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寒衣节,亲人入梦来。”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老话讲:“上坟带四样,后代子孙旺”,这4样是啥?寒衣节祭祖别忘了带。寒衣节祭祖禁忌要知道。
1、祭祀供品:小时候每年的特殊节日,家里人便会准备好一些水果、酒、纸钱等,去祭祀先人
2、镰刀锄头:在农村是比较常见的,因为农村的人老了,大多都会埋在地里,带镰刀锄头主要是清理坟前的杂草。而城市没有地的都会买墓地,而一般的墓地都有工作人员处理这些
3、有出息的晚辈:家族里有出息的晚辈,一般这个时候都会跟着长辈去上坟,一是感恩上一辈人的努力,二是感谢他们的庇佑。
4、虔诚之心:祭祀上坟的时候,记得要保持虔诚之心,不要觉得这个是迷信,或者说没有必要,既然这个习俗流传了上千年,那肯定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尤其是我们对未知的事物,一定要保持虔诚的心,对于祭祀这个事情,不能马虎对待。
当然,这一天,也有一些禁忌是需要注意的。第一个禁忌,寒衣节的当晚一定要尽量提早回家,也就是说这一天的晚上,回家是越早越好。第二条禁忌,就是在寒衣节当天,不管是谁,都不能够口无遮拦的去说话,更不能够大放厥词。未免会冲撞亡灵,冲撞逝者。第三个禁忌,就是在这一天,不要穿过于光鲜亮丽的衣服,因为本身这个节日是一个对逝者寄托哀思的节日,适合穿素朴简单的衣服。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有吃冬食的习俗。一起看看吧。
一、面条
这也是过冬的传统习俗之一。在北方的一部分地区,大家更喜欢吃荞面和筱面,寓意着“长长久久”,讨个彩头。
推荐食谱:波擦肉末鸡蛋面
这个鸡蛋面看起来很清淡,吃起来却是非常香~面好吃,汤也好喝!又简单又有营养,不需要复杂的烹饪步骤。一碗香喷喷的面就做好了。
食材:猪肉、鸡蛋、面条、菠菜
做法:
1、锅中放油,打入两颗完整的鸡蛋液,炒熟后盛出
2、锅中再加点油,蒜末爆香后倒入猪肉馅,猪肉馅炒变色后淋上一点酱油,一点蚝油提味,炒出香味来。
3、倒入足够煮面的水,水开后倒入鸡蛋,下面条,面条快要煮熟的时候放一点菠菜,最后加适量的盐调味,就做好了。
二、水饺
在洛阳话中有一句俗语:“十月一,油唧唧。”指的是寒衣节时,每家每户都要准备烹煮肉食,做饺子等。一方面是用来祭祖,另一方面在正式入冬前把脂肪储存起来,方便过冬。
推荐食谱:韭菜鸡蛋饺
食材:韭菜、鸡蛋、水饺皮、香油、盐
做法:
1、韭菜洗净切碎,倒入香油搅拌,将韭菜碎裹住
2、鸡蛋液放入锅中炒散炒碎,然后盛出来倒到韭菜碎里
3、馅料里面再来少许盐搅拌均匀,包饺子
4、水开以后,把饺子放进去煮。把饺子放进水里之后,煮到饺子浮起来之后,加少量清水(刚加清水进去后饺子是静止的)继续煮。
5、饺子再次浮起来之后再加少量清水(刚加清水进去后饺子是静止的)继续煮。饺子又一次浮起来之后再加一次清水。第三次加完清水以后,饺子再次浮起来之后,就可以关火盛出来食用。
三、推荐食谱:红豆饭
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可见,吃红豆饭的这个习俗多见于江苏一带。
食材:大米150克、红豆70克、水适量
做法:
1、大米、泡发三小时以上的红豆
2、锅置火上注入适量水烧沸,倒入红豆煮开后转至小火煮5分钟关火
3、煮好的红豆可以用手碾碎,但并不绵软,大米倒入煮饭锅,淘洗干净
4、将红豆与大米混合均匀,倒入煮豆水,因为红豆比较吸水,加水量比平时煮饭稍微多一点,开煮饭键,电饭煲发出蜂鸣后打开拌匀即可
5、煮红豆不要太长时间,开锅后5分钟即可,时间长红豆开花了再煮米饭就不好吃了。蒸米饭的时候煮红豆的水要比平时蒸米饭的水稍多一点,因为红豆比较吃水,水少了红豆硬。
四、糍粑
这也是在节日当天非常具有特色的食品。客家有一句俗语叫“十月朝,糍粑碌碌烧”,实际上不止客家,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农历十月一日做糍粑的习俗。
推荐食谱:花生糯米糍粑
软糯Q弹,这馅料真的香晕我了!满满的芝麻花生香味,怎么吃都不腻啊!!
食材:花生碎、黑芝麻、糯米粉
做法:
1、110克糯米粉加30克玉米淀粉、50克白糖倒入180克牛奶,搅拌均匀,用保鲜膜封起来,上面扎孔,上锅蒸25分钟
2、馅料:熟花生碎100克、黑芝麻15克、白糖20克,搅拌均匀
3、蒸完后加15克黄油,趁热把黄油揉进面团里,取一小团,包入馅料,包起来,表面裹层熟糯米粉即可开吃。(熟糯米粉就是糯米粉炒一炒就可以啦)
致力于用最简单的食材,为您分享最可口的佳肴,以上分享的4种食物的做法,大家都学会了吗,学会了在家试着做一下吧,!欢迎点赞,关注,转发和收藏,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