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薇道歉后舆论发酵,难题抛给川大:要给她一次机会吗?

2023-06-12   王新喜

原标题:张薇道歉后舆论发酵,难题抛给川大:要给她一次机会吗?

文/王新喜

火爆全网的“在地铁诬陷大叔偷拍”的当事人、四川大学保送女研究生道歉后,引发了巨大舆论争议还没有停息。

法律从业者大成说法表示,对于广州警方两次未给予张薇治安处罚的执法行为,属于严重的适用法律错误,因为第九条所规定的可调解案件的范围仅限于民间纠纷所引起的人身侵害和财产侵害的治安案件,张薇在微博上恶意造谣、诽谤、诅咒农民工老邓的行为既是属于对老邓人格权的侵害,也是属于对社会秩序和网络清朗环境的破坏,法外宽容必定会助长其以后的有恃无恐!

日前,四川大学已经表态,已密切联系属地警方及当事学生了解核实情况,将按程序依规依纪处理。

在目前,大叔原谅之后,警方也免于处罚,那么川大将作何处理呢?这可能是接下来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表态来看,学校是否会做出开除处理,可能还有不确定性,由于该学生是新闻系专业,又是学生会干部,该专业对道德素养的要求较高,因此,校方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那么难题抛给了川大了,到底要不要给张薇一次机会?

因为现在的舆论更多质疑的是她道歉的诚意。

因为从正常人做事的逻辑来看,当她检查人家手机并没有偷拍你的时候,你就应该道歉了! 但是,该女子已经在现场第一时间知道是冤枉他人以后,在网络上继续发视频冤枉他人。

该女子的行为本身是一种诽谤、霸凌与网暴,随着舆论发酵,事情越来越大,6月11日下午,得知邓先生报警后,该名女子从东莞赶到了广州鹭江站派出所,与邓先生一家沟通协商。她哭着道歉表示:“对不起,请你再给我一个机会。” 并表示:“害怕有人网暴我或者阿叔”。

她自己网暴了大叔,接下来她担心的是自己被网暴以及被校方开除,本质上,她的道歉,是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

邓先生(地铁大叔)是善良人,大叔儿子表示:“她是大学生,文化水平高,考上大学不容易,这次犯错了,应该再给她一次机会。”这是农民家庭教出来的孩子,她幸运的是,碰到了好人。

这次的犯错足以成为她的重大教训,但是我们从她的行为来看,道歉之后,她对自己这种行为的认识与反思,可能并不到位。

一个引发舆论关注的事情是,她本人在道歉之后,屏蔽上万评论,独留洗白留言求打赏。这依然透露出,她希望自己道歉之后获得大家同情,并从中博取一些收益。这本质上说明了这件事情让她付出的代价并不够大,她不愿意也不敢面对网友对于这件事情的真实评价与剖析,她担心汹涌的负面评价给她个人以及学校带来不好的影响。

而开打赏的这个行为更加令人不可思议,如果在诽谤、网暴、诬陷他人之后,道歉还能获得网友打赏并以此获取粉丝与流量,这种谜之操作让人无法理解。

因此,这件事件,在女子道歉获得大叔谅解之后,种种的操作引发了进一步的舆论发酵以及当前的种种争议给川大一定的压力,川大如何处理,到底要不要给她一个机会,其实是很为难的。

但是从这件事情身上,带来的负面效应很大,对社会影响不好,尤其是她学的是新闻学专业,她带来的负面效应在三个方面:

首先,回顾该川大女研究生的行为,其实是她用自己的坏示范剥夺了其他女性未来真正遭受偷拍或猥亵等行为获得帮助的可能性。

如前所述,在发现当事人是冤枉的之后,她首先应该道歉,而不是依然暗示周围的人,大叔是“偷拍者”,还在网上通过小作文去霸凌、诽谤以及网暴无辜受害者。

在当下社会舆论对女性受害者普遍是保持同情与友好倾向的大环境之下,这种行为,其实是利用了女性身份去博取公众的信任,她的个人行为间接剥夺了其他女性未来遭受真正偷拍或者猥亵的时候,获得帮助与同情的可能性,甚至会遭受很多的质疑。因为,人们的信任已经被她破坏了一部分,这是她带来的社会负效应之一。

其二:这个女生的行为是当下一个相对普遍的小作文获得流量的行为。那么这次的轻微代价,以后怎么约束这种通过小作文诬陷获得流量的行为?

有业内人士说到,当前中文互联网是有一套T0级涨粉组合拳的——小作文-涨粉-带货-开直播,这套流量密码已经非常成熟且过去很多人在用了。

从网友扒出来的关于该川大女研究生的过往来看,她在小红书教人做独立女性,在抖音教女生要收彩礼,教女性恋爱要谈钱, 在快手反对女生要彩礼,曝光“猥琐”男性……她掌握了传播学流量密码,但道德人品与新闻学专业的要求是不匹配的。

所以问题来了,这么一套零成本,高收益的组合拳。代价是什么?启动小作文诬陷之后,顶着全网讨伐,道歉之后,获得打赏与粉丝变现,为以后带货铺路?未来是否会引来更多的模仿者,这是令人忧心的事情。

其三:该女子张薇是川大传媒系研究生、共产党员、学生会干部,也可能是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从她的行为来看,给川大带来了不好的形象——川大在新闻学这类注重德育的专业上,依然没有把好德育关。

笔者也是新闻学专业毕业的,从笔者的经历与了解来看,国内大学新闻学毫无例外都会开设《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且是大一学生要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因为对新闻工作者的特殊性,具备舆论影响力,人品与道德过关是根本。

我国的第一份政论报刊《循环日报》的创办者王韬就说过,编辑人员必须“持论公允,不能挟私泄愤”。国内的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也是源于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是讲究报道客观公正,为弱势群体发声,为底层代言,对底层群体要有同情心与同理心,如此才能做出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

但是从张薇的行为来看,在误会对方偷拍,且查清事实之后,继续以受害者的身份,辱骂对方是“猥琐男”,诬陷对方“手法娴熟”,曝光对方的形象。这样的新闻工作者,未来会为民说话,为底层代言,为弱势者发声吗?

正如有新闻工作者直言,看到这事的时候,说实话我很震惊,作为曾经是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很担心这样的人毕业以后进了体制后会怎么样,并表示希望体制内与新闻媒体不要录用。

也有网友指出,新闻媒体是否录用暂时不清楚,但考编这条路是堵死了,因为政审环节都是公开的,政审最关注的问题就是考生是否在网络发表过不当言论。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作为川大新闻学专业的研究生,学生会干部,如此作为如果没有得到任何处罚,那么伤害的是川大的公信力,也让业内质疑川大在新闻学专业的职业操守教育与德育教育层面是否到位。

川大的表态可能暗示了他们对这件事情的重视,那么等待张薇的处理是什么?现在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她现在还小,以后的路还长,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尤其是年轻人,要给她一次机会,一种观点是,法外宽容与社会的宽容,必定会助长其以后的有恃无恐!带给社会很不好的示范。

那么川大要不要给她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无论如何,笔者建议,即便不做开除处理,但也应该要有所处罚,正如有网友称至少得先开除党籍,而非不了了之或不做任何处罚。作为新闻专业系的学生来说,她是否真的有反思自己的这个专业意味着什么吗?当然,川大的表态,意味着张薇接下来可能会有相应的处罚,具体是什么处罚,就不得而知了,校方接下里的处理可能决定着舆论的走向。

这给高校一个警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不能只看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医学、教育、新闻类等专业上,道德教育的缺失,不注重人品,将是社会之祸,补齐德育漏洞,已经刻不容缓了。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作者微信公众号:智能新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