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直播间》关注贵州贵阳老街太平路变成时尚商业休闲街

2024-01-14   知知贵阳

原标题:央视《新闻直播间》关注贵州贵阳老街太平路变成时尚商业休闲街

今天(1月14日),央视新闻频道CCTV13《新闻直播间》播出贵阳广播电视台协助采制的报道《贵州贵阳 老街太平路变成时尚商业休闲街》,从一条昔日老街改造的背后,揭示了贵阳一度“消失”的贯城河是如何通过全力治理“重见天日”展新颜的。

贵州贵阳的老城中心,一条一度“消失”的河流,正逐步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总台记者 尹平:我现在在贵阳老城区云岩区的中心地段,这条小路叫做太平路,大家可以通过航拍镜头看一下,周边高楼林立,这条小路就在高楼环伺之中,这是典型的老城区的老中心,现在太平路还是一个紧张施工的工地,因为再过十多天这个承载着无数老贵阳人记忆的老街巷,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从一个“老破小”变成一个生态优美的休闲商业街。

总台记者 尹平:那么太平路在开街之前,最重要的工作应该就是在我面前的这个工地里,这里正在进行把贵阳市贯城河的盖板揭开的工程,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吊车正在吊起一块厚达一米多的大石头,这其实就是贯城河的盖板,因为太厚,所以要把它切割成条,然后一点一点地把它吊起来挪开。作为一个从小在贵阳市的河边长大的孩子,看到这一幕我还是蛮高兴的,因为贯城河长什么样子,我已经快要忘记了。

总台记者 尹平:回到现场,大家来看一下我身边的铁板,贯城河原名叫做玉带河,它是从南北纵贯整个老贵阳城,贵阳城就在周边生发起来,就像一条玉带一样,这是它100年前的样子。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人口越来越密集,大量的污水被无序地排放到贯城河里。水越来越臭、越来越黑,降到了劣Ⅴ类,同时,由于贯城河的河段地势比较低洼,容易造成内涝倒灌主城区,所以就把这个河道的80%用盖板给盖死,所以贯城河从此就失去了生态景观以及净化的功能,变成了一条雨污混流的大沟,后来人们又在这个盖板的上面自发形成了许多市场,非常无序,所以贯城河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很多贵阳年轻一点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脚下居然还有这么一条河正在流淌,而现在贯城河的盖板重新揭开,就说明贵阳市有底气做这件事情,而底气就来自贯城河上游两座已经投入使用的下沉式再生水厂。

总台记者 尹平:什么叫做下沉式再生水厂?这里是贵阳市老城区六广门老体育场的旧址,现在上面已经变成了一个在建的城市综合体和街边花园,但在它的地下,是一个每天可以处理12万吨污水的再生水厂,它和另一座再生水厂,一起把所有即将进入贯城河的污水全部集中处理,达到一级a标以后再贯入到贯城河,再生水一级a标就表示着这个河水没有杂质、没有异味、清澈透明,而且鱼虾以及水生植物都能够很好的生存,其实这只是贵阳市对于城市生态治理的努力的其中一步。

总台记者 尹平:在南明河的沿岸,贵阳一共布置了34座这样的再生水厂,对每天排入南明河的上百万吨各类污水进行全覆盖分段式的治理,哪个河段排放不达标,就重罚哪个河段,关上污染南明河的水龙头,在全体贵阳市民以及五级河长多年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南明河黑臭水体已经全面消除,流域的生态也全面的恢复,水质长时间稳定在地表Ⅲ类或Ⅳ类,贵阳人记忆中的那条水清河晏的南明河又回来了。

总台记者 尹平:我在这里做直播的这两天,遇到了一个在太平路生活了60多年的老贵阳人,他的欣喜溢于言表,他说这里儿时是能够买到金鱼的,而现在的这条儿时的贯城河已经回来了,而且变得更加好看。贵阳市对于这条三点几公里长的贯城河现在的态度就是,盖板能揭的就全揭掉,这就是贵阳城市发展的底气,因为我们能够保证这个水一直清下去。生态文明使得城市生活变得更加地美好,而城市文明又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感受到生态的美好,这也许就是我们努力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真正意义。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杨倩倩 责编/王瑶瑶 审核/邝亚航 终审/曹钦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