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早餐之都,有多硬核?

2022-06-18     爱旅游的哆啦

原标题:北方早餐之都,有多硬核?

昨晚上听到上小学的弟弟读书,“天津卫”、“文混混”、“武混混”……

听起来有些熟悉,读的是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

俗,与雅相对。

好像因为小学语文课本的影响,我对天津的印象一直都是——“俗”,

不过,这种“俗”不是大红大绿的那种俗,而是那种在街头巷陌缓缓升起的烟火气息。

吃一顿地地道道的天津式早餐——是俗;

逛一趟热热闹闹的天津小吃街——是俗;

瞧一眼天津师傅的拿手绝活——也是俗。

去一趟天津,一个很朴实真诚的评价就是——

“天津很俗、很好。”

想找最“俗”的早餐,其实很简单——

老居民区里一走,隐藏在街头巷陌的早餐店便有。

早上七点半是早餐的早高峰,不管是路边摊还是苍蝇小店,都堆满了人。

在天津,好像不能睡懒觉,因为——

早餐实在是太好吃了!

“在天津卫吃早点,保你三个月不重样儿!”

北方的早餐之都,就是这么硬核!

微博网友纠结的早餐搭配。

除了种类多,天津早餐还有一个特点——实惠,一个成年人五块钱就能吃一顿满意的早餐。

三块五一个的大饼卷圈,一块五一杯的豆浆;

两块五一个肉包一个素包,两块五一碗的老豆腐;

两块钱的棒槌果子,一块五的天津浆子(豆浆)……

一个早餐铺子,就有几十种搭配。

不用刻意地买某一套早餐搭配,随意混搭才能发现天津早餐的”俗“。

01

天津早餐有多硬核

前几天有一个热搜词条——#天津早餐有多硬核#,看到这个词条我就毫不犹豫地点了进去。

一斤多的红糖果子,金黄酥脆,仿佛有冲破屏幕的香味……

超大的面饼配上香甜的红糖,下油锅一炸立刻呈现出焦黄酥脆的面貌,

咬一口既有油炸的香气、又有红糖的香甜,外酥里嫩,

不禁感慨——糖油混合物的快乐是任何食物都无法替代的。

刚炸好的红糖果子。

除了糖油混合物们,还有碳水+脂肪组合——嘎巴菜

嘎巴菜又叫锅巴菜,这极具迷惑性的名字背后

——其实碗中并没有常规意义上的锅巴。

嘎巴菜是绿豆面饼加浇头,松软香糯,味道是咸香口。

面饼浸满了芝麻酱的汤汁,一碗下肚,意犹未尽。

嘎巴菜。

大饼夹卷圈,是说起天津早餐就不能绕开的美食。

大饼夹卷圈,灵魂在于卷圈里的豆芽菜,豆芽鲜嫩,一口咬下去还会爆汁,搭配酥脆的卷圈皮,

即使这一顿热量爆表,也挡不住吃它的欲望。

大饼夹卷圈。

酥脆可口的不止卷圈,还有煎饼果子

天津话的果子,就是我们日常吃的油条,

外边裹着绿豆杂面做成的煎饼,这种标准的主食配主食的搭配,还得是天津人。

不过天津煎饼果子最开始不是作为早餐出现的,而是夜宵,那时候吃煎饼果子还需要自己带鸡蛋,

如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食品种类日渐丰富,煎饼果子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改变,

但是仍有近乎顽固地遵守最原始做法的煎饼师傅,长年累月,成了天津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

正在制作的煎饼果子。

天津早餐,硬核的可不止是热量,分量也同样硬核。

满满大碗的嘎巴菜、超大根的油条、塞得满满当当的大饼……

如此大的分量却不贵,早餐几块钱就能吃个饱,

不得不感慨,实在是实惠啊!

其实,天津早餐分量这么大,是有历史原因的。

天津作为沿海城市,在以前经常会有码头伙夫搬运货物,这些工人往往起个大早,

因此,一顿饱腹硬核的早餐是他们半天的能量来源,

所以天津早餐分量特别大,绝不会有吃不饱的情况。

02

那些奇奇怪怪的名字

除了硬核的食物,天津还有硬核的起名方式。

那些奇奇怪怪的名字,还分了不同的派系。

天津人好像天生带着幽默感,一个简单的食物,赋予了有趣的名字,也赋予了有趣的灵魂。

亲戚派,晓之以情。

代表有“老姨包子铺”、“二姑包子”、“大爷煎饼”等等。

这些店往往店如其名,“老姨包子铺”里边真的就是几位中年阿姨在经营、“大爷煎饼”摊位里卖煎饼的也确实是位大爷,

简单的一个名字,就瞬间拉近了食物与人的距离。

除了晓之以情的亲戚派,还有不走亲情路线的无厘头派。

如何无厘头呢?将毫无联系的意象与食物联系在一起,产生奇妙反应。

此派的代表当属“狗不理包子”和“耳朵眼炸糕”两个天津老字号美食。

“狗不理包子”其实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德聚号”,

只不过在“俗”文化盛行的天津,这么“雅”的名字当然行不通。

于是人民群众自发叫的“狗不理包子”,倒是顶替了原来的名号,成了闻名全国的美食。

耳朵眼炸糕的名字就比较随便了,因为挨着耳朵眼胡同,所以就叫“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

第三类便是奇人派,因为他们 没 有 名 字......

这一派的美食就像是隐藏在小胡同里的扫地僧,看似不起眼的店面,可能就是某个非遗技艺传承人的据点。

天津美食,没有代表作品,因为每一道天津菜,都不能忽视。

天津的“卫嘴子”,对食物始终保持着虔诚的态度,不论高低贵贱、出名与否,只要是他们认准的美食,就是地道天津味儿。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

天津,不仅汇集了八方来客,还包容了四海味道。

03

雅俗共赏

在天津小摊买东西,总想和说着流利天津话的老板多聊几句,听热情的老板用天津话独特的语调,自豪地介绍着自己的家乡,

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眼含热泪、时而感慨良多、时而风趣幽默……

生活在天津的人,好像自带幽默滤镜,不管心情多么糟糕,和天津人说说话,总能得到治愈。

煎饼果子铺子前排队的人们。

这里的生活,总是带着些风趣而热烈的“俗”气。

天津俗话,风趣幽默又充满着治愈感;

天津俗菜,美味独特又充满历史感;

天津俗人,行事执着又热爱生活。

这是天津的“俗”,也是我眼中热爱生活最美的样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606ba209df4626dca18486f25bfd5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