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健康在线 | 悄悄升高尿酸的隐形罪犯找到了!

2023-12-17   广东省中医院

原标题:肾病健康在线 | 悄悄升高尿酸的隐形罪犯找到了!

有的人明明已经很少吃海鲜、动物内脏、浓汤等高嘌呤食物了,但是血尿酸水平还是一直居高不下,痛风频繁发作。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我们承认饮食只是高尿酸血症的一个因素,只占20%的比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自我检查一下,是否已经严格控制饮食,是否还存在某些饮食误区?

01

尿酸的来源和排泄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

尿酸的来源分为两部分:

(1)含嘌呤的食物分解代谢产生:约占20%;

(2)人体细胞核分解代谢产生:约占80%。

尿酸的排泄主要有两条途径:

(1)经肾脏从尿液中排出:约占2/3,

(2)经消化道从粪便中排出:约占1/3。

高尿酸血症的成因,是由于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或两者都有。

饮食与高尿酸血症有密切的关系,其形式是多样的:

(1)高嘌呤食物从源头上增加尿酸的产生,如海鲜、动物内脏。

(2)含果糖的食物增加尿酸的产生,如蜂蜜、玉米糖浆。

(3)有些食物分解后转化为果糖,果糖增加尿酸的产生,如蔗糖、甜菜糖。

(4)酒精会使体内乳酸堆积,而乳酸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从而使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

02

果糖也影响嘌呤代谢

果糖的代谢过程会促进嘌呤合成,导致血清尿酸盐浓度升高。《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摄入含糖的软饮料和富含果糖的水、果汁与痛风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果糖对人体新陈代谢的不利影响,还不只是痛风、高尿酸血症,还与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挂钩。这些问题往往也是相伴而见。

很多人感慨,高尿酸血症越来越普遍,且日渐年轻化。这可能也是物质生活改善带来的“富贵病”。过去几十年的食品消费数据表明,食品消费模式向富含含糖饮料和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浆或蔗糖的加工食品的高热量饮食转变,人们的果糖摄入量大幅增加。

果糖摄入量增加主要是由于含糖饮料的消费增加,包括能量饮料、水果和软饮料,它们是这些饮食中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各类美食还常常离不开高果糖玉米糖浆,但过量的摄入会损害肠道、肝、肾,引起代谢综合征、脂肪肝、高尿酸。

也许,我们的高尿酸血症并不是从大鱼大肉、海鲜啤酒那里来的,而是从上图的烘烤蛋糕、发酵酸奶、冰淇淋、浓缩果汁、碳酸饮料、水果蜜饯、果酱甚至各种酱料那里悄悄来的。

03

建议

1. 少喝饮料:市面上销售的各种甜饮料,包括碳酸饮料、果汁、所谓的功能性饮料等是果糖最丰富的来源之一,高尿酸/痛风患者应该尽量不喝、少喝。

2. 可以喝纯净水、白开水、或弱碱性水,保证每日摄入水量达2-3L。

3. 小心甜食蜂蜜虽然营养价值较高,但是其果糖含量高达70%,高尿酸/痛风患者必须节制食用。芒果、荔枝、哈密瓜、西瓜、甜瓜等都是含糖量较高的水果。柑橘、桃、李、杏等含蔗糖较多,分解代谢后将有一半转化成果糖,也要注意限制。

4. 不要贪吃高热量食品。比如汉堡、可乐、烘焙糕点(甜甜圈、饼干、蛋糕、烘烤面包等),不要经常吃。

5. 适度蘸酱。各种果酱、花生酱、甜味酱、巧克力酱,不要迷恋。

6.养成阅读成分标签的习惯,关注高果糖玉米糖浆、蔗糖、玉米糖浆固体这些成分。

果糖,是悄悄升高我们尿酸水平的隐形元凶。我们无法完全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少添加糖源的食品的摄入量。这是预防高尿酸血症、减少痛风发作的重要调整。对于饮食不能控制病情的,应当遵从医嘱规范用药,控制血尿酸水平的长期达标,保护关节、肾脏。

END

吴禹池

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 擅长

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高尿酸血症/痛风/尿酸性肾病等肾脏疾病以及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炎、男性功能障碍等。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

执行编辑:黎 妍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