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游戏,她竟然放任孩子玩了一年,如今后悔了吗?

2023-08-01     窈窕妈妈

原标题:孩子沉迷游戏,她竟然放任孩子玩了一年,如今后悔了吗?

hi,我是窈窕妈妈,点击关注我

来源 | 童书妈妈三川玲(ID:tongshuchubanmama)

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暑假已经过半,相信不少家长和孩子因为玩手机的事,没少斗智斗勇。

但是,有这样一位妈妈,她的孩子不仅拥有游戏自由,甚至能在暑假整天不被管束的玩iPad超过5个小时。

她把孩子送进夏令营,老师发现这个孩子的很多创意,竟然都来源于玩游戏的经历。

其实,从严格限制手机和iPad使用,到后来给孩子游戏自由,这过程中孩子妈妈经历了极度焦虑,不断反复、崩溃又重建,直到现在她也还在探索之中。

不过,刚刚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又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对游戏的认知也更新,母子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她是怎么做到的?

今天我想把她的故事分享给你们,希望给同样苦恼的家长朋友们一些启示。

以下是她的自述:

因为玩iPad

亲子关系陷入僵局

儿子小时候上的幼儿园,对电子产品环境要求认真且严格,希望孩子尽量不看电视,家里最好没有电视,声光电的玩具是不被推荐的,手机和iPad更是极度不受欢迎。

受到幼儿园的影响,那时我把电子产品视为洪水猛兽,恨不能把电视藏起来,把电子产品完全从孩子的世界里清除,3岁之前,他不知道什么是iPad。

然而,我发现电子产品无孔不入,根本“堵”不住,商场里有电子屏幕、饭店里有电视、连电梯里都有视频广告,走亲串戚也开始陆续碰到动画片,和朋友结伴出行,人家的孩子用手机玩儿游戏,他巴巴地看得走不动道儿……

我们开始有限制地允许他看动画片,一天就看一集,看完就得关,游戏只能玩5分钟,时间到就得立刻上交。

但3岁之后,随着自我意识萌发,他不断地对抗我,每次上交手机都像在割他的肉,而我对他也产生了剧烈的情绪,我们的冲突愈发激烈,对抗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于是,儿子4岁半那年,我做了个冒险的决定:放手让他玩iPad。

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主要两个。

第一,我发现我无法控制他玩游戏这件事,因为他根本不听我的话。我对他说,已经一个小时了,出去玩玩吧,他说我不玩,我只想玩游戏;如果我强制停止他玩,就会招致他强烈抵抗,亲子关系降到冰点。

第二,我也意识到,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孩子们,已然无法与电子产品隔离,未来世界必须具备网络应对能力才能更好地生存,“控制和限制”一定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但,正确的解决办法是什么?我不知道,我既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也不知道如何帮助自己。所以,在看不到路的时候,我只能“被迫大胆”了一回,把iPad交给了他,并暗自奢望,他能在自由中慢慢学习自我管理。

原来我是个

控制欲极强的妈妈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儿子成为了拥有电子产品自由的孩子。

可对我来说,放手的过程特别艰难,眼睁睁看着他玩却不管,极其痛苦。

最初,我虽然做了把iPad交给孩子的决定,但内心并没真正认可他玩电子产品的行为,我仍觉得一切游戏都是“垃圾”。

只是希望很快得到一个会管理电子产品的孩子,可一旦进展不顺利,我就立刻被打回“焦虑”原形,情绪失控。

我原以为我们的问题是:孩子着迷电子产品,而我在强制没收和自由放纵之间找不到平衡。但我渐渐地发现:我们的问题不是应该怎么管孩子,而是,我为什么如此想要控制他?

回顾过往的养育方式,我看到了自己是个极度“自我”的妈妈。

我认为好就一定绝对唯一好,我认为不好就必然相当不好,不接受反驳。

我执着于用自己的方式去和他相处,希望一切都按我的来,喜欢控制一切,这导致我和孩子并没有建立紧密的联结。

那时,我们之间很少有基于心灵的交流,只有一些不痛不痒的对话:“饿了吗?”“吃了吗?”“作业写了吗?”最触动我的一次是,他流着眼泪对我说:妈妈,我觉得你一点也不懂我!

虽然孩子由我带大,他却更爱只能偶尔陪他玩的爸爸,爸爸下班了,他会马上立刻扔掉iPad,iPad和爸爸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我内心其实非常渴望养育好我的孩子,做一个“好妈妈”,可现实中不断地被孩子否定和抗拒,我很挫败,在没有更好办法处理我和孩子在电子产品上的冲突时,我只好选择走上了解自己、探索自己、改变自己的道路。

努力只做一件事

让我和儿子的关系变好

我开始学习倾听、表达以及沟通,开始了解游戏都好在哪里,他爱玩什么游戏,玩游戏的诉求又是什么。

我还约谈了一些特别爱打游戏又打得非常好的成年朋友,他们告诉我游戏如何让生活变得更好,于是我给孩子买了更高质量的游戏机……

慢慢地,儿子察觉到了我的变化,更愿意跟我交谈了。他和我分享游戏中的乐趣,分享短视频里好玩的的故事和新发现;他也会放下iPad说:妈妈,来,我们去床上打架!

也正是因为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他开始接受一些我的建议,比如:控制一下iPad的时间,出去散步接受更多的阳光,多吃深色的蔬菜。

这个时候,我突然豁然开朗,似乎找到了处理电子产品的关键:也许亲子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正确应对电子产品、学会自律,但孩子愿意听并且采纳我们建议的前提是,我们一定要处在一个良好的关系之中。

领悟到这一点后,这一两年的时间里,我都在努力做一件事,就是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意识到,建立一段好的关系,方法只是表象,可以有多种多样,最重要是“心法”。也就是在我们内心,是否将孩子看作一个完全独立的人,去尊重和对待。

我们不仅仅只是作为妈妈和孩子相处,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独立的人在和另一个独立的人建立关系,那么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核心,在父母与子女之间都是有效的。

尊重彼此的意愿,保持适度的界限,平等的对话与沟通,充分的信任与支持,而这一切都在妈妈和孩子相处的24小时里,无时无刻进行着。我举几个我们家的例子:

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尊重孩子的想法

我们会开家庭会议,让孩子加入共同讨论家庭规范和原则、各项事宜;对于家庭中发生的冲突,在大家都平静后坐下来一起复盘,每个人认领自己的错误和责任,并一起讨论迭代方案和对未来处理同一个问题的思考,同样的,在事件中,父母和孩子都需要自省。

亲子共网

我和孩子,每天都会有亲子共网的时间。这个时间里,我们会一起上网,看各种视频、共读国内国际新闻或者社会事件、人物故事,并一起讨论各自的想法。

我还会跟他讲一些网络安全的知识。比如,我们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小女孩因为在网络上轻易听信他人的话,被骗子恐吓,因为害怕而听骗子指示,用爸爸的手机给对方转了好几千块钱,直到爸爸发现才得以及时止损。

通过这样的新闻我们来讨论:网上都有什么人?他们会在网上干什么?什么样的人容易被骗?自己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当然, 我也会看他推荐给我的视频,比如关于动物的、美食的,然后倾听他的感受。这一点很重要,亲子共网,是我们彼此分享的过程。

大量亲子户外活动

这一年来,我开始带着他和弟弟一起参加或者组织一些亲子徒步活动,和很多家庭在自然中行走,每周自然徒步5-8公里。

最开始他是不愿意的,但慢慢也觉得有意思了。不断和自然和人建立更多的通道,会让孩子更多地体验到:除了网络之外,伙伴和自然、动物与植物,也是生活中的乐趣所在,并且它们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乐观和健康。

帮助孩子找到他感兴趣的事情

了解他的兴趣和热爱,并为他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让他体验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快乐有意思的事呢。

儿子喜欢打羽毛球,我就给他报了一个羽毛球兴趣班,还帮他联系到一个同样喜欢羽毛球的伙伴,两个人总是在一起可以对打,很有乐趣,他还有自己很喜欢的美术创意课。

有时爸爸也会跟他一起来打Switch的游戏,我们还会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或者纪录片,在征求全家人意愿后,坐下来共同欣赏并一起讨论收获和思考,也算是一种亲子交流。

亲子关系变好

儿子愿意听我的意见了

亲子关系逐渐改善,让我和儿子在电子产品问题上有了非常大的进展。

特别是这一年来,他几乎做到了真正的自律,平日每天玩30分钟-1小时iPad,长短取决于他的作业量和完成时间,周末每天2个小时,网课期间都不用操心,完全不需要成人监护。

而且,这一年里,他对电子产品已经有了反思意识,渐渐意识到电子产品是一个需要保持距离的存在,他甚至看到了自己有时无法脱离游戏的无力感,他也意识到自己在电子产品的使用上是需要帮助的。

比如,他会在事后后悔自己没有控制好,玩了太久iPad,浪费了很多时间,甚至因此耽误了自己应该要做的工作——写作业或者去做其他的自己也很喜欢的事情。

他说:妈妈,我想停,但是怎么也停不下来,总想再看一会儿,可是一个一会儿又一个一会儿,时间就没了,如果有爸爸妈妈的帮助和提醒,我更容易做到。

放在从前,我们处在对抗关系时,他根本不会听我们的意见,而当我与儿子的关系改善后,他愿意听我们的建议,并做出积极地调整和改变。

我们有过这样的对话:

我:你最近看iPAD的时间有点过长,导致你写作业的时间太晚了,睡觉也延迟了,你觉得该怎么调整一下?

儿子:有时候是我停不下来;有时候是因为我以为写作业只需要1小时,但是写的时候发现1小时写不完。

我:所以,我建议你最晚8:00要开始写作业,如果你在9:00之前能完成作业,那么你可以再玩儿一会,你觉得呢?

儿子:嗯,可以。

就这样,我们始终以尽量平等和尊重的方式,和孩子保持对话,带领孩子不断反思和重新选择,是我们这一年来共同在进行的工作。当然,这种对话是基于对客观事实的思考,而不是基于我的焦虑和控制。

可能从表面上看,我们的做法和过去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孩子却变得更加愿意合作,即便玩游戏的时间变短了,也非常满足,就是因为我们的亲子关系变好了。

结语:

我知道大家对电子产品、对游戏很多焦虑。回顾我个人的经历,焦虑可能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对于电子产品的偏激见解,认为它绝对的不好,全是负面的(我过去的认知)。这些看法来源于社会媒体和舆论的影响,各种所谓的科学研究和专家建议,以及某些理论或理念的倡导,我们被这些信息裹挟。

实际上对错好坏的认知,始终把我们定格在二元的世界里,这种认知局限才是给我们带来焦虑和痛苦的根源。

世界上并没有绝对好和绝对坏的存在,电子产品也是中性的,错误的使用它才是带来问题和麻烦的真相。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拒绝它,而是要了解它,并更好应用它来为我们服务。这样去思考,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孩子,都是受益的。

另一方面,可能父母对孩子有强烈的不信任。

父母无法相信孩子有足够的自制力,这种不信任其实也源于父母对自己的不信任,或者我们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自我管理,也无力给到孩子更合适的建议和辅助。

其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认为:电子产品的管理,更多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面对,而不是孩子独自承担,或者父母全权剥夺。

反思我和孩子的整个经历,不论最初选择严格控制还是后来放手让他玩,我都意识到:并不存在一个百分百正确的、适合所有家庭的方法。

唯一最重要的,只要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切皆是基于对孩子的爱,而不是父母的焦虑和自私)我们和孩子都可以在不断反思、调整和学习的过程,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方法。

最后,愿更多父母能始终保持自我内在的学习与成长,通过爱,呵护并支持孩子成长,在共同面对难题的过程中,相互理解、彼此倾听,用尊重和平等构建和谐的终身可信赖的亲子关系。

马云曾经讲过,儿子曾沉迷游戏,大好前途一度要被游戏废掉,所以他发誓永不做游戏的生意。

在深谙人性弱点、利用上瘾机制的游戏公司面前,马云这样的家长尚且无能为力,何况是我们普通父母。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我们可以一时限制和控制他们,但是他们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那时他们有能力应对一切吗?

也许,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让他们感受网络和游戏之外的真实世界的乐趣、温度和温情,这样,孩子总能找到自己面对挑战的力量。阳槿和儿子的故事,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今天的文章对你有什么触动?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

在我们店铺购买的东西有问题直接私信我,保证尽快处理~~售后问题大家完全不用担心哈,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

另外大家催了很久的育儿群已建好,除了每天针对不同年龄儿童发育特点 分享育儿知识,还会有分享自用好物以及给大家谈到的品牌福利、定期抽奖等活动,保证每天都有收获~

这是我们日常分享的内容,非常干货哦~

添加我的微信好友后,说明来意小助理会拉你进群。

有其他育儿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私信给我,期待跟你有更亲密的联系~

End

封面 |视觉中国

阳槿 / 撰文; 晓理 / 编辑。 童书妈妈三川玲,教育出版人、童书评论人、TEDkids智库专家、中国营地联盟理事,亲自下场看了5000+孩子作文的阅读写作教育者,致力于用顺应天性的阅读法与写作法让更多人爱上阅读,享受写作。著有《通往幸福的教育》,《孩子天生爱写作》(即将出版)。

了解更多育儿干货

窈窕妈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0e54677677546f5c4867a431f8638d9.html