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干部心理韧性提升

2024-10-10     新华日报

虞志洪

新时代新征程,干部的心理韧性是其成功应对挑战、保持决策清晰、带领团队向前发展的关键素质。“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认为通过培养积极情绪、构建积极人格特质和创造积极环境,可以有效提升个体心理韧性。

供给积极情绪,培养积极心态

积极心理学领域,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个体获得主观幸福感的核心途径。因此,通过强化干部个体的幸福体验,能够有效实现其心理韧性提升的目标。

鼓励正面思考。正面思考是一种自我认知策略,要求个体以积极的角度思考问题、应对挑战,从而获得积极情绪体验。例如,干部可将解决工作难题的过程视作学习成长的过程,这种认知重构可以帮助领导干部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参与积极实践。通过户外拓展等活动,增强团队合作和信任,强化干部积极情绪体验;组织文化活动,丰富干部精神生活;定期组织感恩分享会,让干部表达对同事、家人或社会的感激之情,增强人际关系的积极互动;通过干部队伍团建活动,共同构建组织的未来愿景,激发干部的希望感和归属感。

学习压力管理,强化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强调通过培育积极的人格特质激发个体内在潜能,促使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在应对挑战时展现出更好的适应性和韧性。

加强自我人格认知。干部可通过自我反思与他人反馈,了解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模式,进而明确自己的行为如何影响他人,以及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同时,干部可以借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各种心理测评工具,深入了解自身性格特点、价值观等内在因素,从而加强自我人格认知。

掌握压力管理技巧。提供正念冥想培训,帮助干部学会在日常工作中保持专注和放松,减少压力和焦虑;教授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技巧,帮助干部在紧张的工作中快速恢复平静;鼓励干部在业余时间参与瑜伽等运动,以促进身心放松和平衡。

构建支持系统,创造积极环境

积极心理学主张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以强化个体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体验。因此,应在干部家庭与工作场所营造积极的氛围,促进干部个体积极心理的形成。

环境支持。家庭是干部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来源。通过提供家庭咨询服务、家庭活动和家庭福利政策,帮助干部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单位应定期组织团队拓展训练、团队合作项目和定期团队会议,促进干部之间的相互了解,形成积极的工作氛围。

专业支持。以多元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干部识别焦虑、抑郁和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组建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团队,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及时为干部提供心理援助。

(作者单位:中共青田县委党校)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9a1c337f83740897b2f6c5702b1be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