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慧
图/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恋爱和婚姻是两码事,恋爱只需要两个人情投意合就可以,彼此相爱,就可以走到一起,只需要享受两个人在一起的甜蜜。
但是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就另当别论,需要提高警惕,不要只是被眼前的玩乐而冲昏了头脑,需要格外谨慎。
有一些人只适合恋爱,根本不适合结婚。在一起小打小闹可以,但是一旦涉及到婚姻,就会发现对方身上的弊端。
看一个男人值不值得嫁,不仅仅是看他人品如何,家境怎样,对你好不好,结婚要对这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衡量,爱不爱虽然重要,但是绝不是唯一要素。
年少时读《半生缘》,为了世钧和曼桢二人之间凄惨的爱情故事而难过,也会深入书中,为曼璐和祝鸿才两个人的恶行而憎恨不已,觉得是他们破坏了两个人的爱情,会为了相爱而不能在一起愤懑。
可是到了如今重读这本书,却发现其实他们两个人的结局是早已经注定了的。即使没有曼璐和祝鸿才,他们两个人也不可能走到一起,即使真的在一起了,也不可能幸福,原因和世钧有很大关系。
世钧性格当中的弱点直接决定了二人关系的走向,也渐渐地明白了,嫁人绝对不能嫁沈世钧。
过度小心眼,对曼桢缺乏基本的信任
曼桢和世钧之所以走到最后的地步,和世钧敏感多疑的小心思,以及对曼桢的不信任是分不开的。
世钧虽然家境阔绰,但是他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父亲娶了姨太太,只剩下世钧和母亲相依为命。
母亲婚姻不幸,她的生活很是悲凉,并且把那份不幸完全传递到了儿子身上,在母亲悲观的性格影响下,导致世钧的性格也很敏感多疑。
这样的性格直到豫瑾出现被无限放大,豫瑾对曼桢只是一种男人特有的怜悯,再加上她和曼璐很像,也算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曼桢对豫瑾单纯地就只是当作哥哥一般对待,毫无半丝男女之情。
世钧却根本没有了解过曼桢的心思,单方面地被那份醋意蔓延,也从未主动和曼桢聊过,任由那份不信任发酵。
一直到后来两个人大吵一架,曼璐和祝鸿才对曼桢施以恶行,两人彻底失联后,从旁人口中听说豫瑾结婚了,就想当然地认定一定是和曼桢结婚了。
两个人在一起,信任一定是基石,缺乏信任作为根基,这样的爱情就摇摇欲坠。一旦身边出现一个异性就会出现矛盾和摩擦,长此以往对于爱情是种伤害。
爱会让人变得小心眼,爱吃醋,但是一定要予以对方绝对的信任,一个连信任都给不了你的人,要谨慎选择。
性格懦弱,没有担当
世钧是懦弱的,这一点从他处理家庭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来。
他不喜欢经商,正因为此和父亲闹翻,只身一人去上海打拼,用实际行动和父亲对抗。
可是最后当家庭当中出现一点变故,就轻易地选择了妥协,选择辞掉上海的工作,接替父亲的产业。
名义上说的是想要给曼桢更好的生活,可是实际上却也是一种没担当的表现,不愿意依靠自己的努力打拼,选择了最保险的一种方式。
在面对父母和曼桢的问题上,也体现出了没担当的一面。世钧邀请曼桢到家里做客,父亲认出了她和曼璐长得很像,对曼桢有了不良印象。
这个时候世钧采用的方式是予以否认,并没有直截了当地承认他和曼桢的关系,也没有表达出强硬的态度,反倒是用一种含糊的方式回应,说估计是父亲随便猜测,又说去过曼桢家里,完全就是规矩人家。
当父母对女友产生偏见,这时候男人的表现至关重要,但是很显然世钧不合格,这一次见面直接预示着他们两个人不会有好的结果,即使没有曼璐的搅和,恐怕父母也不会接纳曼桢。
一个没有担当的男人,绝对不能嫁,因为婚后你们会年龄很多问题,男人的懦弱,会让你在在处理家庭关系上举步维艰。
不懂得权衡矛盾,遇事只知逃避
世钧在做出辞职的决定时,没有和曼桢商量,他在南京,她在上海,两个人依靠书信联系。
他怕曼桢对他失望,这个时候竟然开始害怕收到曼桢的来信了,一句话表达出世钧逃避的心理。
在处理父母对曼璐不良印象的事情上,他的第一反应也是逃避。他直接否认曼桢有姐姐,想要曼桢和曼璐彻底撇清关系。
当曼桢说道这种事情瞒不住,只要一去弄堂里打听,就都知道了,世钧采取的方案是让曼桢搬家。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要自己去解决父母对曼桢的误解,而是采用逃避的方式去面对。
曼桢早已经看出了他的逃避心理,才会说出:“人有时候不得不拿出点勇气”这样的话。
有些事情躲是躲不过的,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他会第一时间去直面,自己去解决掉问题,而不是遇事只知道逃避。
世钧这样的性格,即使曼桢嫁过去,面对寡嫂和母亲的刁难,恐怕吃亏的也是曼桢。
结婚是两家人的事,嫁到男方,势必会面对与他家人的摩擦和矛盾,嫁给一个只知道逃避的男人,你在其中周旋会很累,到最后婚姻生活会苦不堪言。
婚姻对于女人来说太重要了,选对了人余生幸福美满,选错了人,生活便是一片狼藉。嫁没嫁对人对于女人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你一定要擦亮眼睛选人。
恋爱遵循快乐的原则,彼此在一起开开心心,不必为生活担忧,不必对对方负责,在一起甜蜜舒服就可以,结婚则需要考量的因素就多了,光是开心还不够,还需要这个人有足够的担当,可以承担起你的余生。
生活当中遇到世钧的人一定不能嫁,固然他对你很好,但是没有担当的他,没办法帮助你处理婚后的麻烦,你会很累。
重读《半生缘》,对于很多关系有了不一样的想法,在每个阶段,都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启发。希望你能够在书里找到一些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