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第一!“防猝死套餐”火了!靠谱吗?医生这样说

2023-09-13   生活日报

原标题:热搜第一!“防猝死套餐”火了!靠谱吗?医生这样说

你听过“防猝死套餐”吗?

这个话题最近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网上流传的“防猝死套餐”

有各种版本

但都大同小异

韩国人风行的“防猝死套餐”是

鱼油+VD+VB族+镁

网友表示“每次吃了之后精力就很好”

网红蔡千嬅也分享了

她的“防猝死套餐”:

辅酶Q10+鱼油+综合维生素每天吃

益生菌和胶原蛋白偶尔吃

但是

“防猝死套餐”真的科学吗?

浙大二院药剂科周权主任药师表示,保健品和药品还是有明显区别的,保健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疗作用,没有经历过像药品那样严格的临床试验。若身体有明显症状应去医院就诊,而不是指望通过服用保健品有所改善。

当下,年轻人一股脑儿地推崇“防猝死套餐”,很显然对于保健品的正确服用存在一定的错误认知。保健品究竟在什么情况下适合服用呢?周权对此表示,这需要咨询专业人士,经过综合评估后,方可使用。

图片来自微博网友

过度服用保健品有什么副作用?周权提到,保健品摄入的量很关键,比如过度摄入维生素D会引起中毒,过度摄入维生素E会有血栓的风险,服用鱼油可能会影响其他同时服用的西药疗效。周权强调:“一定要合理评估保健品的剂量后再摄入。”

服用保健品本身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状态更好,通过均衡饮食、注意休息、科学适当补充保健品可以达成这一目的。周权表示,服用保健品一定要确保来源可靠、成分明确、服用方法科学,同时要注意在服用保健品期间出现的异常变化,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或咨询。

浙大二院急诊科卢骁副主任医师也认为,所谓的“防猝死套餐”并不靠谱。“对于急诊科医生来说,如果你有熬夜、夜宵、酗酒、抽烟、不运动等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套餐里面必须加一个靠谱的急诊科医生,VIP套餐也救不了你。”

20多岁姑娘猝死

医生:猝死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卢骁说:“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如今发生猝死的人群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最近两个月里,我们在急诊中就遇到了五六例猝死病例,他们年纪都很轻,年龄集中在20多岁—40多岁。”

前两天就有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孩子,平时上班比较忙,生活节奏很快。发生猝死的前一天晚上,她熬了个通宵没睡觉,等到第二天早上才回宿舍睡觉。到了中午的时候,室友怎么叫她都没反应,这才发现她已经昏迷不醒了,赶紧拨打120电话把她送到医院急诊抢救。

之前还有一个40多岁的男子,也是上班族。当天晚上下班回到家,睡着后呼吸心跳停止。还有一些年轻人,晚上吃夜宵、熬夜刷手机到凌晨三四点,这样的不良生活习惯会大大增加猝死风险。

卢骁表示,预防猝死,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减少外源因素对心脏造成损伤,尽量避免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这比吃任何“防猝死套餐”都管用

其次是提醒大家,要注意心脏发出的危险信号。一旦出现持续性胸痛、胸闷、冷汗等,都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而在熬夜、过度疲劳后出现上述症状,更应提高警惕不少年轻人仗着年纪轻身体好,即便出现早期不适症状,也会觉得无关紧要、忍一忍就过去了,从而错过急救的最佳时机。

他提醒,胸骨后靠正中或偏左侧的位置,如果持续出现闷痛感,这是心脏发出的危险信号。此外,也有一部分人会出现左臂内侧或左侧肩膀的牵拉痛。当出现这些危险信号时千万不能大意,应及时将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救命药含在嘴里,并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青年人群猝死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常见原因有这些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松表示,构成猝死的因素多种多样,可能源于疾病也可能源于先天性原因,在人群中为个例,建议大众不要过于恐慌,应日常加强锻炼、均衡饮食、保证睡眠、减少熬夜,如感到过度疲倦,或观察到一些症状应该及时就医治疗。

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主治医师许超则表示,真正的“防猝死套餐”是,健康且规律的饮食(少吃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戒烟戒酒,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久坐,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长期情绪紧张、激动),不要过于劳累。

专家们的这些健康建议,也已经被很多研究证实。

2023年8月,来自北京安贞医院的宋现涛、邢浩然等发表在中国循环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青年人群猝死主要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其中常见的原因就有:

1. 过度劳累

2. 精神刺激

3. 饱餐

4. 饮酒

5. 大量吸烟

6. 寒冷

其中,长期慢性疲劳以及精神紧张处于应激状态,是无明确既往病史青年人猝死的重要诱因。

这套真正有效的“防猝死方法”

供大家参考

1. 别再熬夜

有些人白天干不完工作,夜里接着干。但熬夜的伤害往往是潜移默化、逐渐积累的,已经有太多熬夜猝死的悲剧发生,足以引起重视了!

2. 别吃太饱

过度饱食很伤“心”!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姜醒华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过多的食物,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会加重心脏负担。

3. 戒掉烟酒

很多人一边吃着降压药、降糖药,一边参加各种酒局、烟雾缭绕。实际上,在用药治疗的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

4. 别太劳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李峻岭2018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防癌不要过度劳累。很多癌症患者都特别劳累、工作压力很大,睡眠不好、熬夜,还有其他不良生活习惯,比如重度抽烟。

5. 别再久坐

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陈小兵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一动不动的生活方式带来了诸多的健康问题,是造成癌症、失能和死亡的一个主要潜在原因。远离久坐方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运动起来。

6. 遇事冷静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吴永健2015年在好大夫平台发文表示,很多心脏病发作是因为剧烈的情绪变动。比如暴跳如雷会造成血压变化,也导致体内各种有害物质快速增加,而引起心脏病发。

7. 减少抑郁

焦虑、压力大等不良情绪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是引发猝死的一种诱因。尤其是抑郁,它是心肌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8. 运动适量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李金花2020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表示,运动要量力而行,很多平时不参加锻炼的人,在长时间跑步之后,体内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脏负荷过大,就会容易发生心脏骤停,引起生命危险。

在运动中,如果突然出现胸闷、心跳过快、呼吸困难等症状,则不能再强行运动,要慢慢地放慢运动的步伐,继续往前慢走几分钟,缓冲一下再坐下休息。

这份“健康生活”指南

转发给你关心的人吧~

*点亮【在看】,转发关注~

来源:都市快报、厦门日报、健康时报

编辑:凌文秀

审校:韩作贞

监制:殷美玲

重磅!取消二环以内历下区、市中区区域购房限制!济南调整购房政策!

6天内第3次拍到!济南又现UFO

带伞!济南开启“多雨模式”!冷空气来袭,气温再降

精彩视频,欢迎关注“齐鲁晚报”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