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名字带着“瘤”但其实我很“温柔”

2024-10-27   西安新闻网

“我的体检报告出了肝血管瘤!是瘤啊,要不要赶紧手术?”经常有患者体检时在超声诊断书上发现自己有“肝血管瘤”,看着明晃晃的“瘤”字,大多数人不免害怕。这时候医生都会为肝血管瘤正名:虽然我的名字里带着“瘤”,但别怕,我其实很“温柔”。

临床上自发性破裂出血较为少见

10月27日,陕西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医生李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发病率约为0.4%~20%,特别在女性及接受雌激素和孕激素治疗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绝大多数肝血管瘤被发现时都较小,患者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并且在随访时也未见迅速生长,转变为恶性肿瘤者更是罕见。”李晖说。

“好好的,怎么就患上这病了呢?”对这类疑问,李晖回答说,肝血管瘤确切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的肝血管瘤的发生是先天性肝末梢血管畸形所致。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肝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肝血管瘤。也有一种激素刺激学说,认为女性激素是肝血管瘤的一种致病因素。女性处于青春期、妊娠期、口服避孕药等特殊时段,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加快。同时也有人认为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肝组织局部坏死后血管扩张形成空泡状,其周围血管充血扩张。肝内区域性血循环停滞,致使血管形成海绵状扩张。

有患者担心肝血管瘤破裂。对此,李晖表示,肝海绵状血管瘤多数发展缓慢,临床上常无症状。部分患者因肝血管瘤较大,可能出现上腹部膨胀感肝区疼痛、恶心、消瘦等非特异性临床症状。目前认为,肝血管瘤并没有那么“脆弱”,临床上自发性破裂出血也较为少见。但肝血管瘤一旦破裂出血,是非常危险的,需紧急抢救。

瘤体小于5厘米一般不需要手术

既然这样,发现肝血管瘤要不要手术呢?李晖解释,作为良性肿瘤,肝血管瘤手术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瘤体小于5厘米一般不需手术,对大多数确诊而无症状的病例可仅予随访而无需治疗。

有临床症状的肝血管瘤,如腹痛、邻近器官受压、血小板异常消耗;肝血管瘤生长速度明显;瘤体直径5—10厘米,发生在肝周边、带蒂生长、复杂危险部位,或瘤体大于10厘米,考虑手术。青年女性的巨大肝血管瘤也可以考虑积极手术。因为肝血管瘤有在妊娠期瘤体生长增大加快的特点,并且在分娩时有破裂大出血的危险。

另外,从事剧烈运动职业的人士或运动爱好者,可能招致肝外伤的巨大肝血管瘤者,可考虑手术切除。一般情况下手术完全切除后不再复发。

李晖提醒,一般情况下,遇上肝血管瘤无需谈“瘤”色变、讳疾忌医,应定期复查,观察肿瘤变化情况,同时,需要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尽量减少右上腹受到巨大外力冲击导致血管瘤破裂出血的风险。另外,清淡饮食,规律治疗肝炎,戒烟忌酒,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保持良好的肝脏功能。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