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日记##知识点:厨房细节#
19楼网友ID:兔子男爵
楼盘:东港嘉苑
面积:139方
费用:40万
风格:现代简约宜家
厨卫空间设计
正赶上家里最近在安装厨卫柜体,所以着重整理下我们从一开始设计,到现在安装的过程中的些许体会,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遇到问题:
家里厨房最开始是3m*2m,比较中规中矩,在139方的房子里感觉略小,只占到4.3%,如果冰箱一放,还不能放双门的。我的梦想都变成奢望了,几个柜子、水槽通通堆进去,那真是转个身都嫌小。
我又一定要装蒸烤箱,这一般都会安排一组高柜安放,另外还要洗碗机、吸油烟机、净水器等家电,额外的还有管道、下水道等都要包进柜子里,算起来柜子的存放率也很极低啊。可是厨房里大大小小的东西真的不要太多,洗、切、烹、煮,各个环节工具都不少,假如柜子少了,都堆在面上,看着都嫌乱。
中间插曲:
中途还一度考虑过开放和半开放厨房,开放厨房主要是油烟问题的解决,于是不出意外的,我们也考虑过集成器,看了很多文章,lg最后认为集成器可能有安全隐患,因为它的出风口是在下面,和电源比较近,怕会有火花,不过这是几万分之一的概率啦。另一个,向下的出风口拐过几个弯,通出去后,效果也会打折扣,油烟问题可能还是存在。所以最后放弃了开放式厨房。(关于集成器,以上只是我们的拙见,像我父母家的厨房还是用集成器,二老并表示坚决拥护集成器不动摇。)
半开放式厨房,就是在开放式的基础上,用玻璃隔断,这个方案本来我挺喜欢,一个视野显得特大,另一个,也不用担心油烟问题。但是呢,这样厨房只能装开门,没有移门方便。最后也夭折了。
解决方法:
我比较喜欢烹饪,所以挺看重厨房的使用效果和利用率,为了拓宽厨房面积,我们走访邻居后,不外乎两种办法,一个是把冰箱挪到餐厅,一个是借卫生间的一部分面积。综合考虑后,我们选择了第二种。
可以看到上图黄色区域,先把厨房1位置的窗户打通,将外面一小块平台包进厨房,再把2位置打穿,借了卫生间的面积。最后算下来厨房从原来的6平拓展到7.7平,占到整个房子面积的5.5%。当然所有敲墙都是基于非承重墙的基础上。
冰箱的定位,从一开始设计,就选好了款式和尺寸,只能选多门,最宽不能超过710mm,全程核对了三次,一次是设计图出来后,现场测量,第二次是敲墙时,第三次是买冰箱时。其实7平多的厨房还是不算太大,但是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不管怎么样,最后出来效果我还是比较满意的,第一,面积扩大了;第二,储物空间变多,有4块地方;第三,动线比较合理。
厨房基本布局
厨房布局一般有三种:一字型、L字型、U字型。
相对来说U字型利用面积最高,动线也颇为流畅。但是要求也比较高,比如厨房最好是规则的矩形。单边开门,门不能开在角落里,走路通道不能太窄。
我们家厨房,我定义为变相U字型。门口进来先在冰箱拿放,再到C水槽区洗,再到B或D的备餐区切、再到灶台烹煮,最后在A去装盘,上菜咯~整个环节下来,动作比较流畅,也适合2个人待在厨房,不会相互阻碍打架的。
估计有小伙伴要问:有ABC看着也够用了,为什么要增加D区。走路通道变窄不说,橱柜造价也不低啊。
其实这也是因为BD这里,正好两块承重墙没有敲,B处还有管道,导致B面积很小,最宽只有0.5m。我喜欢用大砧板切菜,至少得放的下一块砧板、一个篮子、一个盘子的大小吧,所以初步估计至少得0.6m,且越大越好,万一哪天心血来潮想擀个面呢。所以开辟了D区,有1.5m,简直不要太宽敞,哈哈,做了组插座,还能放放电饭煲、烧水壶。A区备餐,因为旁边有蒸烤箱的一组高柜,所以A只有0.4m,不过能放得下2个盘子也够用了。
综上:我理解的比较合适的工作区域规划如下:
厨卫橱柜安排
前面详细聊聊了厨房布局,今天来说说橱柜安排:
我们主要以电器来考虑,先确定装厨房五件套:油烟机、蒸箱、烤箱、冰箱、洗碗机(灶台),另外还有净水器,烧水壶、榨汁机、豆浆机等等杂七杂八的。
蒸箱、烤箱用一组高柜搞定,下面多出的位置,安置了碗柜。冰箱位置也定了(也只能是这个旮沓),冰箱上方没安置柜子,也是考虑到拿东西不方便,改为开了一面玻璃窗,增加卫生间透光。洗碗机位置也只能在灶台下方,其他位置都不适合。A、B、D区域做了隔板和抽屉,放放烧水壶、榨汁机、豆浆机等其他厨房小东西。水槽下面安置净水器等。上方橱柜因位置不方便拿取东西,做一组柜子纯粹为了视觉美观。
对了,油烟机我们是包进柜子里的,也是觉得视觉上一体。要说放东西也放不了多少。选择油烟机时也分为可包进款和不可包进款。大家选购时提前想好款式就行。
所以柜体基本就确定下来了,现在有个很关键的问题来了,台面高度如何定。
太高么,两只手老是端着,干活一会儿就累得不行啊,太低么,人得弯腰驼背,也是不舒适的。所以千万不要不管这个关键尺寸,而让设计师给个大众款,那不一定适合你们家大厨。
幸好这个高度自己计算也是很方便的,身高以最常使用厨房的人的来计算。
公式是:身高/2+50(mm)
比如我是168cm,那就是1680/2+50=890mm。如果按一般柜高的800mm对我来说,就偏矮了。
PS:灶台上烧饭,一般会比台面还高,有些设计会把灶台设计成凹字型,这样放上锅后,高度就刚刚好了。不过我们考虑到以后搞卫生麻烦,会形成死角么,台面切割也不方便。所以就舍弃了这个设计。
台盆知识点
还有一个我犯傻的地方,和大家分享下。
水槽的台上盆和台下盆:
受到卫生间台上、台下盆的影响,我开始很傻乎乎地以为厨房水槽,整个盆在台面上方的叫台上盆。所以公公问我们安装台上盆还是台下盆时,我们想当然说当然是台下盆啦。但其实理解的意思完全不一样,也是误打误撞了。先来看两张
这两张图盆的部分其实都在台面下方,但是左图是台上盆,右图是台下盆。主要区别就是安装方式。
台上盆是橱柜安装师傅最喜欢的安装方式,因为安排和方便啊,盆的口直径大于橱柜台面开口,安装时直接搁在台面上玻璃胶固定即可,如果坏了,把玻璃胶去除,从台面上面直接拿起来就可以了。
台下盆安装就很麻烦了,不能直接搁在台面上,需涉及夹板及台下盆支架安装等问题。安装费用也更贵些。但台下盆的好处也很明显,水槽上的水珠、菜叶等用抹布一抹就到水槽里了,搞起卫生来可以说是很方便了。反观台上盆,与台面接缝处高出水槽那么几毫米,卫生不好打理,边缘处的玻璃胶长期使用,容易发霉、变黑,影响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