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捂秋冻”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
单从字面理解就是:春天,要多捂捂;秋天,要多冻冻!
简单来说就是:天气回暖之后,不要急着脱掉厚衣服;秋天转凉之后,不要急着穿厚款衣服!
春捂秋冻,真的有道理吗?
仅从这句话的字面理解,相信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甚至觉得有些“不靠谱”。
可是,结合天气变化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后,又觉得老人的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春捂”是指在春季气温刚刚转暖时,不要急于给孩子减衣,因为气温仍然较低,特别是早晚温差大,如果过早地减少衣物,可能会导致孩子受寒,影响身体健康。
“秋冻”是指在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时,不要过早地给孩子穿上厚重的衣物,因为适当地让孩子接受一些凉爽的刺激,可以刺激他们的机体进行自我调节,提高对低温的适应能力。
这样看来,春捂秋冻还是很有道理的!老人的话,也不一定都是迷信思想,更多的是他们的生活经验,值得借鉴。
深秋季节,如何给孩子穿衣,才合理呢?
霜降过后,天气越来越冷,很多父母开始发愁,难道真的要让孩子“冻着”吗?显然,不是。
明知道温度下降,还让孩子“冻”着,这样还能称之为父母吗?深秋穿衣,其实就是建立在孩子健康的基础上。
只有穿衣正确,才能从源头保护孩子,减少疾病的出现。毕竟,秋冬季节太过干燥,是传染病的高发期。
说到穿衣,很多热心的妈妈分享了他们的深秋穿衣技巧。还别说,这些小技巧特别实用,尤其是适合没有经验的新手父母。
技巧一:合理搭配
深秋季节,没有人说一定要穿什么,或者不能穿什么。所以父母们合理搭配就好,前提是结合天气和温度就好。
早晚的温差较低,可以给孩子准备保暖性比较强的衣服;白天的温度又很高,当然要穿轻薄透气的衣服。
这个时候,就需要常备一件外套。晨起出门,或者晚上出行时,穿一件针织外套,或者薄款羽绒服。
技巧二:多层穿衣法
也有一些宝妈分享了多层穿衣法,特别适合秋冬季节。既能做到保暖,又能满足舒适和轻薄,实用性极强。
所谓多层穿衣法,就是内外两层+中间一层的穿衣方式。里面贴身的衣服,要以舒适柔软,且保暖效果好为主;中间可以自由搭配,喜欢的长袖就可以;外面的衣服,也要以保暖舒适为主。
这样的话,白天在户外温度高的时候,就可以脱掉外面的衣服,只留下里面和中间的两层,也不用担心孩子怕冷。
技巧三:逐渐增加衣服
天气是慢慢冷的,所以衣服也要慢慢添加才行,千万不要操之过急。一看到天气转冷,很多妈妈们就准备好厚衣服,这是不对的。
天气微凉,那就先穿薄款的秋衣裤;接下来,再换厚点的保暖裤;等到特别冷的时候,在选择保暖裤+羽绒裤的组合。
要是一次性增加太多衣服的话,反而会给孩子束缚,影响他们的日常活动。穿得太厚,反而更容易出汗,更容易生病。
技巧四:注意脚部保暖
都知道寒气是从双脚开始入侵,所以天气转冷之后,就不要在让孩子光脚乱跑,一定要穿袜子才行。
鞋子,也要慢慢换成舒适透气的秋冬款式,不能再穿之前过于单薄的夏款鞋子。要不然,寒气会顺着鞋子,直接入侵到孩子的身体里。
说到脚部保暖的问题,父母在临睡前,可以给孩子泡个热水脚,这样既能缓解一天的疲惫,又能给孩子驱寒、助眠。
技巧五:衣服不要过于厚重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不要给孩子穿太过厚重的衣服。可能在父母看来在,这些厚重的衣服保暖,能为孩子抵挡更多严寒。
不可否认,厚重的衣服确实保暖效果也更好一点。可问题是,孩子除了要保暖之外,还有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太厚的衣服穿在身上,会让孩子觉得不舒服,而且还会影响他们的活动和运动能力。这样的话,岂不是更容易影响健康呢?
写在最后:春捂秋冻很有道理,但前提是要掌握“春捂”和“秋冻”正确的穿衣方法才行。所谓“秋冻”,并不是让孩子一直“冻着”,这一点父母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