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就是被寄予厚望的“巨星”胡歌。在...前面。
奚美娟、王志文、陆毅、马伊琍……成名后,她们都表现得从容不迫,没有迷失自我,没有急着出去赚快钱。
出生于上海的胡歌,也是一位“淡泊名利”的演员。当然,胡歌还有更大的野心——做一个内外兼修的顶尖演员。
可惜事与愿违,他在另一条“偶像”路上,越走越远。
前段时间《县委大院》开播的时候,很多人都看上了胡歌,却被一群配角给吸引了。
被寄予厚望的胡歌“抽水”后,他再次为别人做了“嫁衣”。这是他在现实中的窘境和尴尬。
不缺好评,不缺奖项,也不缺佳作。眼看着胡歌即将成为一线演员之一,但他的每一次敲门,都像是在踢一块钢板。
胡歌和顶级演员,甚至巨星,几乎都是一步之遥,都离目标很近。
与顶级演员相比,胡歌有何不同?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真正的巨星或者顶级演员是什么样的。
巨星演员,梁朝伟很有代表性,也是胡歌一直努力的方向。
两人都是从偶像小生一路奋斗到上位。他们也是自带阴郁气场的演员,很多人也将胡歌视为“下一个梁朝伟”。
40岁本该是一个演员的黄金年龄,而胡歌正处于这个节骨眼上。
但回头看看梁朝伟的40岁,差距就显现出来了。
在梁朝伟40岁的时候,《无间道》被释放了。凭借陈永仁一角,两度斩获金像奖和金马奖,屡次击败与他演对手戏的刘德华。
更不用说他已经拥有了《花样年华》《东邪西毒》《重庆森林》《悲情城市》等重量级作品,获奖无数。
时代不同,境遇不同,土壤也不同。
所以单纯拿年龄比是有失偏颇的,但是40岁的梁朝伟早已失去了自己的偶像,而胡歌显然也没有褪去这个光环。
再来说说内地的顶级演员。
段奕宏是出了名的戏痴,段奕宏身上那句“我愿做戏奴”并非虚言。
在《烈日灼心》中,他体验了与警察的生活。当他出去报警时,被犯人误认为是便衣。虚伪的程度让曹保平导演称赞他“有成为伟大演员的可能”。
单看这个斜夹着烟的动作,就可以看出正气十足的背后有一种“肆无忌惮”的感觉。
他的恐怖电影《细伟》。
仇恨、无奈、难过、怜惜等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段奕宏把食人魔演得淋漓尽致,让人觉得有些可惜。这是他的基础和实力。与胡歌合作过的“柏林影帝”廖凡,也总有出人意料的表现。
他演技不高,但总能击中细微之处。
就像他在《白日焰火》里的舞戏一样,寂寞、寂寞、悲伤……无需言语,观众只需要通过一个背影或者一个动作,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主人公的情绪。
顶级演员的实力不需要过多表现。他们要表达的情绪、情绪、态度甚至不需要直接向观众表达,观众也能深刻理解。
胡歌还不具备这种演技,偶像气质依旧没有消退。被寄予厚望的胡歌想要挣脱偶像人格的束缚,也在另一位偶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客观的说,胡歌的演技还不错,只是他自身的局限,或者说是作品的局限。
回过头来,为什么胡歌每次“登高”,都错过了最关键的画龙点睛之笔。
1.先是《伪装者》和《琅琊榜》给他点了“火”,可惜作品还没准备好。
2005年的电影《仙剑奇侠传》让胡歌成为内地顶级木偶演员之一。
诚然,胡歌对演技一直有着自己的追求,但直到2014年,他依然沉迷于偶像剧。
2015年,胡歌终于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事业巅峰,令人刮目相看。
今年,随着《伪装者》和《琅琊榜》的热播,胡歌成为了国内娱乐圈的炙手可热的演员。
两部剧的爆发恰到好处,不仅为他之前的偶像剧时代画上了句号,也说明了胡歌长期以来的演技积累。
事实证明,这两部戏将胡歌推上了神坛,他也成为了男演员中演技派的代表。
从白玉兰奖到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项应有尽有,无处不在的掌声和赞誉似乎证明了胡歌的成功。
《伪装者》和《琅琊榜》几乎成为了胡歌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代表作。
不过时过境迁,如今这两部作品回归,观众的态度似乎也不像以前那样将其视为佳作了。
《伪装者》在谍战片中加入了“流量明星”的元素,也成为了很多“谍战剧”的借鉴对象。
单说这部片子,再好的叙事,再好的演员撑戏,也难掩谍战剧的外衣,其实是一部玛丽苏偶像剧。
换句话说,《伪装者》太粉了。
从结构和内核上来说,与《伪装者》等剧相比,并不是谍战剧中最好的作品。
在观众眼里,《伪装者》跟后者不一样。
随着胡歌从偶像剧向严肃剧的转型,他的表演显然还没有脱离偶像剧的演技。
胡歌的表演符合《伪装者》《谍战剧》的设定,但不能定义为演技的飞跃。这一点,从当时关于“明家三兄弟”的讨论也可以看出。
靳东和王凯凭借这部剧迎来了事业的巅峰,而胡歌无功无过的表演,不愧是为兄弟俩做了“嫁衣”。
如果说《伪装者》是胡歌演艺转型的先行者,那么对他的意义显然更为重要。
《琅琊榜》当年一经播出,几乎成了现象级的盛事,尤其是胡歌饰演的《梅长苏》,更奠定了他一线演员的地位。
和《伪装者》一样,《琅琊榜》也是一部男主爽剧,尤其是和其他同类型的历史阴谋剧相比,《琅琊榜》的分量总是要低一些。
就《家国天下》的历史厚度而言,《琅琊榜》和《大明王朝》《雍正王朝》等经典剧集不在一个维度。
拉着天真无邪的大旗,人物重度面部化,被吹得灵异诡异,犹如儿戏。
总之,当时看《琅琊榜》会让人心潮澎湃,但时隔多年再看,你会发现矫揉造作的精巧剧情和悬而未决的剧情不由得深思熟虑。
这也是为什么胡歌的代表作很多,但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作品显然是不够的,重量和质量都无法支撑他成为顶级演员。
2.改造工作《南方车站的聚会》还是没有让胡歌翻身。
文艺片《南方车站的聚会》在戛纳电影节展映时,获得了全场长达四分钟的掌声。
好莱坞导演昆汀也称赞:这是我近年来看过的最美的电影。
这是胡歌首次以男主角的身份登上国际A级电影节的舞台,也是胡歌最接近巨星的一次。
可惜失败了。
胡歌在片中饰演亡命之徒“周泽农”。看完胡歌的表演,观众难免会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胡歌来出演?”
这可能是历史上逃犯最少的一次。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胡歌留了胡子,留了长发,还学会了武汉话。
整个人散发着颓废和邋遢的气息,观众能感觉到他想要突破以往的角色,发泄出“周泽农”的冷酷和愤恨。
然而,胡歌的努力还是失败了。他的眼睛太干净了。与其说他是亡命之徒,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抑郁的作家。
胡歌很努力想在大银幕上把一个复杂的角色诠释好,但是他做不到。
就像打棉花一样,表演的一瞬间爆发力就去掉了一半,让观众很难相信这个角色从头到尾都是黑帮。
像“周泽农”这样充满张力和号召力的角色,很容易发光,但不到位就很容易错过。
演员的演技很容易被内容压制,成为角色的工具。廖凡在《江湖儿女》中也演过黑帮,不同场景嘴里叼着烟的松垮模样,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黑帮态度。
哪怕只是一个甜蜜的举动,平静的表情依旧掩盖不了由内而外高涨的荷尔蒙。无需刻意表现角色的冷酷无情,却能让观众感受到大佬谈江湖的风范。
其实刁亦男导演也考虑过把胡歌和廖凡的角色互换,但是胡歌演的这个角色,所以会有强烈的反差,让观众觉得这个角色的感情比较复杂,不是还不错。
坏的相反。
胡歌的表演其实还可以更好。不代表他的演技可以历经沧桑。他的情绪表达仍然缺乏。
电影初期,一言不发的胡歌确实有一点气场,但随着剧情的延伸,这种气场减弱了。不管他怎么演,都很难符合角色本身的气质。
就连胡歌的演技也不如配角“麻哥”,“麻哥”一出,不用演戏,观众就知道这是一个流连街头的混混,满眼都是黑帮。
胡歌的性格没有《白日焰火》里的廖凡那样的回味和回味。扭曲与挣扎交织成一种共鸣,试图激发出“周泽农”这个角色的担当与冷酷。虚弱的。
这就是胡歌对于“美”的理解,就像陈鲁豫形容他的那样:“他可能会叛逆一辈子,但他永远不会叛逆。
”
他试图通过塑造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凶悍角色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是多变的。
不过胡歌的演技太稳太弱,以至于他的表现在观众的预期之内。这样的演技特点,让他在作品中不仅无法突破自我,还非常容易被配角攀比。
3.在《南方车站的聚会》中是这样,在《县委大院》中也是这样。
胡歌一直没能跨过的演戏障碍是他能演角色,但生活中却不擅长演戏。这也是为什么胡歌总是和顶级演员有距离的原因。
就像结局《县委大院》一样,观众对胡歌时隔五年的回归抱有很高的期待,但真正看完之后却隐约觉得胡歌的表演也不过如此。
从网友的评论中不难看出,“演技不翘臀”、“看不看”……甚至有人说这是“《琅琊榜》的梅长苏重生了”在《县委大院》。
”
胡歌饰演的县委书记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缺的大概就是“像”。
“谁演得像谁”应该是演员最基本的素质。胡歌的“不像”与他自身的气质有很大关系。不管是开会还是借钱,有时候这个形象都有点“飞”的感觉。
简单来说,胡歌什么都像他自己。而同样饰演秘书的高鑫,在中的表现显然要接地气得多,也更加“像”。
看到这也让我想起了胡歌在接受《县委大院》的拍摄之前,下了很大决心才决定接这部剧的说法。
他坦言,自己的人生与“梅小歌”大不相同,担心自己能否演好这个角色,让观众不上场。
现在看来,胡歌的担心并非多余,《县委大院》的群像剧无疑是成功的。
就胡歌的个人表现而言,虽然比同剧的黄磊、刘涛等人的表现要好,但在细节处理上还是碾压剧中的配角。
演技。
比如王潇饰演的“乔胜利”,被舅舅骂的时候,微微弯腰,嘴角尴尬地笑了笑,委屈巴结的出现在荧幕上。
光看这叉腰动作,就树立了一个断腿心碎的基层干部形象。
看看任成伟饰演的村主任“三宝”,用一瓣蒜表演了自己的骄傲。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真正考验演员演技的,恰恰是这些细小的地方,而胡歌恰好在这些地方欠缺细节。
前面我们提到,胡歌几乎具备成为巨星的有利因素,但每次最后一脚,他都像是在踢钢板。
身上若隐若现的偶像气质,以及那些没有厚度和深度的“一次性”作品,都成为了胡歌成为巨星的绊脚石。
前面说了这么多,我们当然不是为了唱衰、否定胡歌而来“判刑”胡歌的。
平心而论,在国内娱乐圈,胡歌已经打败了99%的演员。
作为娱乐圈众所周知的“失踪者”和“名利场逃兵”,胡歌的人品和艺术修养无可非议。
他有着一颗追求艺术的赤诚之心,除了演戏,很少出现在大众面前。
他一次次逃离名利场。面对娱乐圈的浮华,他选择出国留学,演戏打磨自己。
光是他爱惜羽毛、拒绝综艺的态度,就比《跑男》和《极限男声》高了一个档次不止。
这种做事认真、做事天真无邪的“清流”越来越少了。国内娱乐圈需要这样的演员。
现在胡歌正在主演王家卫的《繁花》,从三十几岁到四十多岁。除了王导慢工出细活之外,胡歌也做足了功课。
万众期待的《繁花》能否帮助胡歌向巨星之路再迈进一步,我们拭目以待!
这一次,希望他能彻底踢开大门,成为巨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