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要“被崛起”了!

2023-11-13     金投网

原标题:印度,又要“被崛起”了!

大概在读高中的时候, 就听到很多说印度马上就要崛起的声音,据说马上就要成为下一个中国, 十多年过去了, 这种声音一度甚嚣尘上,那我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印度的未来,它会崛起嘛?

印度凭啥能崛起呢?凭人多吗?

要知道,印度文盲率高达40%,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叫人口红利,巨量的文盲人口只能叫人口灾难。

2020年至今,印度高等学历人口不足1亿,占总人口比例不到8%,仍然大幅低于中国的15%。(印度高等教育没有专科和本科的学历划分,所谓“印度本科以上人口比例9%,高于中国的6%”,实属误解统计口径的乌龙)。

当年西班牙崛起,是因为冒险远洋发现了南美大陆;英国崛起是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来又打败了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掌握了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美国崛起是因为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发了战争财,二战以后又领导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重建了世界金融规则。

再说中国的崛起, 当年为了抵抗日本侵略,我们牺牲了千万人口,为了保卫新中国,与十六国联军血战朝鲜半岛,以牺牲数十万人的代价取得胜利,这才换来了苏联的156个援助项目,为我国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六七十年代,我们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节衣缩食研发出了两弹一星,这让我们彻底摆脱外敌入侵之患。50年代的土地革命,这为此后的大规模基建、建工业园区、建写字楼扫清了障碍;1952年开始的扫盲运动,让我过文盲率从建国初期的95%下降到去年的2.76%

1978年恢复高考至今,我国已累计2亿多大学生,每年新增上千万的大学毕业生,近百万的研究毕业生,这为我国经济腾飞、科技崛起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建国以后,国内的多次运动,为今天的中国崛起铺平了道路。改革开放后,我们又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加入WTO,这才走上了复兴之路。

总之,中国是在对外付出无数牺牲,对内刮骨疗毒的过程中崛起的

世界上哪个崛起的国家,不是经历了内外阵痛,在各种机缘巧合下才崛起的。

那么,请问印度凭什么崛起呢?

看到印度GDP增速达到7%,有些人就制造焦虑说印度要崛起了。

其实,这是杞人忧天,要知道,在1978年以前,中国GDP年均增长率7%以上,改革开放后,绝大多数年份都在10%以上,我们从2016年才开始降到7%以下。

印度现在的经济总量只有中国的1/6,按7% 的增速距离崛起还早呢。

而且,近几年来常被夸的印度制造,也是被高估了

早在2010年,印度政府就正式提出过“印度制造”。但是真正启动,是在2014年莫迪政府执政后。

虽然,莫迪高调标榜“民族主义”、时不时秀一把“对华强硬”,却对中国的发展经验极为推崇。他希望“印度制造”能够像“中国制造”一样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所以,他执政提出的很多政策方阵都是在模仿我们国家。

不过,因为各方面的原因,直至今日,印度本土制造业就是一套极端低配的工业体系,什么都能造,但是都只能将就用

本土制造业基础羸弱,“印度制造”的起飞就得靠“外来的和尚好念经”。2014年,莫迪上台后大力吸引外资,意图和日本制造、中国制造一样,以开放促改革,从代工开始起步。但是,改革不彻底,开放也艰难。糟糕的营商环境留不住“外来的和尚”。

并且,印度社会对外企有丰富的“养羊杀羊”经验。错综复杂的监管体系、“任性”的立法、随意发挥的税务机构,都是外企杀手,导致印度此前几次开放尝试都以失败告终。莫迪政府虽然是印度历史上少数的强势政府,但是依然无法改变糟糕的营商环境。辛苦引进的外企待不了几年就纷纷撤退。

印度政府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七八年,超过2000家跨国公司暂停其在印度的业务。各种花式挤兑,让人目不暇接。Vivo、小米等中国企业被查税,是印度挤兑外企的基本操作,可口可乐、福特、沃达丰、三星都踩过这些坑。

因此,莫迪捣鼓制造业近十年,依然没有“印度制造”的曙光。印度制造业占GDP的比重非但没上去,反而一路下滑,从2015年的15%滑落到2022年的13%。“印度制造”永远有故事,但也只有故事而已

再说崛起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保障,需要彻底革命把多内障碍扫清,需要有战略眼光的政府做长远规划,并且能够得到强力执行

这些印度有吗?

在军力方面,印度连巴基斯坦都打不赢,更别提免敌入侵了。

印巴战争时,印度陆军呼叫空军支援,结果等了半个月才来,直到今天,印军似乎都没有三军联合参谋部,这说明印度内部派系众多,这样内耗的体系有战斗力才怪。

印度的军事自古就是战五渣级别的,根本没有战斗力。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印度本身的军事工业基本上为零,所以军队是万国牌,军事战斗力很低,没有打败过世界大国的纪录。即使崛起了,军队也不会强大起来,而且非常脆弱,随便一个大国,都可以轻易的打败印度。

可以说,世界上排上号的帝国都征服过印度,比如希腊人、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英国人,他们到印度后,发现这帮原著民太好统治了,一掏枪就投降,根本下不了手,于是印度文明在30多次外地入侵中得以保存。

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人普遍很懒惰。

相比我们中国人,印度人的劳动生产率要低得多,尤其体现在那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简单工作中。比如在收银台上,印度经常会有两个人一起工作(一个扫码,一个计算),因为一个人会“忙不过来”

瓦拉纳西,印度的一座中等城市,在这里曾经有一户人家想盖个新房子,两层楼,每层总面积大概是220平方米。招了一支20个人的建筑队,生生干了五个月才把毛坯房盖出来,加上后续装修,足足花了大半年才算住进去

还有之前,咱们国家的一些印度的援建项目,出于建设成本考虑,不可避免请了一些当地建筑工人,而这个经历堪称噩梦。印度建筑工人天气热了要休息,天气冷了要休息,下雨要休息,遇到特殊的各种节日要休息,就连在正常施工的过程中,一些不能间断的工作(比如混凝土浇筑到一半)他们也是说停下就停下,对此中方管理人员毫无办法。毕竟是在别人的国家,即使报警处理,也会闹出很多纠纷。后来就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对于当地工人是能不用尽量不用,否则真的得不偿失,不仅影响工程进度、质量,还时常发生经济纠纷。

就这样的工作效率,它凭啥崛起,印度的GDP数据大家也别太当回事,牛粪和棚户区的铁皮塑料布都能进GDP里,这不是在开玩笑么 ,GDP增长宣传的再高,到头来也只是虚无缥缈的空头支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2e7eacd08463db5d11d832c7a629e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