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黄石“眼馋”的浠水散花

2019-09-04   大黄石圈

浠水县散花镇历史悠久,旧名散花营。相传三国名将周瑜大破曹操于赤壁之后,途经此地“犒赏三军,祝酒散花”而得名。

散花于1984年2月建镇,位于长江中游北岸,与工业重镇黄石市隔江相望,直线距离不足一公里。黄石长江大桥、鄂东长江大桥两桥相连,浠散公路、江北公路与黄黄高速及规划中的阿深高速公路在散花交会,区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利。

本月19日,《浠水散花跨江合作示范区总体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获湖北省政府批准。散花跨江合作示范区地势平坦,属于长江流域典型的平原地区,有90%的面积地表高程在50米以下,适宜城市建设的后备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在政策的推动下,在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的大背景下,散花无疑将是鄂东升起的又一经济“新星”。

叫黄石“眼馋”的散花

散花镇位于浠水县南部,东与浠水县中心城区依靠浠散路相连,西与黄石市中心城区隔长江相望。散花镇是一座安静的滨江小镇,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一望无尽的是万亩平原,万里长江流经此处拐了个弯,冲刷出肥沃的土壤和平坦的江滩。

“一江之隔、你中有我的特殊区域地位,让发展空间不足的黄石‘觊觎’散花已久。”散花受访群众及接近政府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黄石眼馋散花“宝地”,但相关部门的指导意见是,“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由浠水县与黄石市进行跨江联合开发试验区。”

跨江合作示范区位于散花镇的南部沿江区域,含黄石江北农场,是省级战略聚焦浠水的着力点,水陆交通优势明显,且生态环境优良,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黄石江北农场是黄石的一块飞地,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2004年更名为黄石港江北管理区,2010年湖北省正式批准设立黄石港省管工业园区,现有各类企业28家,规划定位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致力于科技、高效产业的集聚与发展。

黄石眼馋散花,散花不少居民也向往黄石。在散花和黄石民间,近十年一直在讨论:“黄石会‘收编’散花吗?”“浠水人是否愿意把散花划入黄石”。

散花当地的一种声音是,浠水的散花跟着黄冈发展,绝对没有跟着黄石有前途,散花相对黄冈而言并不是发展重点,但对黄石而言一定是发展的重点。

“散花好多本地的车主,上的都是黄石的牌照,好多人都在黄石买房工作,绝大部分散花桥头到散花街的行政村,几乎都有黄石亲戚,来往也密切。每天往返散花和黄石之间,已经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散花与黄石一江之隔,花两块钱坐19路公共汽车10分钟就到,自己骑摩托车或者电动车也很方便。”在散花土生土长的唐先生说。

唐先生告诉记者,1993年以前黄石钟楼的钟声,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村民,在江边干农活的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还能看到黄石那边的行人、车辆。

在散花上班的王先生则表示,不少散花人倒是很少去浠水,相比花10块钱35分钟到浠水县城,黄石购物的地方比浠水多,东西还便宜。黄石大大小小的医院好几个,医疗条件比浠水好。黄石二中等学校在吸引散花学生方面,也开出了减免学杂费等优惠条件。

同时,唐先生和王先生也都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黄石之所以“觊觎”散花,因为这是黄石市跨江发展的机遇。黄石是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综合实力居全省前列。散花跨江合作示范区与黄石隔江相望,两桥相连,具备实现无缝对接的基础条件,建设用地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业,是满足黄石跨江发展和浠水跨越发展的首选地。

大桥免费通行连通两地

但是,这些都改变不了两地一江之隔的现实。九江与黄梅小池,黄石与浠水散花的格局相似。目前,九江已与黄冈签订跨江跨区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建我国首个跨省“经济特区”。

对比九江,黄石、浠水跨江发展应该更容易,然而实施这个计划却是举步维艰,主要是遇到了大桥收费的梗阻。

2013年之前,两地来往的重要通道黄石长江大桥,对过往车辆均要收费:小轿车10元一次,甚至摩托车都要收费5元。以黄石江北管理区为例,其被黄石视为镶嵌在江北的一颗明珠,但经济发展一直举步维艰。2009年,湖北省政府批复江北管理区升级为省级的黄石港工业园区,可招商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有投资意向的客商都会问:黄石大桥何时取消收费?

招商引资工作因黄石长江大桥收费常常搁浅,园区内的企业也因大桥收费站制约着发展。黄石重型汽车配件制造厂生产用的钢材、板材、铸件等材料都是从黄石市内运过来,而有些部件工序如锻造、热处理则需要委托市内其他工厂加工。货物拉来拖去,每年运输成本比市内办厂要增加30多万元,其中有8万元就用在过桥费上。

据了解,黄石长江大桥建设时期的投资为5.5亿,至2012年已经收了17年的过桥费,累计收费已超过15亿元。

黄石、黄冈两市联手打造的鄂东滨江新区规划区域为150平方公里,有些投资者感叹,这座大桥收费站不撤掉,鄂东滨江新区建设步伐就快不起来。如同当年宜昌夷陵长江大桥收费制约宜昌发展一样。

该问题得到了黄石市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最终,为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黄石长江公路大桥自2013年2月9日零时起,对过往17座(含)以下中小型客车实行免费通行。

此后,更多的黄石高级人才和技工愿意驾车到散花上班、休闲,更多的散花人到黄石看电影、购物、置业。王先生在武汉上班,老家在浠水,“如今一来一回,可以节省20元过桥钱”。

链接

上世纪80年代,散花镇曾是“鄂东五小经济特区”之一,定位为小城镇建设和农业生产基地。

2005年黄石市在《关于黄石黄冈联合开发“江北地区”的建议》中提出:“在浠水县开发江北地区,黄石市与黄冈市联手建设跨越两市行政区域的‘黄黄联合开发区’”。

2008年浠水县顺应区域发展趋势,在散花镇规划了乡镇工业集中区,散花工业园属于浠水经济开发区(省级开发区)的一区两园之一。

2009年《中共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决定》中提出“先行选择黄石市与对岸的浠水县,按照市县协商、利益共享的原则进行跨江联合开发试点”,开始启动“黄石——浠水”跨江发展战略。

2012年4月,黄冈市与黄石市政府签订《跨江合作备忘录》。

2012年7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再次提出“开展跨区域联合开发试点,支持黄石、黄冈联合开发散花镇”。

来源:长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