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介绍的中文古籍善本信息,由原典纪书局友情提供。
中国自古便是诗歌的国度,唐诗是诗国疆域中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古往今来,诞生了无数唐诗选本、总集,足见人们对于唐诗的热爱。
历代的唐诗总集主要有三种类型:分体、分类、编年,也即分别按照体裁、类别、年份编排。
最早的唐诗分类选本,可以追溯到唐代顾陶的《唐诗类选》,北宋时期有李昉等人的《文苑英华》、王安石的《唐百家诗选》,南宋时期有赵孟奎的《分门纂类唐歌诗》,元初有方回的《瀛奎律髓》,种类繁多。
然而,明代张之象编纂的《唐诗类苑》,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分类编纂唐诗总集。
原因如下:
顾陶的《唐诗类选》已经散佚,唯有从《文苑英华》所载的顾陶《唐诗类选序》以及《唐诗类选后序》,能推知其概貌。
《文苑英华》收录了自南梁至唐五代时期的诗文总集,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唐诗总集,其次,书中编排体例是先分体,后分类。王安石的《唐百家诗选》分类本,如今所能见到的只有宋刻残本,现藏于日本静嘉堂文库。
赵孟奎的《分门纂类唐歌诗》亦已残缺,现存仅十一卷。方回的《瀛奎律髓》专选唐宋时期的五、七言律诗,也不能算作唐诗总集。
因此,明代张之象的《唐诗类苑》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体系相对完备的著作,是当之无愧的分类唐诗总集的扛鼎之作。本书由张之象辑,王彻补订,共200卷,收录一千四百多位诗人的两万八千多首诗作。
原典纪书局提供的为:明万历时期曹仁孙校刊本。
目录:
唐诗类苑序(冯时可撰)、刻唐诗类苑序(赵应元撰)、王屋先生传(王彻撰)
凡例、引用诸书、四唐年号诗人总目、总目
天部:卷一至卷八
岁时部:卷九至二十三
地部:卷二十四至二十七
山部:卷二十八至三十一
水部:卷三十二至三十九
京都部:卷四十
州郡部:卷四十
边塞部:卷四十一至四十二
帝王部:卷四十三
帝戚部:卷四十四
职官部:卷四十五至五十一
治政部:卷五十二至五十五
礼部:卷五十六至六十
乐部:卷六十一至六十六
文部:卷六十七至六十九
武部:卷七十至七十三
人部:卷七十四至一百四十二
儒部:卷一百四十三至一百四十六
释部:卷一百四十七至一百五十一
道部:卷一百五十二至一百五十四
居处部:卷一百五十五至一百七十二
寺观部:卷一百七十三至一百七十九
祠庙部:卷一百八十至一百八十一
产业部:卷一百八十二
器用部:卷一百八十三至一百八十四
服食部:卷一百八十五至一百八十七
巧艺部:卷一百八十八
花部:卷一百八十九至一百九十
草部:卷一百九十一
果部:卷一百九十二
木部:卷一百九十三至一百九十五
鸟部:卷一百九十六至一百九十八
兽部:卷一百九十九
卷二百:鳞介部、、虫豸部、祥异部、杂部
卷首题:明云间张之象玄超甫纂辑,岭南赵应元葆初甫编次……
刊印信息:明万历时期曹仁孙校刊本
行款版式:框高 20.5X13 厘米,十行二十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
序跋信息:冯时可撰唐诗类苑序、明万历辛丑 (二十九年 1601) 赵应元《刻唐诗类苑序》(王穉登书)、明万历己卯 (四十三年 1615) 王彻《王屋先生传》
作者简介:
张之象(1496~1577),字月鹿,别号碧山外史,晚年号王屋山人。明代上海县龙华里(今龙华乡)人。张之象是太学生,自幼聪颖,万年隐居山林,潜心著述,收藏古籍,辑有《古诗类苑》130卷、《唐诗类苑》200卷、《唐雅》26卷等。
————————————————
上文所介绍的中文古籍善本信息,由原典纪书局友情提供。
关于我们:
湘君阁是广州原典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的古籍数字化和古籍定制品牌,该公司另一图书品牌为:稻草人童书馆。
原典纪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图书出版与古籍数字化企业,目前拥有中文古籍数字图书300多万册,16世纪以来的欧美古旧数字图书1300万册,主要来源于境外馆藏机构,95%以上为原色原貌高清原版数据。主要业务范围:科研项目合作、古籍整理与出版、古籍复本定制、古籍数据库直销、图书代理出版等,欢迎私信联系咨询与合作事宜。
了解更多海外所藏中文古籍善本,定制古籍善本、中国古画高仿复制品,可关注、收藏孔夫子旧书网上的店铺:原典纪书局,也欢迎各位评论、私信我们。
(编辑: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