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自己最好的方式,好好工作
迷茫困顿唯一的出路,是把每一天活扎实。
作者:洞见Leyla
美国著名心灵导师卡耐基,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1774年,有个人去费城的一家精神病院参观,发现里面的病人并不在休养生息。
相反,他们一个个都忙忙碌碌,手上在不停地纺纱织布。
这一幕,令他大为震惊。
他觉得,那些可怜的精神病人,一定是受到了医院无情的压榨。
没想到,院长向他解释说:
之所以让病人们忙于工作,是因为人在劳动时,神经会感到安定、内心也会变得平静。
稻盛和夫也曾说过:“人只要沉浸在工作之中,就不会胡思乱想也不会沉迷过往。”
换而言之,工作其实是治愈人心的一味良药。
如果此时,你也为了生活惶惶不可终日,沉溺于感情怏怏无法自拔。
那么好好工作,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治愈。
1
焦虑的时候,工作是一种寄托
你知道,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焦虑吗?
教授詹姆斯·墨塞尔曾经说过:
焦虑最能伤害你的时候,不是在你有所行动的时候,而是在你没有什么事可做的时候。
焦虑最能伤害你的时候,不是在你有所行动的时候,而是在你没有什么事可做的时候。
当你越是无聊,你的思绪就越是混乱,生活中许多负面的情绪就会被无限放大。
消除忧虑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芝加哥的主妇,她的儿子应政府要求加入了陆军部队。
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这位主妇焦虑到彻夜难眠,精神几乎陷入了崩溃。
每天早上只要眼睛一睁开,她就开始想:
儿子在什么地方?他是不是安全呢?他会不会受伤?他会不会死亡?
有人建议她,让自己做家务忙起来。
可是很快,她就发现这招并不管用。
因为做家务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完全不用动脑子。
也就是说,当她机械地铺床和洗碟子的时候,脑海中仍旧不停想着儿子的安全。
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一家百货公司正在招聘员工。
抱着试试的念头,她去上了几天班。
没想到,工作的忙碌,彻底治好了她的焦虑问题。
“每天顾客挤在我的四周,问我关于价钱、尺码、颜色等问题。没有一秒钟能让我想到工作以外的事情。到了晚上,我倒在床上马上就睡着了,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胡思乱想。”
人闲是非多,百忙解千愁。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容易胡思乱想,不过是因为生活太闲了。
而当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那些缠绕在心头的问题,就会在忙碌中渐渐淡去。
你会发现,在奔波忙碌中,哪怕身体累到精疲力尽,内心却能获得一分平静。
手上有事做,心里也就有了寄托。
所有的焦虑,都可以在忙碌的工作中得到治愈。
2
内耗的时候,工作是一种治愈
稻盛和夫说过:工作是对万病都奏效的灵丹妙药。
一个人若总是在生活中反复内耗,工作就是疗愈自己最好的方式。
因为它能够让人从源头处找到人生的价值,扫清你眼前迷雾,让未来从此豁然开朗。
日本电影《入殓师》中,大悟是周围人眼中最典型的失败者。
他苦练了十几年的大提琴,仍旧寂寂无闻。
好不容易组建了一个乐团,可是又因为经营不善被迫解散。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人都逐渐过得风生水起,只有大悟过得潦倒不已。
有人嘲笑他的音乐梦想是“痴心妄想”,有人讽刺他的生活是“勉强苟活”。
就连大悟自己,也陷入了深深的内耗之中。
他不断质问自己,究竟是不是一个“百无一用的废人”?
就在此时,大悟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一份入殓师的工作。
为了解决生活的困境,他强迫自己接受了这份工作。
可第一次面对腐烂的尸体,他就感到了万分的恶心。
独自一人的时候,大悟甚至忍不住失望落泪,想要立马放弃这份工作。
然而,当他第二次鼓起勇气擦拭死者身体的时候,他内心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他发现,自己的工作看似差劲,但是却能让许多死者的家人从心底里感到宽慰。
在这个阴森冷清的殡仪馆里,他的存在其实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于是,走出失落的大悟开始享受工作,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人生真正的价值。
有人说过:工作最大的价值,并不是那点微薄的工资,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成就与满足。
它让你觉得自己也不是一无是处;
它让你觉得自己的存在很有必要。
哪怕你一无所有,只要有份工作,就足以安身立命;
即便生活有再多的难题,只要有份工作,一切便有了意义。
3
孤独的时候,工作是一种追求
短篇小说《那山那人那狗》中,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邮差带着一条狗,长年累月奔波于崇山峻岭之间。
在重峦叠嶂的丛林之中,明明寥无人烟,但邮差却从未觉得孤独。
因为人一旦真正热爱上自己的工作,心中就有了追求,寂寞便不足为惧。
2018年,翻译家许渊冲的妻子离世,独留他一人生活在北京畅春园的小房子里。
爱人的离世,让许渊冲在悲痛之余,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
诺达的房子里,许渊冲时常呆呆地坐着,面对这四方墙壁,不知道干些什么。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逐渐明白孤独是无法逃避的,所有的悲伤终究要靠自己去面对。
于是,他重新回到书桌,开启了自己的工作。
在年轻的时候,他就曾立志要翻译完《莎士比亚全集》。
无奈后来战火纷飞,生活也一波三折,让这个梦想暂时搁置。
如今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也为了完成曾经的心愿,许渊冲一头埋进了工作之中,查阅典籍,逐字逐句,一一注释。
最终,在许渊冲不懈的努力下,《莎士比亚全集》大获成功,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而他的译本,也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已臻化境,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
许渊冲本人,也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平复了心情,内心变得充盈。
有人说:忙碌的人从不迷茫,有梦的人从不孤独。
因为人在工作的时候,内心的沟壑会逐渐被填满。
你不再会去想着那些令你失落的人和事,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工作上面。
当你把每日的工作当成了一种追求,那么生活自然不再孤独,而是充满了意趣。
4
绝望的时候,工作是一种救赎
樊登说过:“在你最绝望、最无助的时候,你就应该认真地去投入工作。
极度认真地工作,能够扭转你的人生。”
1966年,作家路遥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陕北小伙子,他爱上了来自北京的女知青——林红。
两人相恋后不久,路遥在当地争取到了一个机会,可以离开陕北去更好的地方发展。
但是他想都没想,就把这个名额转让给了林红。
因为他觉得林红是北京人,前程一片大好,更需要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没想到,得到名额的林红,一离开陕北,就给路遥寄去了一封分手信。
这封信让路遥伤心不已,精神几乎陷入崩溃。
绝望之下,他想到了自杀。
在某个漆黑的夜晚,路遥走到一个水潭边,准备纵身一跃,离开这个痛苦的世界。
可当他低头看到水中皎洁的月亮,他突然意识到:
生命中,应当有比爱情更值得追求的东西。
于是他擦擦泪水,收住了脚步,从此选择用工作来充实自己。
从那以后,他全身心沉浸在工作之中,全然不理外界发生的一切。
一开始,他将这种忘我的工作,视作对自己的折磨。
可是渐渐地,他在这种忘我的工作中,找到了一种别样的快乐。
在他的散文集《早晨从中午开始》一书中,路遥曾经写过:
每当自己在工作的时候,四周围静悄悄没有一个人。
想到自己现在仍然能投入心爱的工作,并且已越来越接近最后的目标,眼里忍不住旋转起泪水。这是谁也不可能理解的幸福。
每当自己在工作的时候,四周围静悄悄没有一个人。
想到自己现在仍然能投入心爱的工作,并且已越来越接近最后的目标,眼里忍不住旋转起泪水。这是谁也不可能理解的幸福。
数年之后,路遥的写作生涯达到了巅峰。
而那些曾让他泪流满面的回忆,都随着事业的成功,变得云淡风轻。
诗人但尼生说过:“我必须让自己沉浸在工作当中,否则我就会挣扎在绝望中。”
当一个人能够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工作,那么他的内心就会涌现新的希望。
因为你会发现,哪怕生活中许多事情我们都无法掌控。
但是工作,却是在我们可控的范围内。
稻盛和夫不止一次说过,是工作拯救了消极的自己;
俞敏洪也曾经公开坦言,是工作让他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
所以无论何时,当你心灰意冷的时候,只要埋头工作,内心就有了救赎;
当你熬不下去的时候,只要还有工作,未来就仍有一丝光亮。
作家斯蒂芬·伦丁曾经在《鱼》一书中说过:
“当我们能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时,我们才能享受每天有限的幸福,过得满足而又有意义。”
对于普通人来说,工作虽然疲累,但也是一种治愈。
它让我们在这个残酷的世界,有一片微小的立足之地;
它让我们在孤独无措时,心中有一方安稳的寄托。
当你能够沉浸式投入工作里,那些萦绕在心头的愁绪,就会慢慢散去。
点个赞吧,愿我们都能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真正的快乐;
也愿我们都能在疲惫的生活里,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