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或并非孩子的本意,而是身后有不靠谱的父母

2023-04-07   老张育儿

原标题:“啃老”,或并非孩子的本意,而是身后有不靠谱的父母

为人父母,谁不希望孩子健康,不希望孩子优秀呢?

可偏偏,有些孩子养着养着,就偏离了父母预期的轨道。

每每听到父母的哭诉,就很想回怼过去:

“掏心掏肺的把儿子养大,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结果却养出了白眼狼”

“小时候当公主养大,想着姑娘要富养,长大后真的养出了“公主””

此时此刻,一点都不心疼父母,甚至想给他们说一句:“活该”。

可能有人会说:父母都这么辛苦了,怎么还在背后说风凉话呢?一看都是没有当过父母的人,等将来你家孩子变成这样,看你还能不能说出“活该”两个字。

说真的:这样的事情,压根不会让他出现。因为“子不教,父之过”,孩子所以变成这样,都是父母当初种下的“因”,所以收获这样的“果”,也是必然。

相信每个人身边,都或多或少有“啃老族”或者“巨婴”。他们的父母拼命付出,外人都觉得有些心疼,可是自己的儿女却觉得理所当然。归根结底,只能用一句话形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那些长大后啃老的孩子,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父母一定很想知道:为何小时候特别聪明的孩子,长大后却一事无成,甚至成为人人都讨厌的“啃老族”呢。

问题的原因,还是出在教育方面,一切都是父母教育不当的原因。因为每个人生来都很单纯,他们未来成为怎样的人,都取决于从小受的教育,以及生长的环境,而这也是导致每个人性格不同的主要原因。

父母可能会说:小时候,都是尽心尽力的教育,为了让他们变得优秀,真的没少花心思。不否认,父母确实很爱孩子,确实在认真教育,可问题是:你的教育方式,真的对吗?

很多父母以为的“爱”,都是自以为是,他们用“爱”的方式压抑和限制孩子的成长。悲催的是,父母居然还不自知,没有意识到孩子啃老,都是教育失误导致的严重后果。

啃老的孩子,他们身后的父母也不“靠谱”

1、包办型父母

总觉得替孩子做所有事情,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爱”。殊不知,父母的“越界”和“包办”,让孩子失去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当别人在认真尝试,接受失败的锤炼时,自家孩子却在坐享父母的劳动成果。

试问:什么都没有经历过的孩子,他们凭什么拥有成功的人生呢?小时候听父母的意见,孩子连思考都不用,所以他们成长的只有年龄,并没有阅历和经验,以至于长大后还是习惯性依赖父母。

2、宠溺型父母

事事都以孩子为中心,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都摘下来送给他们。碰上如此宠溺的父母,不知道是幸运,还是可悲?怕是只有深陷其中的孩子才知道吧。父母无底线的宠溺,没有养出孩子的感恩,反而养出了他们的姿势。

人的内心,永远都不会满足,想要的只会越来越多。父母一而再的宠溺和付出,在孩子看来就是应该的,因为他从小就学会了享受。自私的心理,已经让孩子忘了人生需要奋斗。

3、反对型父母

对孩子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们身上。不管孩子提出怎样的想法,都会被父母各种反对,从来都没有听过表扬和鼓励的话。甚至,孩子进步的时候,也会被他们送一句“就那样,也不是很好”。

最初,或许孩子也想过反抗,想要慢慢证明自己。但后来他发现,不管自己怎么努力,永远都“逃”不出父母的手掌心。既然如此,那就破罐子破摔,事事都听父母的好了。

关于教育,送给父母的温馨小建议:

看来,孩子成为“啃老族”,父母有很大的“功劳”。所以趁着他们现在年幼,还有改正的机会,父母应该调整教育思路,别再用“爱”的方式去限制他们的成长。

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早早就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当然,这里所说的独立,是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属于他的责任和义务。最起码,自己能做的事情,父母一定不要去帮忙。

另外,要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当他们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不易,就不会成为“啃老族”,在坐享父母的劳动成果。至于如何培养感恩心理,其实只要父母做好榜样,孩子很快就能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