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突降,上海也传来好消息,A股稳了?大佬密集发声!

2022-05-16     价值线传媒

原标题:房贷突降,上海也传来好消息,A股稳了?大佬密集发声!

在欧美股市轮番下跌的背景下,本周A股走势异常坚挺,韧性十足。

与此同时,这个周末,上海、上交所、央行接连传来五大利好,为A股企稳复苏再添一把火。

此外,董承非奔私后首批产品认购猛增,市场信心正悄然回升。

机构表示,持续数月的中期修复行情开启,关注四大主线。刘煜辉则建议布局“不受虐的股票”和“过度受虐的股票”。

来源|价值线(ID : value-line)

作者|南山编辑|边江

1、央行放大招,周末突降五大利好!

这个周末,利好有点多!

1、上海将推动复商复市

上海市卫健委今日通报,5月14日0—24时,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66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203例,其中111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55例确诊病例和1203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

截至14日,上海市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已连续第5日在2000例以下,跌破1000例不再遥远。与此同时,上海市近5日社会面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分别为0、2、4、1、0。

在今天上午召开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陈通介绍,将按照“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分类管理”原则,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从5月16日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

同时,上海市商务委主任顾军表示,第一批复工复产重点外贸企业“白名单”中的企业已有63%复工复产,第二批“白名单”企业正在准备复工复产。第三批名单820余家也将于近日发布。

2、科创板引入做市商机制

5 月13 日,上交所出台《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业务指南第X号——科创板股票做市(征求意见稿)》,计划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机制。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8月,科创板成交规模达到1.48万亿元,占AB股总成交额比重为5.04%,换手率则为114.64%。但到了2022年4月,科创板月成交规模下降至6021.35亿元,占AB股总成交额比重为3.60%,换手率则下降至45.35%。

机构普遍认为,做市商机制的引入,将丰富科创板的交易制度,改善市场的流动性。

3、上交所联合机构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

为进一步引导全市场树立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在维护市场稳定、服务国家战略和促进共同富裕中的积极作用,切实提升中小投资者在证券投资中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在第四届“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到来之际,上海证券交易所与资产管理机构、高校等66家机构共同发布《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倡议》,努力在全市场营造积极践行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良好氛围。

《倡议》共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序言、正文和结尾。其中,正文共十条,从投资理念、机构行为、市场氛围三个维度向广大投资者和资产管理机构提出了相关倡议,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坚持”“三个应当”和“三个积极”。

4、央行、银保监会联合下调房贷利率下限

今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显示,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

当前,房贷利率以5年期以上LPR利率为基础。最新的5年期以上LPR为4.6%,这意味着在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下调之后,各地首套房贷利率最多可以低至4.4%。据专家估算,按贷款金额50万元、期限30年、等额本息还款估算,利率下调20个基点,平均每月可减少月供支出约60元,未来30年内共减少利息支出约2万元。

5、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程序

据央行网站今日消息,央行表示,将始终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和各金融管理部门一道,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程序,丰富可投资的资产种类,完善数据披露,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时间,不断提升投资中国市场的便利性,为境外投资者和国际机构投资中国市场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2、董承非首批产品认购猛增信心正在悄然回升

这两天,4月新增投资者数据出炉。中国登记公司最新公布,上个月A股新增投资者数125.67万,与3月新增230万投资者相比,环比下滑45.4%。

从历史数据看,4月新增投资者数量创2021年10月以来新低,如果剔除10月(休假因素影响),上个月新增数量创2020年6月以来新低。

这一数据也佐证了四月份投资者情绪达到冰点。行情上,4月走势的确非常弱,沪指一度跌破3000点。

而5月以来,特别是最近一周,美股三大指数不断创出本轮调整新低,A股却提前企稳走出独立行情,A股投资者信心正逐渐回升。

5月9号,董承非奔私后推出的首批产品开售首日近7个亿的销售战绩并不理想,但5月13日,却以45亿元的认购规模收官。

董承非算是业内资历最老、投资经验最丰富的传奇基金经理之一,2003年进入兴证全球基金,经历过多轮牛熊转换,是公募业不折不扣的“长跑健将”。据Wind数据显示,董承非在担任基金经理近15年的时间里,任职总回报是911.84%,年化回报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7.04%。

其实,董承非的奔私,今年来看并不是个例。

截至4月30日,今年已有来自67家基金公司的99位基金经理离职,而截至5月10日,今年以来离任的基金经理数量达103位,而1-3月就有86位基金经理离职。董承非、周应波、崔莹、葛晨等人气基金经理集体“奔私”。

有市场人士认为这是一个好信号:“牛市待在公募、底部离职奔私”是基金业的“市场共识”,这意味着A股底部阶段已经渐行渐近。每波“奔私”大潮基本都伴随着一轮上涨行情,此前在2014年至2015年、2017年至2018年等市场阶段低位时均是如此。

3、机构:四大主线引领中期修复,前路仍具挑战

1、中信证券: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四大主线引领中期修复

中信证券最新研报指出,多重因素改善下投资者信心开始逐步恢复。

1、疫情防控局面有明显改观,市场更坚定了奥密克戎可以被有效控制的信心;预计4月是全年经济低点,复工复产将推动经济从5月开始趋势性好转。

2、海外通胀压力成为矛盾焦点,贸易环境或阶段性改善。

3、汇率波动和美联储加息对A股的影响已经衰减。从影响汇率的因素来看,跨境资金流动稳定,持续快速的单边汇率波动很难持续;同时,配置型外资恢复净流入趋势,国内投资者对美联储本轮加息的博弈行为在4月也已经完成,5月后明显减弱。

在以上因素改善刺激下,投资者仓位在充分调整后市场卖压明显消退,近期持续有增量资金底部布局。整体而言,市场信心开始逐步恢复,预计A股正式开启持续数月的中期修复行情,建议坚定布局现代化基建、地产、复工复产和消费修复四大主线。

2、中信建投陈果:最难时刻过去,前路仍具挑战

4月社融数据、新增人民币贷款双双回落大幅低于预期。我们认为:第一,当前经济面临“信用塌方”导致“资产负债表衰退”风险。第二,鉴于信用周期的领先性,信用下行代表经济底尚未探明。如果社融向下趋势不能在5月得到扭转,则可能意味着经济在2-3季度都将处于较弱状态。第三,短期亟需政策加码提振经济,预计市场对政策期待将再次上升。第四,社融-M2剪刀差转负,货币供给大于需求,中期存在资金空转风险。对于A股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未来流动性的改善和估值的回升。

总的来说,最艰难时刻过去,近期A股反弹力度明显,独立于美股走强。但仍然面临着国内信用走弱,基本面探底的压力,总体处于“U型底”当中。建议逢低布局疫后复苏、稳增长和高景气科创板方向,重点关注:军工、基建、地产、汽车、食品、煤炭、建材等。

本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表现

A股分段市值公司表现(本周)

1、本周市值1000亿元以上公司涨幅前10

2、本周市值100-1000亿元以上公司涨幅前10

3、本周市值100亿元以下公司涨幅前10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6f2ffeac80b95172a2a49f4566e1b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