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机密文件,想要警惕中国?错了!他们真正的对手,是美国

2024-01-13     科罗廖夫

原标题:欧盟机密文件,想要警惕中国?错了!他们真正的对手,是美国

欧盟出台新报告是在警惕中国?错了!他们真正要对付的是美国威胁。近些年来,欧盟无论是在俄乌冲突还是对华战略等方面,几乎都在与美国亦步亦趋。当然,美国在欧洲对俄打代理人战争,或者说和亚太挑起与中国的新冷战,不是为维护欧洲的安全和经济利益,而是出于维护自身全球霸权地位的考量,这一点似乎已经引起欧洲的警惕。

日前,欧盟出台旨在支持其“地平线欧洲”的新报告,被美媒解读为欧盟在规划科技支出时“对中国保持警惕”。不过,据《环球时报》报道,尽管“中国”在这份报告中不断被提及,但美国的外交内政存在的巨大不稳定性,才是该份报告高度警惕的“最大变量”。布鲁塞尔的一份机密外交文件说,欧盟必须置身于美国与中国的“零和二元竞争”之外。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该报告设想了2040年世界可能出现的多种政治格局、以及对欧盟科技发展产生的影响。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变量是美国对外的参与度。该报告希望特朗普在今年的大选失利,以便让美欧得以建立更强有力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

当然,即便是特朗普在今年的选举中失利,欧盟也无法对美国十分的放心。《华尔街日报》还提及,美国孤立主义盛行,中东陷入新的武装冲突,中俄等国的崛起,让这个世界进入“后美国霸权时代”。作为有可能失去美国军事保护的应对措施,欧盟将建立自己的军队,并逐渐摆脱对美国的安全依赖。

欧盟委员会最新出台的这份报告,更像是为应对“后美国霸权时代”提供前瞻式的分析,其主体议题就是实现“地平线欧洲”计划。据悉,该计划是欧盟在2018年提出的,是当下欧洲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泛的科技研发计划。据悉,该计划的相关预算高达近千亿欧元,目的就是促进欧盟引领全球科研和创新前沿。

当然,就眼下的形势来看,欧盟之一雄心勃勃的科研计划,正面临中美两个科技大国的挑战。与中国长期奉行的开放与合作理念不同,美国长期热衷于搞单边保护主义,通过设置贸易壁垒和对他国企业进行打压等手段,来维持其在全球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所以,对欧盟来说,美国才是最值得他们警惕的对象。

欧盟出台并积极推动的“地平线欧洲”计划,主打就是抢占全球科技领域的巅峰。不过,他们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实在太强大了,尤其是美国,不但拥有强大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同时还有为世人所不齿的霸权主义思维。

美国去年出台的《通胀削减法案》,剑指的对象不止是中国,同时还有欧盟。美国政府为振兴该国电动汽车制造业,拿出数千亿美元进行补贴。当然,他们的前提条件就是只有在美国本土生产的电动汽车,才有资格享受每辆7000美元的购置补贴。

拜登政府在将欧洲一些电动汽车生产线忽悠到美国后,近日又出台新规定,即在美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其配置的电池组件和充电桩,必须在北美生产的才能享受补贴待遇。拜登政府这么一招,迫使欧洲车企为取得上百亿欧元的补贴,不得不搁置在本土建立电池工厂的计划,直接将生产线转移到美国。

受能源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欧洲汽车制造商出于成本的考虑,纷纷将生产线转移至美国或者中国,导致欧元区面临产业空心化的危机。有分析认为,欧洲地区生产电池原材料新项目的流失,让欧盟打造独立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供应链计划严重受阻。对此,《中国能源报》在报道中更是直言:美国抢走了欧洲的电池产业。

在新能源或者其他科研领域上,中美都是欧盟的主要竞争对手。但从威胁程度来讲,美国对欧盟相关领域所具有的威胁性更大。所以,欧盟最新发布的报告与其说是在“警惕中国”,倒不如说是在对美国多长点心眼更贴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76d96f491a26ae6f0f99801c3c2e4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