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问政平台询问龙跃苑东五区南侧(黄平路南侧)突然树立了巨高的高压塔,请问这是什么用途?是长期还是临时?是否有环评?这么高的高压塔是多少万伏?
问题回复
网友您好,经核实了解,您反映的位置为霍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程范围内,该高压塔位于龙跃苑东五区南侧,为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高压线临时迁改工程,因涉及霍营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工程建设,需要对现状高压线进行临时迁改,该工程由设计单位依据相关规范设计,并取得环评批复、近电施工许可等批复。此高压线塔,将随着工程实施进展情况进行高压线入地处理。
目前高压线永久入地工程正在由京投霍营枢纽公司走工程的前期手续。霍营枢纽是我市批复的第一批轨道微中心,是市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融合的重要节点,也是激发回天地区活力的重要示范项目,该项目被列为“北京市重点工程”。
市民关心的“工程公示、高压线正式线入地”等相关问题街道工作人员已向该工程建设单位京投霍营枢纽公司进行反馈,由京投霍营枢纽公司向市民介绍迁改方案。
感谢您对城市建设治理问题的持续关注,希望您能继续参与辖区建设,为建设宜居、幸福的家园环境提供更多的宝贵意见。
从最新回复来看,位于龙跃苑东五区南侧树立的高压塔,为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高压线临时迁改工程,此高压线塔,将随着工程实施进展情况进行高压线入地处理。目前此工程正在走前期手续。
网友询问的该高压线塔
龙跃苑东五区南侧
图片来源:热心网友投稿
以前也对霍营枢纽项目做过相关报道
一起来回顾一下详情吧!
霍营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综合利用工程开工建设
去年12月,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昌平分局助力霍营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综合利用工程开工建设。
霍营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综合利用工程(以下简称霍营枢纽项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回天地区南部,用地北邻黄平路,东邻林萃路,南临规划中的黄土店南路。
霍营枢纽项目是北京市首个市郊铁路微中心项目,是市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两网融合的重要节点。霍营枢纽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和地铁8号线、地铁13B线换乘,将进一步推动提高集散转换效率,助力构建功能清晰的客运枢纽体系。
为推进霍营枢纽项目开工建设,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昌平分局向前一步,协助建设单位完善施工暂设临时建筑建设方案,快速办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助力项目主体工程早日开工建设。
项目效果图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是北京市首个市郊铁路微中心试点,通过规划、设计、立项、建设等全流程一体化,探索市郊铁路站点与周边用地一体化综合开发实施路径。
13号线、市郊铁路可实现同台换乘
预留一体化综合利用空间
霍营枢纽项目一体化用地范围约16公顷,建筑规模约7.6万平方米,含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和一体化综合利用预留工程两部分,其中:
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含市郊铁路东北环线车站、地铁8号线和13B线车站、公交场站、公共空间等内容。
一体化综合利用预留工程含公共服务设施、便民服务设施、配套停车场和设备用房等内容。
配建连接周边地块的3条交通连廊。
霍营枢纽建成后,可实现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和地铁8号线、地铁13B线换乘,将进一步推动提高集散转换效率,助力构建功能清晰的客运枢纽体系,具体来说:
换乘效率大幅提升
市郊铁路与地铁换乘距离大幅缩短,市郊铁路东北环线与地铁13B线可实现同台换乘;
公交、小汽车接驳顺畅
公交接驳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部分实现“零距离”接驳。小汽车上落客区域主要设置在地块内部和黄土店路、黄土店南路等。公交、小汽车流线设置均与外部交通流线充分融合,避免影响交通组织、造成拥堵;
慢行交通安全高效
坚持“绿色优先、人车分流”,构建各层功能清晰的立体交通组织系统,实现人车立体分层。地上二层平台和地下一层均服务人行交通需求,其中地上二层慢行平台通过高架平台向四周延伸,跨越城市干道、轨道线路等屏障,织补区域步行系统。同时,结合出入口和预测客流,分散设置9处自行车停车区。
创新机制
试点市郊铁路一体化开发新路径
霍营枢纽借鉴副中心站枢纽经验,统一实施主体,整体推动霍营综合交通枢纽与周边用地一体化综合利用预留工程建设,有效推动综合交通枢纽与周边用地一体化衔接,实现交通功能与商业办公、公共服务功能高效耦合,鲜明体现3个“一体化”:
一体化规划
综合交通枢纽与周边用地一体化规划,同步确定建设方案,确保方案统筹衔接。
一体化建设
落实“站城融合”理念,周边用地与霍营枢纽不可分割的预留工程随霍营枢纽一体化建设,确保霍营枢纽主体工程建成后,高效衔接、接续开展未来综合开发建设。
一体化运营
未来,市郊铁路、地铁、公交由专业公司运营管理,综合交通枢纽公共空间可整体委托综合开发主体统一运营管理,以经营所得有效反哺运营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将落实“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理念,建设智慧枢纽、绿色枢纽。通过结合乘客需求精准提供信息查询、微导航、运力供给、应急处置等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和综合效益,推动打造智慧城市节点。注重生态环保技术应用,通过光伏等新能源方式,实现能源综合利用。
打造首个市郊铁路微中心试点
缝合城市空间、带动区域发展
进一步打造市郊铁路东北环线重要节点
项目近期可实现市郊铁路东北环线、地铁8号线、地铁13B线等3条轨道交通线路接驳换乘,并围绕轨道交通统筹公交车、自行车等多种出行方式,打造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增补接驳设施、提高接驳能力,优化走行流线、提高换乘效率,推动区域交通出行能力整体提升。
进一步打造北京市首个市郊铁路微中心试点
项目落实“轨道引领城市发展”理念,统一实施主体,通过规划、设计、立项、建设等全流程一体化,有效推动综合交通枢纽与周边用地一体化衔接,实现交通功能与商业办公、公共服务功能高效耦合。围绕综合交通枢纽,市级加强规划引领、统筹协调,区级配置土地资源、建设指标,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带动微中心落地,以微中心收益反哺综合交通枢纽成本,建立收益共享、成本共担的合作机制,充分调动市区两级积极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进一步打造回天地区重要功能节点
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契机,盘活城市建成区低效用地,通过优化交通功能引导多元复合的城市功能集聚,推动区域城市更新,从交通出行、服务功能、景观形象等多维度缝合城市空间,打造活力中心。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昌平圈视频号,欢迎关注~
长按下方二维码
安装“北京昌平”掌上服务APP轻松畅享一站式本地服务
微信订阅号:bjcpquan
小圈圈微信号:CPQXQQ
小圈圈QQ号:3257200278
圈友QQ群:546130342
昌平圈广告投放热线:010-69711096
内容来源: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昌平邻友圈、发展北京、回龙观社区网
长按关注
公众号名称:昌平圈
京北最大生活圈
长按二维码关注哦!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