一。如今,“珞珈二号01星” 重达353公斤, 是全国高校研制卫星中质量最大的,也是工作模式最多的。 它拥有3种有效载荷和6套服务系统,可实现 8种工作模式。
张过介绍“珞珈一号01星”模型(资料图)
也正因如此,“珞珈二号01星”从2017年2月启动立项开始,经历了六年多的艰苦研发和科研攻关,期间卫星波段和结构都经历了多次调整,卫星设计融入了很多 最新理念。
张过教授介绍,这颗卫星由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研制,除十几名核心成员外,还借此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包括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甚至有本科生参与,让科研项目成为学生成长的最佳平台。
“珞珈二号01星”成功发射后,张过感慨万千。作为两院院士李德仁团队成员,张过说:“从‘资源三号’卫星到‘珞珈’系列卫星,我们的初心始终未变,就是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让测绘遥感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
张过还透露,“珞珈二号01星”在各项试验完成后,将投入到水利等规模化应用中。未来,还将研制和发射多颗卫星, 组成“光音星座”,将主要服务于水利工作。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