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豹的定价,理性来看并不低。
28.98万的起售价和35.28万的顶配价格,是比亚迪个性化品牌向上发展的重要车型,所以发布会现场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尽最大可能讲出自己的所有卖点,来说服消费者。
豹5这台车的定价,我还是坚持一个原则,买低配是最合理、最理性,也是最经济化的一种选择。
当代消费有两种盲区,而且这种盲区已经影响了很大一批消费者。
一种是,“能花30万买车”的消费者一定是不差钱的,至少是不差油钱和高低配的价格差,30万都花了直接上顶配岂不是更好?
30万预算买车用户仍然是对经济性有一定要求的,还没富足到不在乎预算的地步,在这场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历程中,企业的标定和配置组合,其实是在诱导用户走向高配陷阱。
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低配车型往往都存在性能溢出的问题。
另一种是,买车、买高端车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消费现象,但完全不是如此,豹5的定价并不低,即便是性能溢出明显,也需要理性消费。
当然,并非豹5不好,反而在30万级SUV市场中,豹5是一台很能打的车。
一方面,电气化技术组合参数凶猛,综合扭矩760牛米,整车加速5秒级,城市用车性能非常极限,另一方面,科技感以及舒适感表现不错,已经有了体验数据反馈,作为一台家用SUV,豹5是合格的。
最为关键的是,这种设计理念非常讨好用户群体,所以城市使用方面,豹5是一台不错的产品。
但需要纠偏,目前豹5最大的争议点就在于是否能够越野,考量一台车能否越野的核心标准,不是参数层面的数据多么出色,而是长期使用之后的用户反馈,不断调整、优化方案之后的数据才能够去验证一台车是不是硬派越野车。
有一个信息差,比亚迪从没有说豹5是一台硬派越野车,我拿到的数据一直都是硬派SUV。
越野车和SUV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必然能够适应更高的越野强度,后者更多在应对烂路,豹5是一台拥有硬派设计、公路性能爆表的SUV,这个解释非常合理。
如果非要定义越野性能,那么一定是介于SUV和越野车之间。
首先我们要确定的是,纯电动化产品越野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一方面越野会面对各种的烂路路况,对悬架、底盘的冲击一定会有, 底部电池设计剐蹭之后是否会引起质保失效的问题,一定要重视。
所以,我不建议豹5用户群体去越野,更多其实是保护自己。
回到“一台越野车不越野”这件事儿上,其实还有一台车非常神奇,那就是在中国市场卖的最多的普拉多,几十万个普拉多车主很少真正意义上去越野。
其实普拉多车主的更多用途是城市行驶,大块头带来的虚荣感非常强,但普拉多的日常使用感非常差。
比如说操控基本没有、油耗巨高,这里回到我们开头聊的,并非高端用户群体对油耗不敏感,相反他们都受不了高油耗。
在不越野这件事儿上,豹5可以说是普拉多最完美的平替产品,尤其是城市用车群体,豹5加速更快、操控更好、更舒适而且油耗更低,一定会转化即将上市的普拉多细分市场。
总有一部分人喜欢豹5的设计理念和性能、科技感, 偶尔出去撒欢、走烂路,豹5的定位就会精准起来,抢夺一些不越野的越野车用户群体,这必然是豹5的增量空间。
所以很简单,豹5的登场,显然就是盘剥普拉多的未来,还没有上市的普拉多LC250还想在国内市场加价?不太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