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一个神人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以及智谋丝毫不亚于诸葛亮。诸葛亮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时帮助刘备打天下,其未卜先知、运筹帷幄,号称三国时期谋士第一。而此人就是刘伯温,民间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为朱元璋建立大明及后期稳定大明江山作出卓越功勋。刘伯温原名刘基,字伯温。年少时便因聪慧过人、过目不忘而闻名,在刘基十二岁时就考得秀才,十四岁时便能熟读春秋经,倒背如流、知其含义。邻居街坊都称刘基为神童。
辞官后的刘基就过起了隐居田园的生活,从公元1343年到公元1352年之间,刘基先后两次上任,最终因看到元朝腐败,愤恨之下再次辞官回到家乡。在公元1360年,50岁的刘基被朱元璋礼聘到身边,成为朱元璋的军师。刘基从此为朱元璋效力,他为朱元璋效力的原因很简单,天下纷争,百姓受难。而在刘基眼里,朱元璋是一个能够一统天下的明君,能解救天下黎民百姓免于苦难。朱元璋有了刘伯温之后,如鱼得水,顺利平定了张士诚、陈友谅,实现了北伐中原的大计。
朱元璋称帝后,刘伯温劝朱元璋为民着想,并以宋、元两朝过于宽纵而失天下为例整治朝纲,下令御史检举,无论何等官位只要犯错一律依法严惩。所以一直以来,民间百姓对刘伯温很有好感。刘伯不但温博览群书,而且对天文地理,易经八卦,理学也研究很深。尤喜欢预测未来事。当朱元璋称帝后变得疑心很重,对开国功臣下杀手。原因也简单,他深知皇帝之位得来不易怕自己死后,这些功臣将来会对自己的江山社稷不利。所以,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更为了自己的后代子孙能够顺利执掌皇权,同时也使明朝能够顺利延续下去,他宁可留下骂名也要用各种理由诛尽功臣。
有一天,他又在忧虑自己的大明朝能否长久存在,想到刘伯温号称能知过去未来,何不召来问一问?刘伯温进宫以后,听了朱元璋的意思,便算了一卦。刘伯温说,天机不可泄露,我卜得四字,除此外不可多说,多说则有崩坏之事。意思是说得太多可能会导致意外的灾难。随后他写了四个字:遇顺即止。朱元璋看后,沉默不语。他思来想去,觉得这四字里面最顶用的其实是顺字。繁体的顺字可以拆为川、百、八,川字又是倒着的三,朱元璋据此认为这是预示着明朝可以存在三百零八年。
朱元璋很满意,唐朝存续还不到300年呢,308年也能算少。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理解错了。大明只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而"顺"实际是指的李自成起义后建立的大顺朝。明朝就是在大顺兴起后迅速衰败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