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4日,德意志留声机唱片公司( Deutsche Grammophon)发行了小提琴超级巨星大卫·葛瑞特(David Garrett)的全新专辑《Iconic》,灵感来自于20世纪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们,专辑收录的26首曲目,包括来自巴赫、德沃夏克、格鲁克、克莱斯勒、门德尔松和舒曼等作曲家的经典作品,这些令人心动、富有灵魂的旋律唤起了小提琴的黄金时代。
一年后的今天,大卫·葛瑞特在北京Today at Apple活动上首次与中国观众分享了《Iconic》专辑背后的故事,并与吉他手弗兰克·范德海登(Franck van der Heijden)一起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二重奏表演。
值得期待的是大卫·葛瑞特三重奏“ICONIC经典回眸” 2023世界巡回演奏会中国站也将于明日华丽开启。作为音乐家本人的首度访华巡演,大卫·葛瑞特将在11月4到16日,陆续在重庆施光南大剧院、成都四川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广州星海音乐厅、深圳莲花山草地音乐节、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武汉琴台音乐厅分别进行七场”ICONIC”主题音乐会,向古典音乐大师与二十世纪黄金时代的小提琴演奏家们致敬。同时,专辑《ICONIC》CD也将于11月7日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起售。
《ICONIC》专辑涵盖了从巴洛克天才巴赫到魔法般温柔的爱尔兰民歌《丹尼男孩》。舒曼美妙的《梦幻曲》以小提琴和吉他的新编版本呈现,还有加布里埃尔·福雷的《梦后》,也通过这种方式变成了一首令人着迷的无言之歌。同时专辑中还包括法国浪漫主义作曲家卡米尔·圣桑原本为大型交响乐队创作的具有大胆音响表现力的《鼓楼之舞》。所有曲目都经过重新编曲,以小提琴和吉他的组合进行演奏,葛瑞特解释说:“这是一种特别具有吸引力的乐器组合,”他还补充道,“我们也将带着这个专辑巡回演出,但愿能让年轻的观众更亲近古典音乐。”
同时,大卫·葛瑞特还与世界著名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合作演绎了舒伯特的《圣母颂》,与他的老师伊扎克·帕尔曼合作肖斯塔科维奇的《前奏曲》,与日本长笛演奏家Cocomi合作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与德国小号演奏家蒂尔·布伦纳合作迪尼库高难度的《霍拉舞曲》。
这些作品不仅在旋律上让葛瑞特倍感亲切,大多数还与他年少时的音乐偶像紧密相联,这些音乐偶像在他的早年期间起到了绝对的灯塔作用。“海菲茨、克莱斯勒、弗朗西斯卡蒂、格鲁米奥等演奏家,当然还有伟大的耶胡迪·梅纽因,都是我心目中的音乐英雄。”大卫·葛瑞特这样解释他以“Iconic”为专辑起名的缘由。“令人遗憾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小提琴家已经不再演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师们在独奏会上演奏的那些短小精悍、令人过耳难忘的作品。”大卫·葛瑞特感慨,“这也是为什么有机会让这些美丽的作品在舞台上重生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这些作品塑造了我的音乐思维,”大卫·葛瑞特解释说,“我自己曾录制过许多精湛的专辑,而这一次对我来说尤为重要的是重新关注本质——关注真正能触动心灵的东西。《Iconic》中的作品并不以演奏技巧为主。它们拥有美妙的旋律,让聆听者更接近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和谐!”
大卫·葛瑞特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十岁时首次登台演出,三年后就成为德意志唱片公司签约的最年轻的艺术家。十多岁时,他就开始了辉煌的独奏生涯,并录制了帕格尼尼全部二十四首难度极高的随想曲。随后,他作为伊扎克·帕尔曼的第一批学生之一,进入了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
他曾与世界上许多一流管弦乐团和指挥家合作演出,并在全球各地举办了多场音乐会,涵盖摇滚经典、古典奏鸣曲、独奏作品和电影主题曲等。他的自传《Wenn ihr wüsstet》(“如果你仅知道”)于去年早些时候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