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旧泽和喃呒苏之后,在广州河南崛起了"五虎将",他们是:卢权、陈陶、柴九、大眼、大妹。卢权就是后来"四大天王"之一的卢辉的父亲,是搭棚行业中杰出的棋手,开创了以五七炮致胜的局法。陈陶是商家子弟,以棋艺知名时还很年轻,但为人深沉冷静,喜行暗着,因此得到"滋阴陶"称号。柴九,真名已佚,阿九是他的排行,擅长使用车炮。至于大眼和大妹,都是浑名,真姓名不传,大妹身材瘦小,棋风彪悍。他们是早期的"河南五虎",没有遗局传世,即今卢辉也无从追忆他父亲卢权的对局。
当"河南五虎"称雄的时候,广州老城隍庙出现了以棋为业的冯泽。冯泽是广东新会人,曾操补鞋业,后以棋艺造诣日深,足以营生,即弃补鞋业而改为摆江湖棋档。冯泽身材短矮,脸容微黑,当时的江湖棋客生活困苦,收入很渺茫,夜里他蹲在油灯旁摆棋,昏暗中看似鸦片吸食者,棋人习称他做"烟屎泽",其实他从来不吸鸦片。冯泽擅长用"单提马",独创一种棋路,残局工力湛深,只要胜对方一卒之微,往往构成杀局。他用马极其灵活,有些棋客故意请他饶马,以为饶马后,他即无能为力,不料冯泽还擅长饶双马局,没有马仍一样雄悍。与冯泽齐名的李贵,或作李桂。李贵是广东四会人,与其弟李万(庆全)同业梳篦。他们兄弟都以棋艺知名,但李贵成名较早。他没有丢弃从业的手艺,只在业余到光孝等处作棋艺活动,次第击败了一般的对手,被称为"岭表棋王"。
雄视光孝寺棋国的李贵,不久即为一个棋坛杰出人物所代替。这人初试锋芒的时候约三十多岁,身材高大,近视眼,衣着整洁,不似市井中人。他初时只是到光孝寺的棋坛作壁上观,终于下场显示身手。一经对局,如同宝剑新发于硎,所向披靡,他执先惯用当头炮,两马连环,盘河而出,辅以横直车,这种开局,大刀阔斧,是堂堂正正的阵容,而且攻势凌厉异常。如执后手,他即用屏风马、巡河炮,守如金汤,而且反弹力很能强。他一登棋坛,便执光孝寺的牛耳。这人姓黄,名永高,又名永谦,字松轩,庆东南海捕属(八旗)人。排行第七,同乡多称他"阿七",一般棋人则称他为"旗下七"或"棋王七"。黄松轩出身于上层家庭,辛亥革命前后,家道中落,而他又不喜欢讲书,却十分爱好博弈。早年曾学买卖,但非其所长,而在博弈场中则操纵自如,无论象棋、猜枚、牌九或其他杂赌,他都纵横捭阖,具见雄才大略。据黄松轩的同乡说,黄的棋艺,得自清末解粮官戴良所传。这个所谓"解粮官",究竟是浑号还是职务名称,无从查考。
戴良起码是小官僚,喜欢附庸风雅,尤其耽于象棋,对《橘中秘》、《梅花谱》的研究,已经骊珠在握,同辈中没有敌手。戴良发现黄松轩的博弈才能,视他如子侄,尽将自己的棋艺传授给他,于是黄松轩以擅长中炮局而鸣于时。黄松轩自从在光孝寺崭露头角,名声渐播,李贵已成为他的手下败将,能够和他相撷抗的只有冯泽。冯泽固然棋艺不凡,残局尤其老到,但他长期过着江湖棋客生活,为穷困折磨,只求糊口,而没有一争雄长的壮志,每逢劲敌,即显得怯场,加上不习惯博弈较大赌注,因此,他对于黄松轩,总是退避三舍。
有些棋友愿意出赌注帮助冯泽,想他与黄松轩认真一决雌雄,但冯泽与黄松轩的对局,到底是负多胜少。这时"河南五虎"有的已经亡故,有的又因年老罢弈,只剩下陈陶,高下判然,不能与黄松轩争衡,广州的棋坛以黄松轩为盟生。1921年冬,广东高州年近九十的老棋王许容斋突然出击广州,专向黄松轩挑战。许容斋称霸高州已数十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听说广州有个黄松轩是棋坛风云人物,即在亲友陪同下,毅然前来,要和这个后生小子逐鹿棋国。黄松轩已知老将许容斋远征广州,向自己搦战,他不敢轻敌,先去找冯泽练兵。这时黄松轩风华正茂,锐不可挡,三数日间,与冯泽下了三局棋,都是冯先黄胜。
下面为三个对局之一。
布局提示:五九炮对屏风马
1.炮二平五,马8进7。
2.马二进三,卒3进1。
3.车一平二,车9平8。
4.马八进七,马2进3。
5.炮八平九,炮8进2。
6.兵三进一,象3进5。
7.车九进一,士4进5。
8.车九平四,车1平4。
9.车四进五,车4进6。
10.车四平三,车4平3。
11.车三进一,车3进1。
12.兵三进一,炮8进4。
13.兵三平二,炮8平1。
14.车二进一,炮1进1。
15.车二平九,炮1平4。
16.帅五平六,车3进2。
17.帅六进一,车8进4。
18.车三退三,马3进4。
19.车三平二,车8平7。
20.帅六平五,马4进5。
弈至20回合的局面
21.车九平八,马5进7。
22.炮九平三,车7进3。
23.车二平四,车7进1。
24.车四退三,车7进1。
25.帅五平六,车7退3。
26.车四进七,炮2平4。
27.车八进八,炮4退2。
28.车八退三,车7进2。
黑胜!
动态棋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