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逃到陕西时,被半瞎老太骂了3句,为啥临走还赏她10吊铜钱?

2021-01-24   趣说历史观

原标题:慈禧逃到陕西时,被半瞎老太骂了3句,为啥临走还赏她10吊铜钱?

慈禧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女性掌权者,但和其他女性有不同的是,几乎没有人歌颂慈禧的手段与功绩,后人评说都是负面的。

慈禧进宫后,凭借着美貌与心机成功地为咸丰帝诞下了唯一的儿子,而她的身份自然船高水涨,在咸丰驾崩后,慈禧成为了两宫太后的主心骨,从此开启了垂帘听政的时代。当然,按照咸丰帝的遗旨,前朝也有辅政大臣,但慈禧给咸丰处理奏折这么久,早已体会到权力的快感,又岂会心甘情愿地受人摆布,将手中权力放出去呢?

经过一番周折,她发动政变,自1873年始对朝中大事都横插一脚。当然,后来皇帝长大了,也有自己的心思了,慈禧与皇帝又开始了自己的较量,但这种较量最终还是以慈禧的胜利告终。慈禧这个女人,耍心机弄手段倒是厉害,可在处理国家大事上又难得的糊涂,当然,她也许只是装糊涂,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巩固自己的统治,百姓的生死在她眼中根本不是大事。

只不过表面的安稳只是浮于表面,根基不稳的墙终有一天会被推到。外国打着北京城,慈禧对自己的身家性命还是很在乎的,仓促之间带着王公贵族外逃。由于出行较为匆忙,慈禧在外逃过程中可谓狠狠体会了一把流年不利。

民间流传着慈禧外逃时发生的一桩乐事。1900年,慈禧将李鸿章等大臣留在了北京,命令他们全权与列强谈判,而自己跑到了西安。依照古代的工具来看,西安与北京之间可谓是隔着艰难险阻,慈禧外逃之路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简单。

除了舟车劳顿之外,最令在场大臣们头疼的是粮食。因为他们并未带有多少干粮,而李莲英预判失误,认为周边有人烟,只要询问几句,就能筹集粮食。只不过,真实情况并非如此。慈禧要逃,周边的百姓同样也要逃,她们逃走时自然会想方设法将粮食带走,就算带不走的也要好好藏起来,哪里能放在明面上让别人来借呢?

八旗军可以少吃点,也能吃又干又硬的粮食,但慈禧太后对这些食物可不太感冒,一路上他们就去别人的菜园子里摘瓜搞菜,就是为了让慈禧吃得好一些。慈禧逃到了京城一百多里外的地方,周边荒无人烟,但李莲英等人还是抱着一丝期盼能在这村落中找到人。

果真,李莲英高兴地回来禀报说,他看到了一个半瞎老太太,但这老太太一点都不愿意卖东西给他。慈禧这时候突然变聪明了,告诉李莲英老太太从未见过银子,要他拿铜钱去。慈禧这次也跟着来到老太太家中了。

老太太接过铜板,骂他们“瓜皮”,李莲英假装听不懂。后来慈禧想要将老太太的粮食都熬成粥,老太太又骂她们“二锤子”,质问她们是不是想饿死自己。慈禧之前没来过西安,不懂其中意味,李莲英想了想还是放老太太一码,低声回答自己不懂其中意思。好不容易一桌食物弄出来了,慈禧太后饕餮大食,老太太一看,又骂了句“桑年滴很,桑年滴很。”慈禧也懒得再问,大手一挥,让李莲英赏她十吊钱。

慈禧还不知道自己被人接连骂了“傻子”“莽撞”和“吃相难看”,就大摇大摆地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