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日本关西中部的冈山县,坐拥濑户内海大小合计约90个岛屿,自然风景优美,气候温暖,拥有“晴天王国”之美誉。其东北部的美作市因为“美作三汤”,是日本有名的温泉乡。
距离美作市约半小时车程的上山地区地形崎岖,在奈良时代,是由8300块梯田组成的。随着农村人口锐减,梯田渐渐荒芜,杂草丛生,至1980年前后,昔日的面影已毫无踪迹可寻。
2010年,非营利组织英田上山梯田团的成员西口和雄带头,搬进了山里。至2015年年末,这里住进了7户共14人,梯田恢复到1600块,而这些都是这些人拿着犁头一点点挖出来的。
这里和你想象中的农村可能有点不一样:
山上开着咖啡和诊所,狭窄的山路上,轻型汽车和赛格威来回奔忙。
而西口等人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要在山上实现自供电力,并且更进一步地完善交通设施,将上山地区建成类似公社的“独立型村落”。
这一打算的背后还有另一个缘由:由于区县人口稀疏、高龄化严重,日本地方自治体为缩小交通、医疗、福利等服务范围,提高行政效率,渐渐将山区人口向都市集中,公共交通、自来水等基础设施也将逐步停止使用。
对于那些在农村里住了一辈子的老人而言,这一决策无异于晴天霹雳。他们离不开土地,但留下来如何生活又成为一个重大的议题。
2007年,西口和雄的父亲退休后住进了上山地区的山里,他于是时常带着朋友从大阪驱车来到2小时车程外的上山地区,帮着父亲在山上割草、开垦荒地。
盛夏里顶着毒辣的日头除草是繁重的体力活,却让在都市出生、长大的西口和雄感受到与大自然亲近的喜悦。得知这里从前是8300块梯田所在地后,41岁的他决心要让这里恢复从前的模样。
西口和雄1966年出生于大阪,做过建筑承包商。因为有志于林业,他辞职单干,在大阪市里开了一家名叫“无心庵”的酒吧,集结了一大批热衷于此道的“绿林”好汉。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田上山梯田团于2007年成立。到目前为止,这个非营利组织包括西口和雄在内共有10名成员,自2009年开始,正式开始了复兴梯田的活动。
他们点起山火,焚烧野草
驾着耕牛犁地
用锄头和钉耙一陇陇除草、翻土
直到山坡上渐渐显出了沟壑
远远望去,
就像是上帝在群山之间勾勒的即兴画作。
到2015年,上山梯田恢复到了1600块,
面积达100平方公顷。
时隔四分之一个世纪,
哗哗的水声再次响彻田间。
而回到2008年,极目四望,
这里还是一片鸟不拉屎的荒山野岭,
草长得比人还要高出许多
如今,从外地移住进山里的有7户共14人,他们中有采摘草药的,有电工,也有皮革匠人。这些人靠本职工作赚钱,同时又把不亚于本职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梯田中。当地人称这支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队伍为“机动部队”,他们中的一部分包括——
年龄最大的西口和雄
水柿大地,2010年从大学退学,
加入志愿者组织来到上山地区。
2012年决定留在山上生活并发起“大家的孙子”项目,
帮助高龄老人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梅谷真慈,2005年进入冈山县某大学学习,
研究生时期专攻环境学,
毕业后加入志愿者组织,
致力于运用所学知识,
构建“现代农民”的工作方式。
田中文夫,原为广告创意策划,
共同创始人,主要负责媒介工作。
松原彻郎,1971年出生,
从事关西自然环境调查工作约15年,
立志通过农耕和林业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存,
遂下定决心移居上山梯田。
特长是发掘山地资源,搞活当地经济。
白子爱也,1976年出生于和歌山县,
2014年移住上山集乐,致力于民居改造。
他们在山上开起了诊所,
帮助当地农民改建老宅子:
加固房屋,修整围炉,
原本岌岌可危的木头建筑现在看起来温馨舒适,
把掩映在疯长的竹林中的老房子
改建成了咖啡馆“一叶庵”,
农民们干活儿累了也能前去歇歇脚,提提神。
在英田上山梯田团的努力下,
梯田里种出的稻米成为当地颇受欢迎的土特产,
当地的一些传统节日也得到恢复,
如盛夏时的盂兰盆节放灯,
还有绝迹8年的盆踊,
让居住在这里的老年人
又重新找回了属于夏天的快乐。
2013年10月,该组织发起了一场
规模宏大的“千人踢踏舞”,
一级级梯田上撑起了几百把伞,
伞背上绽放着无数张笑脸,
由儿童、学生、成年人以及当地老年人
组成的团队在梯田上唱歌跳舞,
以天为幕布,地为舞台,
掀起了一场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狂欢。
此后,“千人踢踏舞”每年举办一届,
每届都有不同的主题。
2014年的主题是交响乐:
伴随着欢快的音乐,
人们舞得格外酣畅淋漓:
而2015年以回收再生材料制作的乐器为主题:
在充满野性的音乐和舞蹈里,
人们尽情地体验着“回归”:
据说,即将到来的2016年“千人踢踏舞”
将以森林·寺庙·海洋为主题。
2014年,英田上山梯田团的付出
得到了日本教科文组织的认可,
登上未来遗产名录。
许多名人纷纷来到上山地区参观、体验农村生活,
年轻的志愿者也加入了插秧的行列:
上山梯田也因此获得了“上山集乐”的称呼——“集乐”与“集落”(村落)谐音,却多了一层轻松、愉快的意思。英田上山梯田团的行动目标也因此更为明确,那就是为老年人提供另一种老去的方式,而这也使得“集乐”这一称呼实至名归。
不过,上山梯田陡峭的地形对于年迈的老人来说并不轻松。当地人常常听到80多岁的老人开车慢悠悠地在山路上盘旋,因为耳朵背,不得不一路按着喇叭上山。听起来虽然刺耳,但住在山上的人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于老人而言,夺去他的代步工具和剥夺他的自由没什么两样。
考虑到这一点,英田上山梯田团又想出了另一个招:引入小型汽车,因为危险性低,既方便当地老人,又可供外来游客体验试乘。
“上山集乐”离理想中的样子越来越近,而西口说,他觉得这不仅是他自己的未来,也是日本农村的未来。
注:图文素材源于网络,由最美农庄编辑整理,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公众号平台:最美农庄(ID:Farm_plan)
商务合作:17813279513(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