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吊打主观?绩优产品Say No!

2023-11-28   私募排排网

原标题:量化吊打主观?绩优产品Say No!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私募排排网”。

近些年,“量化吊打主观”的声音越来越多,尤其在今年来持续震荡的市场行情下,量化私募在业绩上的突出表现使得市场的风向越来越倾向于一边倒。

尽管量化投资“黑箱”式的投资模型难以被理解,但较为可观的业绩,已然使“跌的时候比指数跌得少,涨的时候比指数涨得多”的说法深入人心。

量化投资真的是无往不利吗?主观投资的希望在哪里?

量化多头完胜主观多头?

众所周知,主观投资高度依赖基金经理的个人经验和对市场的观察来做投资决策,而量化投资则是通过使用数学模型和数据分析来做出投资决策。

从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的主观多头指数和量化多头指数来看,近三年主观多头产品的整体表现,面对量化多头已然全面落入下风。

这样的表现背后,与近些年的市场风格也有关系:

2021-2022年这两年间,高波动、中小票流动性充沛的市场环境,对于广泛选股、靠交易赚钱的量化策略较为友好,也成就了量化私募如今的声势。

而主观私募基金经理选股策略往往围绕公司质地,强调公司治理和护城河。符合条件的那些商业模式好、竞争能力强的高质量公司,近两年基本都处于消化估值阶段,自然难有表现。

但如果只看指数表现,将主观多头策略“一竿子打死”,似乎有颇多不公,毕竟在这样的对比中,业绩分化巨大的主观多头策略,较量化多头策略有着天然的

主观基金经理大多重仓能力范围内最看好的股票,不同的基金经理风格偏好、擅长的板块都不一样,因此在同样风格的市场中收益自然也难以一致。而且不同基金经理的选股、回撤控制水平,甚至可能有着云泥之别。

而量化私募主流的指增产品都以指数为基准,尽管超额收益有高有低,但私募间业绩分化不会像主观多头那样大。

值得注意的是,笔者查看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中的“主观多头优选指数”,对比发现,这个指数近三年表现竟然和量化多头指数不分伯仲!

更进一步对比发现,主观多头优选指数在2021年和2022年,都是跑赢了量化多头指数,直到今年才被量化多头指数反超。

为何主观多头优选指数表现不输量化多头指数?

答案出自指数的编制规则,私募排排网的主观多头优选指数,除了对于成分产品的业绩披露、公司管理规模有要求以外,还要求其收益、最大回撤以及夏普比率均处于同策略前50%(近五年,如不满五年则取三年,不满三年则两年、一年)。

换句话说,在甩掉一些“拖后腿”的产品后,主观多头策略其实也可以有不输量化多头策略的表现。

当然,对于主观多头“优中选优”,然后与量化多头产品的整体表现对比,多少还是有些不公平。我们不妨筛选出各自的绩优产品,做进一步对比。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笔者筛选出了主观多头优选指数中,今年1-10月以及近三年收益居前20的产品(公司规模限制在5亿以上),以及头部私募量化多头产品中,今年1-10月以及近三年收益居前20的产品。

主观多头优选产品VS头部私募量化产品,业绩谁更强?

首先来看主观多头优选指数中,今年1-10月收益居前20的产品。上榜产品均录得***%以上的收益,恒邦兆丰、君之健投资和千榕资产旗下产品分别夺得前三。

[应合规要求,私募基金不能公开展示业绩,文中涉及收益数据用***替代,合格投资者可查看收益数据。]

聚焦头部私募发现,君之健投资、东方港湾、日斗投资、康曼德资本、广东德汇投资和望正资产均有产品上榜。

其中君之健投资旗下的“君之健翱翔稳进”今年1-10月收益率达***%,该产品的基金经理是张勇。

公开资料显示,君之健投资成立于2015年11月,是一家以股票策略为核心策略的主观私募,目前趋于平台化运作,旗下有张友军、张勇等四位基金经理在管理产品。公司的投资理念讲究顺势而为,波段操作,挖掘低估且有安全边际的投资品种,在控制回撤的前提下追求长期收益。

主观多头优选指数中,近三年收益居前20的产品,均录得***%以上的收益,亚鞅资产、千榕资产和华安合鑫旗下产品分别夺得前三。

近三年榜中有多家头部主观私募的身影,包括复胜资产、日斗投资、仁桥资产和君之健投资。

其中日斗投资旗下的“日斗枫藤价值一号”近三年收益达***%,该产品基金经理是邹文,公开资料显示,邹文拥有20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曾任职于香港博文基金总经理兼投资部负责人,专注于港股、B股、中概股的研究。

再来看头部私募量化多头产品中,今年1-10月收益居前20的产品。上榜产品均录得***%以上的收益,盛冠达、思勰投资和宽德私募旗下产品分别夺得前三,产品策略均为量化选股。

宽德私募旗下有2只产品上榜,在榜单中排名三、四位。其中,“上海宽德飞虹1号”1-10月收益为***%,该产品基金经理为徐御之;“上海宽德飞虹5号”1-10月收益为***%,该产品基金经理为诸康平。

公开资料显示,徐御之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数学系,曾公派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进行高性能计算科研,加入宽德私募后主导研究团队建设,由实习生一路成长为宽德私募的合伙人,也是如今宽德私募的实控人。

而诸康平本科毕业于上海交大数学系,后于纽约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学位,拥有8年海内外量化投研经验,历任海外对冲基金Seven Eight Capital量化研究员、GSA Capital投资经理,专注于统计套利量化策略。

最后来看头部私募量化多头产品中,近三年收益居前20的产品。上榜产品均录得***%以上的收益,盛冠达、稳博投资和九坤投资旗下产品分别夺得前三。近三年榜上指增产品占据了多数席位。

盛冠达旗下的量化选股产品“盛冠达股票量化2号”蝉联两榜冠军,今年1-10月收益达***%,近三年收益达***%。

“盛冠达股票量化2号”的基金经理是何纯,他200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2012年开始专职事股票投资,投资市场覆盖日、韩、新、马等多地,2015年开始着力于研究量化交易。盛冠达成立于2013年12月,是国内较早一批从事量化投资的“本土派”先驱者,致力于打造国内卓越的平台型量化私募。

总结

观察主观多头优选指数和头部私募量化产品中的绩优产品,我们可以发现,今年以来主观多头的表现比起量化多头确实有所不及,但仍有不少绩优产品表现可观;而从近三年这个中长期维度来看,主观多头绩优产品的表现还要胜过量化多头绩优产品。

事实上,量化多头策略也绝非无往而不利,譬如在风格较为单一的市场中,量化策略往往表现一般。

而波动就像是股市的心跳一般,市场运行,心跳不止——这里说的波动包括市场的风格变化、结构变化、热度变化等等。

哪怕是整体风格对量化策略较为友好的2021-2022年,也有如2021年初,少数个股抱团,多数个股跑不赢指数的时候;有如2021年四季度,策略短期拥挤,市场风格突然变化的时候。

包括今年一季度,中特估、AIGC概念热度空前,两大主线轮动,交易量高度集中,导致其他板块流动性较差,量化策略也不好创造超额。

说到底,投资并非是“非此即彼”,不同策略的合理配置,可以有效丰富投资组合的收益来源以及平衡风险。与其押注单一策略,不如多看看不同策略的绩优产品。

风险揭示:投资有风险,本资料涉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或预测产品未来收益。投资者应谨慎注意各项风险,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销售文件,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对投资决策自负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