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在去年马云于上海的外滩金融峰会讲话之后不久,蚂蚁集团的IPO就被上交所暂缓。
之后蚂蚁集团先后被两次约谈,包括马云在内的一些蚂蚁集团管理层人员也同时被约谈,至此科技金融的狂热被冷却下来。
紧接着,银保监会联合央行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支付宝方面率先下架了平台中的互联网存款产品。
不仅如此,支付宝方面后来又对蚂蚁花呗作出新的调整,针对大学生群体不提供花呗功能,这与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等5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有直接的联系。
由此可见,科技金融监管正快速趋于严格,然而在从事科技金融产业的,可不止阿里系的蚂蚁集团。
事实上,作为阿里强大对手的京东,在科技金融领域也一直做着布局,只不过相比较蚂蚁而言,可能要低调了很多。
京东方面的科技金融业务由京东数科来进行,事实上,早在去年的时候,京东数科就已经申请了在科创板上市,所以细算下来,京东数科与蚂蚁集团的步调似乎同频。
不过现在,京东数科的上市也暂缓了,不同于蚂蚁集团的是,京东数科是主动暂缓了科创板上市。
其实就在蚂蚁集团被暂缓上市后,京东数科也没有闲着,而且还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
例如蚂蚁被约谈之时,京东数科首先进行了人事上的大调整,京东集团首席合规官李娅云成为了京东数字科技的CEO,京东数字科技原CEO陈生强,成为了京东数字科技的副董事长。
但这还没完,十天之后,京东将云与AI业务与京东数科进行了整合,不得不说,这样整合后,科技感就强了很多。
紧接着,整合之后,京东就将这两者的结合成立了京东科技子集团,李娅云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该子集团的CEO。
可以看到,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以前京东数科的影子,业务和领导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实在蚂蚁之后,京东数科主动做出了这一系列的变化,就已经看出,刘强东最终还是放弃了之前的上市计划。
因为在蚂蚁被暂缓上市时,上交所就已经指出: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而且京东数科也已经与之前上市申请时大不一样了。
京东数科的此番种种动作,也无疑是为了适应新的监管环境下的要求,但这样之后就完善了吗?不一定,所以京东方面还需要继续观察。
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京东数科变身之后的京东科技,以后还是要选择上市,因为作为商业“新战场”的科技金融产业,通过上市融资,才能在更快的时间内扩大市场规模,占领市场先机。
根据新浪科技的报道,京东科技或许之后会选择在香港上市,所以无论是蚂蚁还是京东科技,上市都几乎是必然的,只不过都在等待时机的成熟。
所以刘强东主动放弃,其实是明智之举,否则重蹈蚂蚁的覆辙,反而可能让自己在未来措施良机,也算是吸取了蚂蚁的教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