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柏蓝2020年的第99篇文章
本文 2349字,阅读全文约4分钟
来源:赛柏蓝/新华社
整理:阿妮娅
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 ,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冠病毒
刚刚,新华社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获悉,该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据了解,上海药物所启动由蒋华良院士牵头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药物研究应急攻关团队,在前期SARS相关研究和药物发现成果基础上,聚焦针对该病毒的治疗候选新药筛选、评价和老药新用研究。
新华社报道称:上海药物所长期从事抗病毒药物研究,2003年“非典”期间,上海药物所左建平团队率先证实双黄连口服液具有抗SARS冠状病毒作用,十余年来又陆续证实双黄连口服液对流感病毒(H7N9、H1N1、H5N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效应。
目前,该药物已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开展临床研究。
而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今晚联合发布该消息后,赛柏蓝在网上销售渠道中查询,双黄连口服液已基本脱销。
多个中成药,进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除了双黄连口服液外,此前已有多个中成药被推荐在疫情防治中发挥作用。
1月28日,国家发布最新版新型肺炎诊疗方案,藿香正气、连花清瘟、金花清感颗粒、安宫牛黄丸等中成药被推荐使用。
文件显示,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相关部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进行了修订。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曾对中国医药报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对中医治疗方案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增设医学观察期和临床治疗期的界定,对于门诊病人进行分层,表现为乏力、伴有胃肠不适或发热的病人,设为医学观察期。
“在此期间,我们推荐患者使用在SARS、甲流期间经过药物筛选研究的中成药,便于民众大范围尽快治疗感冒和流感,减轻压力。对于住院病人设为临床治疗期,根据病人危重情况分为轻、中、重期及恢复期,每一期明确处方,使各地使用更加清晰明了,并推荐尽早使用中药注射剂,以提高免疫力、缓解症状、缩短病程。”黄璐琦表示。
因此,相比第三版,第四版有多个中成药被推荐使用。
1.医学观察期
临床表现1:乏力伴胃肠不适
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
临床表现2:乏力伴发热
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
2.临床治疗期
(2)中期:疫毒闭肺
临床表现:身热不退或往来寒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腹胀便秘。胸闷气促,咳嗽喘憋,动则气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推荐中成药:喜炎平注射剂,血必净注射剂
(3)重症期: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喑,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据了解,此版中医诊疗方案不仅是第一线医疗救治人员的实际经验,还充分结合了后方科研支撑,而专家组也充分听取了相关建议。
中西医结合,对疫情防控很有利
疫情发展日益严峻,积极发挥中医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是各方努力的方向。
此前,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文件中强调,各有关医疗机构要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建立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效果。
疫情发生以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派出两批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专家奔赴武汉,又先后派出两支国家中医医疗队驰援武汉。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对中国医药报表示:此次疫情中西医结合对疫情防控很有利。
28日,钟南山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我们也在考虑中医的作用,中医一开始就要介入,别到最后不行了才看。在广东就是这么做,在很多地方也这么做”。
截至目前,已有甘肃、河南、江西、山东、陕西、四川等10省市发布中医药防治方案。
河南省更为“硬核”,给出了让中医界更为振奋的举措:
1、没有中医医师参与治疗的定点医院要立即安排中医参与治疗
2、确保每个定点医院至少有一名中医医师参与诊疗,提供中医治疗意见
3、确保所有确诊病例尽早、及时、全病程使用中医中药
4、确保中西医协同机制落实,有效发挥中医中药的治疗作用
5、要建立规范的中医诊疗流程,做好中医诊疗记录整理和总结
继2003年非典后,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作用在不断被重视,此次双黄连口服液出现新进展,也进一步证实了这点。
本文版权归赛柏蓝(ID:Mic366)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