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一到冬季就化身为吃货?总是感觉很饿,一直都在吃吃吃,身材也日益圆润,这是因为冬天温度低,我们的身体为了御寒,需要摄入更多的热量,所以就会释放出一种很饿的信号,让我们不断的进食。
冬天很多人都说,自己对高热的肉类、甜品的兴趣特别大,因为这些东西的热量高,身体就会不由自主选择它们,就和我们御寒穿衣一样,冬季肯定都选择毛衣棉袄,谁都不会选择半袖往里套。
很多注重身材管理的人都说,明明自己一直在控制身体,但是冬季感觉体重蹭蹭往上涨,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会给脾胃供应更多的气血,吃进去的东西消化吸收都快,不光总是饿,吸收效率也高。
虽然你不想长肉,但是我们的身体怕饿着自己,就会拼命的吸收,这叫阳气内收,很多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朋友会发现,一到冬季食欲大开,吃完也不会那么难受,这就证明冬季是吸收气血,固本培元的好时机。
所以此时进补一些有营养的食物也更容易被吸收,弥补原先的亏损,所谓冬季进补,开春打虎!只有身体补的足足的,开春才能壮实。
冬季进补,90%的人都没补对
很多人都会顺从身体的想法,既然需要高热量的食物,那就多吃高热量的,像是各种肉类、高蛋白、阿胶、虫草、海参、枸杞、燕窝等等,换着花样的去补,不得不说,这些大补气血的食物,确实营养很高,对身体的补益也有用处,身体也喜欢,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现在都是虚不受补!
我家里人很多在冬季都会吃这些,但是不超过一星期,自己就扛不住了,又是上火又是便秘,还总是腹胀,这是我们光顾的身体的感受,却没顾及到脾胃。
脾胃和身体其实是反着来的,身体想吃肉,但是脾胃却觉得它难消化;身体想吃甜品,脾胃却觉得它吃多了会生痰湿;身体想吃辣的暖身体,脾胃却觉得吃多了刺激胃疼…虽然身体一直想吃吃吃,但是脾胃却很怕吃得太多,吃得太多太好太有营养,脾胃只能一直加班工作,渐渐也会疲惫,罢工。
脾胃一旦罢工,我们吃的这些大鱼大肉就不往下动了,全积在肠胃里,渐渐就堵出来痰湿、堵出来火气湿热,自然气血也无法化成,所以补着补着便秘、腹胀、口臭、口腔溃疡等都会找上门,实际上是补得太多,把脾胃伤了。
最好的进补,是有补有泄
我们大部分进补补上火只因为光补没有泄,冬天肯定要进补,光吃蔬菜也不扛饿,热量也少,其实只要做好疏泄,我们无论吃肉或是吃高营养的补品,都没有问题,下面这3种疏泄脾胃的方法,可以选个适合自己的,每天做一做,就可以安心进补吃东西啦。
1.饭后蹲一会儿,疏通脾胃
这个方法叫乞丐蹲,源于古代,在现代经过南怀瑾先生的推广和介绍,已被很多人熟知,主要就是疏通我们的脾胃,把积留在脾胃的气啊堵啊都给顺下去。我们其实最喜欢的姿势不是坐着也不是躺着,而是蹲着,这是我们在母体中就保持的姿势,既能放松又有安全感。
方法:找一堵墙,最好有一个舒适的靠垫(不可太软)。站在墙前,屈膝下蹲,背须要直,贴靠墙壁或靠在软垫上。女士:两脚并拢,屈膝下蹲;
男士:两脚微微分开(两脚不可完全并拢),屈膝下蹲,这样可以放松裆部,不会使裆部过紧。
双手结孔子手印,自然放在膝盖上,放松身心。
头要中正,头顶百会与会阴穴成一条直线,臀部离地,紧压小腿肚上。
以上就是全部动作,每次练习15分钟,收摄心神,专心下蹲,保持这个姿势,不要胡思乱想,蹲的期间也不要和别人聊天,在练习时出现打嗝、放屁等都属于正常现象,证明浊气下降,千万不要忍着,释放出来最好。
乞丐蹲适合咱们腿脚关节没问题的人来做,如果膝关节、踝关节受伤过或是发炎等都不适合做,孕妇也不宜做。一般时间15分钟最佳,刚开始如果做不到15分钟也不要勉强,循序渐进,结束的时候慢慢起身,不要用力过猛,一般饭后半小时内开始做最好,如果经常腹胀的也可以随时做。
出现脚麻是正常现象,一般因为下肢经脉不通,蹲习惯了,脚力增加了,经脉疏通了就不会麻了。
2.常揉腹,帮助脾胃疏通
当我们进补过度,食物积留在脾胃中化湿生热时,我们如果勤揉腹,可以助脾胃一臂之力,把这些堵着污浊通一通。经过实践对比后发现,仙人揉腹的方法更适合疏泄,它与普通揉腹不同,可以一直沉到丹田,把中焦和下焦连成一片,使整个腹部得到运动。
第一式:按摩心窝部。两手上提,在胸前,食指、中指、无名指对接,按在心窝部位,由右、上、左、下的顺序做圆周运动,21次,之后再相反方向21次。
第二式:按摩腹中线及腹两侧。还是那食指、中指、无名指,顺着心窝下来,一边顺时针转动按摩一边往下移,直至肚脐处下方,然后用手指分别向两边分开,一边按一边往上走,回到心窝处,两手交接,做21次。
第三式:推按腹中线部位。食指、中指无名指相接,由心窝腹中线部位推下,直推至耻骨联合处,共21次。
第四式:左右手绕脐腹按摩。以右手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左手同样21次。
第五式:推按两侧胸腹。左手做叉腰状,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左腰侧,右手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左侧腹股沟。连续推21次,之后右侧同样方式推21次。
这个方法男女老少都适合,孕妇除外,在按摩的过程中,肚中会出现肠鸣,或有饥饿、温热的现象,都是正常的,我连续几天揉完,都会拉肚子,这是内气汇聚攻冲宿便,排出肠胃毒素的表现,拉出的便便也是黑臭。
3.吃点鸡内金,疏泄有度
很多朋友一让他动,往往就很难坚持,即使动作再简单,如果不想动我们也可以用吃的方法疏泄,很多朋友会疑惑,本来身体就堵,那不是越吃越堵?食物也有属于自己的性味,有的食物有化瘀化积,行气散瘀的作用,比如萝卜、山楂、鸡内金等。
其实我最常吃的也是鸡内金,虽然看起来不起眼,本身的味道也一般,但是它确实疏通的一把好手,鸡内金是鸡胃内那层黄皮,鸡没牙,食物研磨碎到排出,全靠胃,还会吃砂子,石子等,连砂子石子都没有伤害到这层膜,你说它的作用有多大。
鸡内金应用到我们身体上,正应了“以形补形”这句话,平时积食了,肚子胀了,体内的垃圾太多了,就来点它,鸡内金的作用并非空穴来风,民国大医张锡纯,就非常擅用鸡内金来疏通身体,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记载,“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用鸡内金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
但鸡内金单吃一般人吃不进去,要将就搭配,如果偶尔一次吃多了,脾胃堵了,那么可以用用鸡内金搭配着山楂、神曲、麦芽来食用。若是感觉自己肚子经常胀的难受,那就建议搭配山药、茯苓这些有健脾养胃效果的食材一起吃。
古人在吃鸡内金时也颇为讲究,先把鸡内金表面烧到焦黑,里面焦黄,之后在吃,因为鸡内金腥味重,烤熟了吃能减少腥味而且效果也更好。
分享一种我最喜欢的鸡内金吃法,鸡内金山药焦馍,因为家里人经常腹胀,所以这个是常备。
做法:准备鸡内金、山药粉、面粉、黑白芝麻和盐,鸡内金洗干净炒熟,磨成粉,把鸡内金粉、山药粉和面粉、芝麻、盐倒入盆中,加水和成面团,只有好烙饼一样,擀成薄片,放到电饼铛,每面烤2~3分钟,表面金黄即可,烤的时候不用刷油,干干脆脆的才好吃。
如果觉得制作麻烦,也可以备上几盒这种现成的鸡内金山药饼,全家老小都能吃,原料天然健康,只有鸡内金、山药、茯苓、黑白芝麻、小麦粉和盐,不含蔗糖,低糖低脂,不能吃甜的朋友也可以放心吃。
山药健脾养胃,茯苓祛湿化浊,都是健养脾胃的,再加上鸡内金化积疏通的作用,这三者搭配,不光营养好,口感也十分不错,一口咬下,酥脆掉渣。
鸡内金用的是三年以上散养的土鸡内金,散养的鸡什么都吃,这样的鸡内金才能“磨炼”出来,山药用的温县垆土铁棍山药,温县农民有句俗语,叫“一年种铁棍,五年无地力”,铁棍山药对土地要求非常高,一块种过铁棍山药的地,要等上五年才能再次种植,这也验证了铁棍山药中“土能量”的强大,土对应脾,恰好这股土气能强健脾胃。
再加上焦香四溢的黑芝麻和白芝麻,能很好地遮盖鸡内金本身的腥苦味,经过有着十几年做饼师傅的烙制加工,这一张张散发着焦香的鸡内金饼就做好了。
酥酥脆脆的口感,在嘴里大口咀嚼,越嚼越香,十分满足,每一片都是独立的包装,干净卫生,带着也方便,想吃的时候随时撕开直接吃,即使是出差、应酬、聚餐,都可以备上两片在包里,保护我们的脾胃。
把吃伤的脾胃,养回来
很多人都说感觉自己的脾胃已经在这几个月轮番进补中吃伤了,总是没胃口,看见油腻的就想吐,总是肚子胀,口臭的让人退避三舍,还总是反酸,放臭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选择一些脾胃喜欢的食物来养一养了。
上面讲到身体喜欢高脂高热的食物储备能量,但是脾胃却喜欢平淡带有天然甘味的食物,这时候不光得注重疏泄,还得注重补养脾胃,注意是补养脾胃,不是身体,抛开那些高营养的大鱼大肉,滋补品,选择一些具有“土气”的食物,脾胃会更舒服。
四季有时,每个时令都有时令之物,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冬天是根类食物当造之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道:“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到了冬天,食物的精华也收归到根部的种子里。它温热补益,富含营养,可以为身体提供能量,增强机体御寒能力,而且又不过燥,不易上火。
“根”类食物指的是藕、萝卜、山药、薯类、茯苓等,既能当蔬菜,也能当主食,体积大热量小,如果不知道如何用这些时候,养好脾胃,可以试试这个食谱,根据古人流传下来的宫廷养生方子进行改良的,用的不光有根系食材,还有一些健脾养胃的食材。
是明代御医陈实功为脾胃虚弱的皇子所创,原始的配料为八种,山药、薏米、茯苓、莲子、芡实、麦芽、白扁豆、党参。后来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也把它当做养胃的御膳糕点。
看似简单的一块糕,里面的食材搭配大有讲究,其中山药、莲子、白扁豆都是滋补脾阴的;茯苓和薏米祛湿;芡实是收敛的,党参是温阳。故而这么一个糕中有阴有阳,有升有降,平和有偏,怪不得有人说,八珍糕是千年养生健脾的糕。
这个糕点做起来不难,只需在配料上花一点时间,把党参5g,茯苓50g,薏仁50g,莲子50g,淮山药50g,白扁豆50g,芡实50g都打成细粉。加入粳米粉100g,糯米粉100g,白糖若干,之后搅拌均匀,倒入适量的温水和面,揉成团后,用模具印出喜欢的花型,之后上锅蒸熟即可。
若是懒得搭配,也可以试试这款改良的古方八珍糕,更适合现代国人的脾胃,增加了上面所说的鸡内金,而且很多人进补过度,脾胃内的环境都是污浊的,湿热痰堵,很复杂,里面的茯苓、薏米、砂仁、莲子,都是健脾祛湿的,莲子醒脾,薏米、茯苓、砂仁祛湿化湿,薏米主降浊,茯苓主祛湿,砂仁主温散,这四者搭配,无论什么样的湿浊都能给化开,温散出去。
麦芽山楂都是行气开郁的,山药健脾益气,把我们把虚弱的脾气给补上去。这款八珍糕有补有通,有升有降,平和不偏,用山药去补,用茯苓去疏通;用莲子去补,用山楂疏通;用麦芽去补,用鸡内金疏通。薏米微寒,有砂仁的温和之性去化解,使整体达到平衡,补而不腻,补中有疏。
所有的食材没有经过深加工,只是用了机器打粉,为的口感更好粉质更细,后面皆为手工制作,从混合揉面到烘焙,全程都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制作,低温烘焙,保证食物中的营养不流失,真正把土气补进脾胃中,浓郁的麦香蛋香混着各种果实的味道,口感十分丰富。
而且不含蔗糖,低糖低脂,即使是不能吃甜的朋友也能放心食用。吃上去有种酥酥的口感,不噎得慌,也不黏牙,很多老年人担心牙齿状态不好吃不动,其实这个糕点嚼着咬着都不费劲,若是牙齿松动的厉害,我们还可以就着牛奶或是水吃,更加软糯。
咱们冬季总是想吃高热量食物的朋友注意啦,在吃的同时也要注意疏泄哦,有补有疏,进补才能达到我们想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