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话叫清官难断家务事,和这句话配套的是“难得糊涂”。
中庸的处世哲学让中国人在处理家族情感纠纷时,总想着内人之事与外人无关。
介入的外人们也总就是到此一游的满足一下八卦之心,少能真正解决一些什么事情。
这两日,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了京城名校学生会精英们之间的爱恨情仇。
故事很让人揪心,除了让人感叹下这也能行外,不禁又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年轻的女友的枉死,才子是否可以依旧不背负任何的心理负担,向既定的仕途一往无前的奔去。
01栋梁们在忙活些什么
高晓松是清华学子,他很以自己清华出身而骄傲。
然而,骄傲的当事人总刻意忽略了他并没有拿到清华毕业证书这件事。
正所谓,“老子到此一游”,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种道理歌手范玮琪也晓得,没有被揭发前千万不要说清楚自己不是哈佛肄业,而是哈佛的成人夜大读了三年。
名校的光环不仅在娱乐圈格外亮丽,北大清华的文凭几乎可以在全中国各个领域通吃一生。
不能够爬上顶层,京城名校毕业的孩子们,也至少在官僚阶层里可保住中下层的一个位子。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在中国从隋朝起就有一定的道理。
只是读书道理是为了什么,这些被高晓松认为应该作为国家之栋梁的人们,为什么这几年会总有惊人的传闻。
前有福州的吴谢宇,后有这几天被议论纷纷的牟某翰。
吴谢宇消失的大半年里,北大无人找他,从师长到室友,并没有人关心他去哪儿了。
纵使在福州享有“宇神”的盛名,吴谢宇也不过是无数个从全国各地考进北大优异的灵魂之一。
在大三之前,吴谢宇就完成了刷题任务,离出国只差一步,而牟先生,按照南方周末的叙述,在学生会早已谋得了一官半职,还去过某个不是一般人能去的地方进行了暑期实习。
这些精英们上了大学也毫不松懈的完成了父母和家族对他们的期待。
在追求辉煌的个人未来上,这两个人都做的无懈可击。
只是为何我们要恭维这些的灵魂,难道就因为他们头上有那两个金字招牌?
02“主人”和“妈妈”
作为很敢说的媒体,南方周末自从自媒体的出现后,长篇大论产生的影响力便直线下降。
小情侣前半段的故事很普通,是关于一个已经成功挤入北大精英圈的男人对师妹的帮助。
故事发展到这里,一切正常,除了他们异于一般学生的官瘾之外。
两个人相恋之后,男的管女的叫妈妈,女的管男的叫主人。
这种奇怪的称呼还渗透到了两个人的实质关系里。
当一个男人管自己女朋友叫妈妈时候,这个考入北大有高智商的女生,依旧没有下定决心离开那个她口中长得像刘昊然的男人。
这是悲剧的开始。
北大“刘昊然”的照片被流传在网络上后,成为悲剧中最大的黑色幽默。
姑娘们说这是刘昊然被黑最厉害的一回。
大约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两人之间的爱情也是真的出现过。
因为女友坦诚不是将第一次给了自己,两个人就演了一出比琼瑶阿姨电视剧还激烈的爱情戏,其中还夹杂着要求女方割掉输卵管之类的传闻,就是马景涛也不敢出演这样的剧本。
应对繁忙的学业,积极准备专业考试,做各类社会工作,中间还要穿插一场撕心裂肺的爱恨情仇。
他们的人生怎么能过的这样丰富多彩。
03这门“闲事”谁管?
这个故事里的女主角自杀后,成了植物人。
这句话很重要,而且他告诉大家,在女友试图寻死的时候,他找遍了宾馆,还为她进行了十分钟的抢救。
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迅速发酵后,似乎人们晓得了一些“什么”。
也许因为这些“什么”,这件事又将成为一件理不清的家务事和一件少年轻狂的风流轶事。
家丑不可外扬,只希望假如心理上真的存在某种难以诉说给其他人听的困扰,这个人有一天可以将这些事情说给《成长的烦恼》里的杰森医生听。
2020年了,一味的护短并不符合这个时代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