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校长与学生一起考入北大!当事人: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2023-10-15   京城教育圈

原标题:52岁校长与学生一起考入北大!当事人: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今年9月,52岁的廖中扬再度出发,以全日制博士新生的身份,参加了北京大学2023年的开学典礼。

典礼结束后,有8个本科新生找到他,一口一个“廖校长”地称呼他,现场上演了师生变同窗的有趣一幕。

原来,廖中扬是北京精华学校的校长。学生们在开学典礼上与老校长重逢,纷纷直呼“这是一种奇妙的缘分”。而廖中扬则笑着说道:“我想用自身经历告诉学生,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学习这件事充满了价值。”

“师生变北大同窗”的这一幕被网友发现后,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热议,迅速登上了热搜,廖校长不经意间成为“网红”北大博士。

不过,廖中扬对此很淡定。担任校长多年,廖中扬始终坚持初心,希望通过“求学”这一简单纯粹的方式,“让更多的孩子可以坚定内心的方向,成为更好的自己。”

廖中扬(右一)与学生在北大开学典礼上合影

01

“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52岁的廖中扬目光里透露出岁月的沉淀与智慧,看上去确实有些“非典型”。

分宿舍时,工作人员多次将他误认为是家长,这时廖中扬总是微笑着,充满自豪地向他们解释,自己其实是新来的学生。

聊起为什么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还要读博这件事,廖中扬依然显得有点兴奋,“如果问我为什么考博,我的回答一定是因为使命。”

“因为使命”,这个理由已经足够了。

“时隔34年,我再次走进考场,因为我一直没忘记,自己18岁时的目标,就是考进北大。” 在廖中扬看来,第一学历很重要。“为什么是第一学历?因为高考信度高,保密性又好,是最公平的考试。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意愿、自律习惯等等,通过高考成绩可以有一个充分的表达。”

在结束高考34年之后,廖中扬重拾自己青年时期的梦想,正是源于这样一种使命感。“我想完成青年时期进入北大读书的梦想,想让自己和父母都没有遗憾。被誉为‘武林泰斗’的金庸先生,为什么80岁了还要去念博士?也是出于一种使命感。‘学以为己’,人生在世,总要做一些不一样的事。”

廖中扬曾经对精华学校的学生们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知道和做到。我既然要求你们学,自己也要做好榜样,要引领你们成为更好的人,引领你们更早地找到自己的使命。”

成为一个比现在更好的学习者,这是廖中扬对学生的要求,同样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为了取得博士入学资格,廖中扬必须突破英语关。“去年9月24日第一次参加雅思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准备第二次考试时,又感染了新冠病毒。好在经过努力,第三次考试的成绩达到了北京大学的要求。”

学习可能是世界上最劳累的一件事。廖中扬表示,“我使用了三个英语单词打卡背诵的APP,每天坚持记背100个左右的单词。坐车的时候我会背单词、练听力,从一栋楼走到另一栋楼的路上,我也会听听英语。”

然而,学习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件事。只要有心向学,每一天都会有获得感和成就感。就像廖中扬现在这样,不仅拿下英语,还攻克了德语,并顺利拿到了A2德语等级结业证书,不仅目标使命达成,还为人生拓展出新的宽度。

02

助力每个学生“上台阶”

廖中扬始终希望,能通过亲身实践,向精华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输出一种简单、朴素、坚韧的生活方式,传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学习理念。

校长考上北大博士这件事,为精华学校带来了“涟漪效应”。新学年学生们元气满满,干劲十足,学校整体的学习氛围和学业水平均有所提升。

廖中扬说道:“我们学校不少学生都是复读生,希望我的故事,可以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激励他们不放弃、不服输。同时,我在北大学习期间获得的学习经验和资源,也会毫不吝啬地与他们分享。如果有机会,我会积极促成北大教授来精华学校讲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此外,我也希望可以推荐优秀的学生来北大游学,让他们亲身感受北大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

怀着终身学习的积极态度,廖中扬不断推动精华教育事业的“进化”,不仅向外寻求知识,更注重引导学生向内思考。

据了解,精华全日制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升学规划、效率手册、成长驿站、心理辅导、成绩分析系统,帮助老师和孩子更好的了解自己,持续发力。完备的教研考研、教学体系、德育体系、管理体系,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帮助。对于大部分精华学生来说,除了成绩变化,性格也发生了蜕变,自律性更强,上进心也更强了。

在廖中扬及其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精华学校在高考教育领域凭借深厚的“内功”,积累了数万名考生案例,帮助众多学生考入北大清华等国内顶尖高校。据了解,今年精华全日制共有8名学子考入北京大学,6名考入清华大学。

03

“北大教授天团”又来了

学校最核心的竞争力是老师。好的老师,必定拥有激发学生潜能的本事。

为了加深教师对新高考的认知,拓宽学科前沿知识,精华学校今年邀请到 4位北大教授和1位国际著名学者为教师进行暑期培训。

据了解,豪华阵容除了国际著名经济史学家李伯重教授,还有四位北大知名教授。他们分别是:北大中文系教授邵永海,北大哲学系教授邢滔滔,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李开元,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韩茂莉。

邢教授来精华学校授课已不是首次。去年,老师们聆听了邢教授的讲座后受益匪浅,以至于新学年特意邀请他来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和点拨。

每年的暑期培训,精华都会邀请知名专家为老师们授课,其中不仅有学科专家,也有高考研究专家。他们帮助老师们开阔视野,紧跟学术前沿,激发老师们持续学习的热情,帮助老师实现知识拓展和应试能力双驱动。得知廖中扬将前往北大深造后,老师们纷纷期待能有更多的教授和知名学者来到精华讲学。

廖中扬笑言“会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在他看来,教师们需要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够给予学生所需的知识。而提高教师水平,一是指学术水平,二是对考试的研究,要用学术水平的提高去带动考试研究。只有老师们有了“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老师们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学术水平,才能够理解高考题目的意图、广度和深度。

专心学习,专心工作,属于廖中扬的教育探索,仍在继续。

廖中扬在精华学校今年的开学典礼上曾经表示,考上北大只是人生的一个起点或中转站,每个人一生都需要走在求学的旅程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

“一代人有一代的使命,期待冉冉升起的你们。”说这话的时候,廖中扬也已下定了决心,要和精华学子们一起努力,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成长。“未来,我将开启学习与工作的‘新副本’,与精华学子们一起‘升级’,探索和发现无限可能。”

辑|教君

内容素材来源|北京日报、北青报、京城教育圈等

今日推荐视频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

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

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

京教君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