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桑梓
河南鹤壁,一栋破旧的楼房内。
每天清晨,妈妈都会背着140斤的儿子下楼,然后用电三轮车把他送到学校。
到中午再把他接回来,下午上课把他送过去,晚上放学又接回来。
图源@大米video
就这样,一天四趟。
坚持了7年,整整2500多个日日夜夜。
刚开始背着孩子还有点吃力,她就在每个楼梯口都放一张桌子,以便休息。
后来,她越来越熟练,力气越来越大,只需要3分钟就能把孩子背下楼。
原来,这是一个患有罕见病的孩子。
从5岁开始,就被检查出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虽然才15岁,体重就高达140斤,严重影响日常走路。
但即便这样,妈妈也坚持让他返校上课:
“孩子不放弃,我有什么理由放弃呢?”
很朴素的一句话,听来让人动容。
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目前大约有2000万罕见病患者,而每年新出生的罕见病婴儿大约超过20万。
也就是说,每100个新生婴儿里,就有1个患有罕见病。
看到这个数字,我久久不能平静。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最宝贵、最柔软的存在。
万一某天生病了,父母就像是被拉进绝望的深渊,凌迟处死。
孩子生病,最自责的永远是父母
看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北京,南礼士路公园。
一到晚上,就挤满了外地中年人,他们大多数都是带着孩子来治病的。
为了省钱,舍不得住旅馆,只能挤公园。
50岁的张福忠,是千军万马中的一员。
前几年,10岁的小女儿突发高烧。
从村、镇、县、再到北京,他们一路辗转后,才知道女儿得的是一个罕见病,需要骨髓移植,各种治疗费用要60万。
他不知道钱从哪儿来,只能治一步看一步。
为此,他对自己苛责到了极点。
每天住在公园内,舍不得花钱洗澡。
然后买十块钱两斤的大饼,喝着医院接的免费热水,就是一天的伙食。
唯一一次吃包子,还是因为给女儿骨髓配型检测,需要抽血。
为了配型成功,他那天下了血本,吃了9个包子。
这一幕,让我想到了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中的场景。
儿子患上脑癌后,一家人的生活节奏发生了巨大改变。
图源: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
平日里乐观大方的妈妈,却为了几块钱的停车费和人不停掰扯。
工作上体面拔尖的爸爸,为了多攒几个钱,下班后去做滴滴兼职,背心破了洞都不舍得换。
你看。
孩子生病,最痛苦的是父母,最自责的也是父母。
别看有的父母,在外头谈笑风生,光鲜亮丽。
只要孩子一病,立马被拉进炼狱,痛不欲生。
他们甚至都不敢对自己哪怕就好那么一点点,否则都觉得对不起孩子。
激发一个人的无穷潜力,给他一个孩子就够了
电影《中国飞侠》中,讲了这样一个戳心的故事:
男人是外卖员,女人是保姆。
他们6岁的女儿患有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房间隔缺损,每天咳嗽得很厉害,严重的时候还喘不上气。
如果不动手术,恐有生命危险。
而手术费用,需要整整20万。
图源:电影《中国飞侠》
可他们手里仅有5万块存款。
看着昂贵的账单,女人一阵沉默之后提议说:
“要不我去佛山给人按脚吧。”
对于老婆要做的这份工作,男人自然打心底里不乐意。
但在孩子20万手术费面前,男人说不出半个“不”字。
而他,也开始了白天送外卖,晚上做代驾的生活。
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想想女儿的手术费。
那一刻,他变得更有冲劲了。
每天七点起床,七点四十把女儿送到学校,下午四点要去接她。
为了把接送女儿的时间抢回来,他必须比所有人都快,每天至少送完60单,每单不能超过10分钟。
熟悉辖区的每一个顾客,每一栋楼,知道在哪里上厕所不用排队,连每个红绿灯多少秒都记得一清二楚。
所有的时间,他都精确到了秒。
晚8点,他终于送完了最后一单外卖,可紧接着还要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换个衣服啃个面包,再兼职做代驾……
后来,这位为女儿治病的父亲,因为送外卖的速度和成绩过于优秀,被大家称作“中国飞侠”。
而现实生活中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就像那个上过热搜的父亲,他为救孩子亲手制药,某种程度上说,他也是一位跟死神抢孩子的“中国飞侠”。
图源:微博@不负我时光
我相信,他们在给孩子治病过程中,也一定绝望过,痛哭过。
但千百次的崩溃,敌不过孩子的一张笑脸。
每一次沮丧过后,他们又会重新打起精神:
为了孩子的健康,为了心中的信念。
说什么,都不能放弃!
拥有一个健康孩子,已经是为人父母的最大幸运
说起来,父母的最大幸运是什么呢?
不是财富,不是地位,而是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
前段时间,朋友和我分享了她去医院的故事,至今回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那天,她带着女儿去拿体检报告单。
定睛一看,上面4个字异常显眼:
恶性肿瘤。
她两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
找到医生询问,还没开口,眼泪就已经下来了。
直到一旁的女儿提醒她“妈妈,这上面不是我的名字”,朋友才晃过神来。
原来因为一时情急,朋友拿错了报告单。
那一刻,朋友才发现,拥有一个健康平安的孩子已经是莫大的幸福。
她感慨地和我说:
“这个事儿阴差阳错的,也算是给我敲了个警钟,过去总要求孩子不停地往前奔,但是停下来看看,健康就已经很幸运了。”
是啊。
有时候静下心来想想,现在父母的育儿焦虑真的过于严重了。
整天盯着孩子成才成名,仿佛这样才是一个家庭的最大欢喜。
但你去北医三院门口走一圈,你去儿童医院看一眼。
那里的父母,他们的最大心愿,就是让孩子做一个健健康康的人,平平安安地活。
他们的梦想,就是希望自家孩子终有一天能自己走出医院,然后跑到游乐场,跑去操场,酣畅淋漓地玩!
写到这儿,不由得长吁一口气——
在这个内卷时代,成绩,排名,奖状固然重要。
但只要一遇到“健康”二字,一切都会化作虚无。
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重要,就像没有什么比父母的爱更纯粹一样。
我们何其幸运,能有一个健康孩子。
真好。
—— End ——
作者:桑梓,用心写字,用爱成文。专注婚姻、育儿类文章,让您在婚姻、育儿路上少走弯路。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