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昨天说到的《十日游戏》。
如果你关注内地影视市场,会发现最近又有一批新剧在跃跃欲试。
新面孔越来越多,老戏骨扎堆的却很少看到。
直到,昨天一不小心撞见了它——
三叉戟
Trident
巧的是,除了这部剧,还有部同名电影也打算在年内上映。
不过主角换成了姜武、郭涛、黄志忠。
而剧版,则是国剧里的老面孔——
陈建斌、董勇、郝平。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甭管剧版还是电影版,这六位老男人各自组队,基本上就坐稳了开局。
电视剧的豆瓣评分虽然还没开,但昨天看了个开头,毒药君觉得节奏还可以。
除了三位大男主,陶红和胡可的加入,也算是给剧集的质量来了针强心剂。
很久没出来演戏的陶红,再见面时变化比较大,差点儿没认出来。
想当年,人家也是步惊云的女人呢。
玩笑归玩笑,说真的,这么多有演技的人扎堆,刚接触到的时候还挺期待的。
从目前的故事走势来看,剧版也不像是在划水,讲得还算扎实。
看过前几集的观众,对剧集的整体印象还不错。
当然,说到底毕竟是国剧,瑕疵不可能没有,这个一会儿放后面来说。
先来认识下故事中的三叉戟。
老崔,外号大背头,为人耿直,脑子比较灵活,算是三叉戟里刑侦能力最强的一个人。
老徐,绰号大棍子,性格直爽,喜欢冲锋陷阵,就是脾气有点儿燥,一点就着,但骨子里其实特仗义。
老潘,江湖人称大喷子。
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以为他是个键盘侠,其实这位是三个人里情商最高的。
为什么要分别把他们年轻时和中年时的形象放一块呢?
这得从故事里的两条故事线说起。
先来说说上世纪90年代这条线。
一开头,老崔就带着一个陌生人来到一个秘密据点进行交易。
面儿上看,似乎是在走私电子产品。
但其实,是在走私毒品。
本来交易看上去应该进行得顺风顺水。
但贩毒的老板娘忽然接到内线告密,得知了老崔身份。
于是瞬间变脸,招呼和老崔一道过来的陌生人,掏出一把枪指着对方。
正当陌生人犹豫不决的时候,老板娘又掏出一把枪道:
要么干掉条子,要么我干掉你,自己选。
老崔也聪明,趁着敌人精力分散的时候,愣是找机会脱了身。
无奈背后杀出个程咬金,令自己再度深陷险境。
正当场面再度紧张起来的时候,画面却忽然一转,来到了另一条故事线。
也就是多年后已经人到中年的阶段。
这时的老崔,早也不再像年轻时那么风光。
不但剃了头了短发,而且因为年纪的关系,还被调到了警务系统的后勤部门。
整天没事儿帮同事修修东西,喝喝枸杞,俨然一副老干部形象。
悲催的是,他只是看起来像,实际上什么职称都没混上。
他旁边儿这位老夏,虽然不是三叉戟的一分子,但当年也是和哥儿仨风光过一阵的人物。
虽然老夏一直都是负责扫尾工作,但正因为有他的帮忙,三叉戟才能在前线专心办案。
也因此,老夏才有了个“大撒把”的昵称。
长期合作,让四大金刚当年的交情甚好,可以算得上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
然而来到中年这条线,通过老夏和老崔的一段对话可以得知,哥儿几个的关系起了变化。
主要矛盾是大背头老崔和大棍子老徐,二人之间因为某事结怨,到现在都互相不搭理对方。
此时恰逢老夏退休,他心生一计,决心攒个局,邀三个弟兄重新聚一聚,重归于好。
尽管老崔心里一百个不愿意,老夏还是要求他必须到场。
好不容易凑出来来一个兄弟团聚的局,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同一天,正当缉毒部门的同事给老夏开欢送会时,部里临时接到举报,称在一处宾馆发现两名毒犯。
出警时,老夏为了履行“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职责,提议让同事捎上自个儿。
按照规定,本来退休的同志不用出勤任务的。
但同事心软,看到老夏这么积极,还是带上了他。
活儿倒是简单,开车就行。
然而到现场分派任务时出了状况。
原本负责抓捕任务的小伙儿肚子出了状况,只能被迫留下来盯梢。
看小伙儿憋着难受,向来宽厚的老夏当然是放小年轻赶紧解决问题,自己临时顶替盯梢的岗。
然而另一边,抓捕那边也出了问题。
原来毒犯不止一伙,另一个房间还有一批人。
当隔壁在进行抓捕时,旁边的毒犯早已闻风而逃。
恰巧,这一幕被楼下盯梢的老夏给撞见了。
老胳膊老腿的夏警官,拼了老命追剩余逃犯。
不料,最终还是敌不过年龄差距,倒在了歹徒刀下。
这下好了,酒局好不容易凑成了,但凑局的人却撒手人寰,真成了“撒把”。
等到三叉戟再聚首,已经是在老夏的追悼会上。
但即便如此,老崔和老徐内心的坎儿还是没过去。
以至于,即便三人最终还是买老夏面子赴了约,可见面依旧不吱声儿。
连夹中间的老潘都嫌膈应。
从后面的剧情可以看到,让老崔和老徐撕破脸的根由,恰好就源自90年代发生的那起意外。
当时和老崔一同前去交易的陌生人,实际上正是老徐的线人。
这个线人虽然有过案底,但和老徐也算有交情。
透过这个线人在江湖上的情报,老徐曾破过不少大案。
后来的危急时刻为了保老崔,老徐才不得不干掉被胁迫开枪的线人。
而这件事,让重义气的老徐一直如鲠在怀。
线人死后,他至此一蹶不振,慢慢从刑警队副队长,沦落为如今的派出所巡警。
他和老崔的关系,也因为这件往事彻底闹翻。
兄弟二人反目成仇的动机,通过一前一后两条故事线,至此浮出水面。
酒桌上,心直口快的老徐再也绷不住,率先发难。
老崔承认了当年的错误,但也同时反将了老徐一军。
酒桌上原本死气沉沉的气氛,在两位老戏骨的带领下,瞬间剑拔弩张。
可以说,非常有观赏性。
什么叫真正意义上的表演,看这场戏就对了。
无论是情绪的层次处理还是台词的拿捏上,火候都相当到位。
尽管因为口角两人差点儿打起来,但到底是曾经并肩作战过的兄弟。
期间的一段插曲,瞬间化解了这种紧张氛围。
混混上门挑事儿,让曾经反目的兄弟再次联手摆平恶势力。
三人痛扁小混混那一幕,颇有老炮儿风范。
从整体上来看,《三叉戟》前期的故事重心主要放在兄弟和解的主题上。
只用两集就将矛盾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也算干净利落。
加上老演员们的扎实演出,和吕铮亲自参与编剧,都让这部剧在真实性上都足够具备信服力。
如果你不知道吕铮是谁,这么说吧,人家是一位从警20年的警察,曾担任公安部猎狐缉捕队队员。
前段时间热播的《猎狐》,就改编自他的小说。
虽然在办案和抓捕的环节上,《三叉戟》做得很考究,甚至被全国警察蜀黍点赞。
但这不代表它做得天衣无缝。
如之前所说,有瑕疵。
目前看到比较明显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不合时宜的“幽默”。
老夏死了,按理说是一挺悲的事儿。
但编剧在处理这场戏的时候,为了不把调子搞得太悲情,居然安排了三叉戟借故旁听逃犯信息的段落。
要知道,警察的案情分析会是涉密的。
虽然三叉戟也是警务系统的一分子,但毕竟不是相关办案人员。
无论从警务级别还是三人所处的部门身份来看,这种见缝插针的举动都是不合适且不专业的。
虽然他们的初衷是为了兄弟,但行为导向的结果,却幼稚得背离现实。
其次,部分桥段的后期重新配音带来的严重间离感。
这个事儿毒药君其实一直比较反感。
重配如果能合上嘴型倒也无所谓。
但为了过审,将部分台词重新利用后期“科学化处理”,不但破坏了人物本身的形象特质,还特别影响观看体验。
这就好比你看一部电影,本来很正常的一场情欲戏,却被强行打上马赛克一个道理。
更何况,“你TMD”和“从哪儿钻出几个老东西”,哪个更能代表小混混的语气,相信不用我多说都应该知道。
再有,剧本在细节的处理上也欠推敲。
剧中有一幕老崔被精神病拿锥子威胁的桥段,当时还没原谅老崔的老徐,曾数次刺激对方干掉老崔。
虽然这个举动的初衷是用声东击西让对方放下戒备。
但在一个精神病患面前玩这一套,要么是老崔命大胆肥,要么就是老徐真的缺心眼儿,不拿犯事人员的病当病看。
当然,不计较这些细节,只看表演和故事的大致框架,剧版的《三叉戟》依旧是合格的。
至于能不能给你带来惊喜,那就得另说了。
书名:《爱情悬案旅行记》
作者:七根胡
关键词:刑侦 悬疑
简介:每次旅行都是一个案发现场;而每个案件背后,都有一个让人惋惜的故事
有版权合作意向者欢迎来电垂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E9SfnIBiuFnsJQVoA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