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本是立体的、多元的,求同存异才让世界更美丽。
如果你期待我对于全新7系的评价,那首先可以表明我的态度:我站丑的一方,但同时尊重反方。
既然设计争议最大,那咱们就从设计聊起,用一个词来概括全新一代7系的设计,那一定是“割裂”。
正面未来、侧面古典 、尾部动感,给人一种这好像是一台宝马,又好像不是一台宝马的错觉。
其中最受争议的部分就是分体式大灯了,中国市场对于分体式大灯的接受度一点都不高。
印象里国内市场最早出现分体式大灯的车型应该是Jeep自由光,虽然新奇,但最终还是没经过市场的检验,在后来的改款中根据市场反馈换回了常规设计。
自由光销量不好的原因自然不能单纯归罪于分体式大灯,论设计当然也不能与肩负领先时代的7系相提并论,但我个人觉得全新一代7系的分体式大灯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
目前能看到三个版本的官图,分别是i7和豪华套装/M运动套装7系(暂且这样命名)。
其中,分体式的大灯设计在i7和豪华套装7系上带来的影响尤为明显。
这样的设计在视觉上容易给人发散的感觉,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你盯着上半部分镶嵌着施华洛世奇灯组看,会感觉过于单调。
反之,盯着下面看又会觉得过于深邃不够突出,而连起来看又不知道到底该往哪里看。
我的观点是:要么就干脆集成到一起,比如这样:
(素材来源于SugarDesign)
要发散就该发散到底,又比如这套分组式的大灯放在改款X7上就顺眼很多,同样地,有运动套件的760i车型上也会好很多。
因为这两款车都在下包围部分做了更立体的视觉引导。
此外,前脸部分还有两点值得一看,现在很多人已经可以接受“巨型”进气格栅了,所以给人的视觉冲击不是那么强,但全新7系上的格栅会发光,并且日间行车灯下面的那个拐角大家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虽然7系已经很尊贵了,但这个设计属实是属于下放了。
顺着这个拐角往后走,侧面其实更像劳斯莱斯,正是这个拐角所以让车头部分被迫提得很高,于是腰线也只能跟着提高,所以整个侧面看起来特别敦实,视觉上的厚重感特别强。
我跟雨鞋讨论过,一致觉得侧面像被切了一刀,看起来特别“立”。
同样,i7和豪华套装车型因为侧裙的立体感不是很强,所以如果视觉向下延伸总给人一种接不住的感觉,而这点运动套装车型就又会好很多。
另外,全新7系相较于现款7系更长更宽更高,轴距增加了5mm,并且全球统一轴距,不再会有中国长轴版,但会有中国尾标”Li”版。
可能全车还最像宝马的部分可能就是车尾了,车头和车侧仿佛中间隔了一个世纪的穿越,而车尾还是有很浓郁的运动感,同时难得继承了些上代7系的基因。
网上对于外观的争议还是挺大的,但我看内饰部分倒是没有什么太负面的评价,取消了鸡腿档把,换上了双联屏。整体我个人挺喜欢,尤其是那一圈水晶氛围灯。
再就是第二排直接来了个翻折的“大电视”,我直呼好家伙!而且后排控制移到了门把手的屏幕上,如果全新一代7系的关键词是“革新”,那我觉得在第二排还革得挺彻底的。
唯二的担心,其一,后排的人看这这块巨大的娱乐屏会不会晕车,其二,后排乘客上车一定要系好安全带,不然一急刹车确实挺危险。
动力部分,全新7系将会提供燃油、插混、纯电动三种动力方式。燃油版本均是基于之前的3.0T直列6缸(B58),和4.4T V8( N63)做一定升级,3.0T会加上48V轻混系统并分高低功。纯电动版本与iX上的第五代eDrive技术保持一致。
应对外界对全新7系的评论,宝马首席设计师杜克回应:三分之二的客户想要“优雅协调的美学设计”,这就是为什么像3系和5系这样的销售主力在设计方面要谨慎行事。
对宝马来说,既要革新又要守住家底,谁来革新,谁来守住家底没有人比宝马更清楚。
从4系到iX,从全新7系到XM,像宝马这样的品牌每推出一款重磅车型都备受瞩目。
面对新的时代,大众彷徨又期待,期待看到宝马的理解和交出的答卷。
不知道宝马有没有真正理解,但在普世教育里,答卷背后好像都应该有个标准答案,但正如开头说的,这个世界本是立体的、多元的,求同存异才让世界更美丽。
你可以说宝马的答卷有突破性但没有创新型,你也可以说宝马的答卷太具有前瞻性了我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如果非要找那个标准答案,我想首先得明白:
1.大众审美都是被引导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2.经典是后人回溯前人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