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居民爱存钱是出了名的。资料显示,2024年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了8.56万亿元。以全国14亿人口来计算,人均多存了约6114元。截至三月末,我国的人均存款已经达到10.84万元,接近11万元。不过,平均数并不是中位数,国内有60-80%的家庭要低于这个平均数。
那么,国内能一次性拿出40万的家庭,数量有多少?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国内存款超过50万的储户占比只有0.37%。以此类推,国内存款超过40万的储户占比很可能只有0.7-0.8%。也就是在1000万左右。对此,不少网友感到奇怪,为什么国内能一次性拿出40万的家庭,要远比人们想象中的要少呢?对此,我们认为有以下5大原因:
第一,国内社会的贫富差距较大
现在社会上贫富差距较大,少数家庭拥有大量财富,而多数家庭拥有财富并不多。据招行数据显示,国内有2%的家庭拥有80%的社会财富,另有98%的家庭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另据西南财大的数据,国内只有35%的家庭存款超过16.3万,这也意味着,65%的家庭存款还达不到16.3万。正是因为,社会贫富差距较大,所以能一次性拿出40万的家庭要远比想象中要少。
第二,居民收入偏少,生活支出较大
国内多数居民的月收入在3-6000元,月薪超过7000元以上,占比只有3%。而日常生活支出却很大,比如生活成本、子女教育、交际应酬、赡养老人等。在这种情况下,一年忙到头,也存不下多少钱。
就算夫妻俩人都去上班,每个月能省下3000元,一年能存下3.6万元,要想存款达到40万,也要10年以上。这期间不能失业、不能生病,家庭不能有任何变故。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实在太难了。
第三,老百姓每月还贷压力大
国内房价一直居高不下,即使在二三线城市买套90平米的商品房,至少也要150-200万。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家庭都要贷款买房。这不仅会掏光家里所有积蓄,还要欠下银行几十年的房贷,每月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要还房贷,真正可支配收入只够维持日常生活开销,像这样的家庭根本存不下钱来。
第四,居民存钱的意识大如前
过去很多人喜欢存钱,每个月总能省下一点钱,时间久了,就能积攒下一笔可观的存款。而现代年轻人,都喜欢过高品质的生活,并不会刻意去存钱。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月能保证收支平衡就不错了,要想存到40万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更关键的是,国内有近90%的90后都身背债务,人均负债达12.7万元。像这类人群,不要说存款达到40万,就是银行存款也几乎为零。
第五,一些投资者被套住了
很多家庭把钱拿出来用于投资房产、股票、P2P、基金等高收益品种,希望获得不错的投资回报。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房产、股票的投资者被套在高位,让他们一次性拿出40万,那除非是割肉退出。而投资P2P的家庭,基本上都血本无归,一次性拿出40万那是过去的事情了。而购买基金的基民去年平均亏损20-30%,除非他们认赔退出,否则也无法一次拿出40万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