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一下驳壳枪的疑云:驳壳枪真的只在中国火,外国无人问津么?

2022-08-20     不正经的军棍

原标题:再看一下驳壳枪的疑云:驳壳枪真的只在中国火,外国无人问津么?

今天偶然又看到关于驳壳枪的一些评论,还是很老套的那些“因为武器禁运才来到中国”、“在国外不受欢迎”.....诸如此类的老梗。说实话,我一直对一些很盛传的东西,都是持很大怀疑态度的,尤其是一些大台说过的一些东西,比如什么巴雷特被禁止打人、三棱刺被禁用之类的,都是假的。

驳壳枪是因为武器禁运,手枪不在此列才来到中国的,这点自然不必说了,离谱的不能再离谱了。咱就这么说一点,武器禁运的的协议是1919年5月5日签订的,英法美俄等一票国家一起签订的,而实际上,上世纪二十年代,军阀体系是最混乱的时候,那会儿军阀的武器都哪来的?张作霖的装甲兵、航空兵的坦克飞机都是哪来的呢?所谓武器禁运导致长枪进不来,纯纯的鬼扯,这几个签约国都玩了命的推销军剩呢,而驳壳枪是德国的,德国又不是签约国,凭啥遵守你们签约的协议呢?

而驳壳枪在国外不受欢迎这点,更是地地道道的鬼扯。从最早说德国人不喜欢、不会用驳壳枪,进而上升到了西方全不喜欢驳壳枪,以至于传着传着,驳壳枪成欧洲人眼里的没人要的残次品了。这些论调无非就是抓住当年德军选型输给了P08鲁格,而没选驳壳枪。但是这点能证明驳壳枪不受欢迎么?不能。

前些日子,聊过一次驳壳枪在欧洲是否受欢迎的问题,今天换个角度来聊一下。

探讨一把枪是否受欢迎,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看?能单单从选型失败这点来看么?不能。

枪是否受欢迎,第一看的就是产量,产量越多的枪,就越受欢迎,AK47就是如此。产量的多少,是由订单数量决定的,并不是军工厂脑子一热,产了一千万把枪,然后在库里扔着。武器这东西,多数时候都是有人下订单了,才会生产,一直都是如此。万一你生产的东西人家不要呢?人家要求按照自己的要求改一下咋办?而订单是从哪来的?各个国家的军队,哪个军队会选一把不咋地的手枪呢?

而驳壳枪产量有多少?毛瑟兵工厂自己生产的各个型号的驳壳枪就有110万把了,这里不包括中国、西班牙所生产的那些驳壳枪。柯尔特生产的M1911,生产了100年,才有273万把。同一时期的手枪,一枪二马三花口,生产的数量都没有驳壳枪多,柯尔特兵工厂自己生产的马牌撸子也只有57万把。

同一时期,德国的P08鲁格,生产数量是300万把,能大量生产的原因,无非就是当年选型赢了驳壳枪,而且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作为德军主力手枪使用的。那么,驳壳枪的110万把的产量,相比之下,比P08差么?并不差。在德军没当做主力手枪使用打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情况下,产量还在110万把,数量已经很不错了。

除了产量之外,就是型号的数量。型号越多的手枪,受欢迎的程度就越高,没人买的话,你搞那么多型号干嘛?

型号越多,说明的是选择这把枪的人就越多。不同的军队,在采购枪的时候,都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要求供应商对枪进行某些改动,改进出自己要求的型号。比如说,性能上的需求、人机功效上的需求、弹种上的需求,不同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包括现在,各国军队采购武器,都是如此,美国陆军前一阵子采用的XM5步枪,原型就是西格绍尔的MCX SPEAR。

再不就是,武器进行某些革新了,很多军队都换子弹了,枪也会跟着推出对应的版本,这也是枪受欢迎的一种体现。说明你这个武器还在用,还没被时代所抛弃,还是有人青睐,这样才会有对应的改进型号。

那么,驳壳枪的型号有多少?有M1897的土耳其版本,有M1899意大利海军版本、M1910波斯版本、M1916奥地利版本、一战德国陆军的M1916版本(大红九)、M1920法国警察版本,这些都是合约版本,依照订单需求所创建的型号。这些订单型号,并不算少了。

而毛瑟兵工厂自己生产的型号,同样有一堆版本。M1896紧凑型、M1896军官型、M1898卡宾枪型、M1912出口型、M1920重制版、M1921Bolo型、M1930简化型、M1932自动版(德军代号M712)。

另外西班牙还有七八个型号的驳壳枪,里面包括Astra904这些全自动版本的驳壳枪,斯大林曾经也收到过西班牙驳壳枪的礼物。西班牙的这些版本也是到处卖,甚至一度还把不少驳壳枪卖给了德国人。

Astra900

毛瑟兵工厂自己,在四十年代还在琢磨升级驳壳枪呢,四十年代就有官员提议把驳壳枪升级成9*25mm版本,专门出一个型号。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四十年代毛瑟兵工厂还没停止对驳壳枪的研究。咱这么想,如果一把枪不受欢迎,他研究这玩意儿干嘛?

除了产量、型号之外,另外就是使用国家有多少了,我国不必说了,使用得最多。欧洲的英国、法国、爱尔兰、奥地利、意大利、苏俄、拉脱维亚都用过,奥斯曼帝国也用了不少,北美的墨西哥,南美的玻利维亚、巴西都用过。这么多国家用过,你还说这把手枪不受欢迎么?不可能。

而德国人自己,一战的时候由于P08手枪产量问题,补充过一批9mm版本的大红9,订单直接下了15万把。二战的时候,德国空军依旧采购过M1930,作为摩托车组、高射炮组的武器,另外西班牙的Astra型号,也曾经出口过德国。另外,德国国防军、党卫军手枪不够用,也都是拿驳壳枪来凑数的。

而关于驳壳枪使用的历史事件,也是不少,我国例子太多了,南昌起义什么的都在用。在俄罗斯,沙皇一家被处决,使用的枪里面就有驳壳枪;1921年西班牙首相爱德华多·达托遇刺,行凶者使用的就是驳壳枪;1934年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一世遇刺,刺客使用的也是驳壳枪。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本人也是曾经使用驳壳枪的,乌姆杜尔曼战役和第二次布尔战争中使用的就是驳壳枪。苏联老电影里面,革命和内战时期,驳壳枪也是一款很有标志性的武器。

从这些里面看,驳壳枪在国外,在欧洲,并没有不受欢迎,反倒是非常受欢迎。其历史地位,虽然比不上M1911、P08这些使用时间非常长的手枪,但是从使用者数量、使用年限、生产数量来看,驳壳枪是二十世纪初期非常成功的一把手枪。这里面并不存在无人问津、不爱用的情况。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3d77b79cb348c6808756f877c7e7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