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全市哲学社会科学,菏泽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全市社科普及工作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我市2023年度社科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了解到,在社科普及方面,市社科联坚持以《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为遵循,充分发挥社科普及工作在贯通理论与群众之间桥梁纽带的独特作用,打造丰富多彩的社科普及活动,让社会科学真正走进群众心里,凝聚起思想引领的磅礴力量。
不断擦亮科普品牌,打造“不落幕”社科普及周。以“学习贯彻二十大,奋发有为开新局”为主题,成功举办山东省暨菏泽市第二十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策划开展了主题图片展、黄河滩区农耕文化科普展、非遗文化展演、专家讲座、百姓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等近100项有内容、有特色、有看头的社科普及主题活动。新华网、光明网、大众日报、“学习强国”山东平台、齐鲁晚报等国家和省级主流媒体进行了专门报道,有力推动和扩大了社科普及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突出为民惠民,常态化开展社科专家走基层活动。组织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社科专家和志愿者,以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民法典等为主要内容,紧密结合受众的不同需求,采取专家宣讲、百姓宣讲、发布网络短视频等方式,进行大众化、分众化宣讲,用群众听得懂、感兴趣、接地气的话语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用心用情用力把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到位。
推陈出新,打造文化“两创”新品牌。以黄河文化知识的社科普及为切入点,推出以荣海生同志为代表的黄河文化理论研究、社科普及团队,联合山东财经大学、菏泽学院深入菏泽沿黄县区开展调研,探寻黄河文化历史,为深刻阐释黄河文化“两创”提供优秀素材。编辑出版《菏泽历史文化故事》,与《大众日报》融媒体合作,录制 “菏泽历史文化遗址”视频节目;到齐鲁大讲坛、高校、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举办《黄河与汉文化源头》《黄河与九州之古兖州变迁》等文化讲座近20场,生动讲述黄河故事,为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和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新高地贡献菏泽社科力量。
下足“联”字功,构建“大社科”工作格局。整合各方资源,聚焦群众需求,组织各县区社科联、社科普及教育基地结合自身文化优势,打造有特色、有亮点、接地气的社科普及品牌,广泛开展各种红色科普、文化传承、爱国主义教育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社会参与量逾20万人次。组织优秀社科普及教育基地代表——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赴延安观摩交流,对标对表学习先进地区社科工作理念和经验做法,提升社科工作水平。编印信息交流内资,通过“菏泽社科界”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社科普及、政策解读、理论宣传和工作动态,加强主流舆论宣传引导,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下一步,市社科联将在深化内化转化上用心用情用力;持续擦亮社科普及周活动品牌,线上线下齐发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深化咨政研究,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和助手,在全力开创突破菏泽、后来居上崭新篇章新征程中贡献社科智慧和力量。 记者 郭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